呂蒙殺死關羽後,沒過多久就死了,這是孫權的主意?

呂蒙是繼周瑜、魯肅之後吳國的大都督。他生前給人留下這麼句話:士別三日,即當刮目相待。呂蒙最大的特點就是「勤能補拙」。可是作為一名武將的他,為何在殺死關羽後沒多久就死了?這是孫權的主意嗎?

呂蒙開始追隨孫策南征北討,憑藉個人的才華從士兵變成將軍。孫權成為吳國統治者後,他繼續被重用,成為吳國的主力幹將。公元219年,曹操與劉備爭為奪漢中進行一場大戰,曹軍落敗後就集結軍隊進攻關羽獨自守備的荊州。關羽起初把曹軍依舊打得落花流水,吳國卻在此時從後面給關羽痛擊,進而佔領荊州。

呂蒙成為偷襲關羽的總指揮,他親率軍隊給關羽背後捅刀。隨着城池的陷落,關羽只好敗走麥城,最終慘死在吳軍之手。呂蒙在關羽死後數月也離開人世,這難道是孫權的主意嗎?對關羽的處置,孫權並不願看到那樣的結果。畢竟劉備和關羽的感情甚篤,這樣做的後果就和劉備結下樑子。

呂蒙的做法實際上違背了孫權的初衷。呂蒙奪取荊州後在國內的名望頗高,獨掌兵權的他已經讓孫權需要忌憚了。到底呂蒙的死是不是孫權的主意呢?《三國志》記載:呂蒙死於突發疾病,他常年參與國事導致積勞成疾,年僅42歲就死去。孫權雖說對呂蒙的做法感到不滿,但是沒有孫權直接殺死他的任何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