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儆效尤,中國對印度徵收反傾銷稅!這跟關稅戰有什麼關係?

兄弟們都聽說了吧,中國對印度徵收反傾銷關稅!那麼,為什麼在這個關鍵節點,中國要這麼做?背後的目的是什麼?對接下來的關稅戰、貿易戰以及全球格局又會產生什麼影響?今天咱們就來深入分析一波。

具體而言,中國將對印度出口到中國的氯氰菊酯,徵收最高 166% 的關稅。氯氰菊酯是什麼呢?它其實是一種農藥。目前,印度是全球最大的生產國和出口國。在中國市場上,印度生產的氯氰菊酯佔據了約 70% 以上的市場份額,從 2019 年到 2023 年,這一市場份額更是從 40% 多飆升至 70% 多。疫情之後,印度企業瘋狂擴張氯氰菊酯的產能,國內消化不了,便瘋狂向中國傾銷,憑藉低價搶佔了大量市場。

事實上,我國很早就對印度企業展開了調查,但印度方面一直不予配合,所以直到現在才對印度企業加征關稅,這已經算是比較克制了。其實,這個最終決議雖然在 1 月份左右公布,但相關決策早已敲定。

為何在此時公布?原因很清楚。當下,關稅戰正處於關鍵階段,中美經貿高層即將在瑞士就關稅問題展開談判;與此同時,印巴衝突不斷升級。在這樣的關鍵時刻,中國對印度加征反傾銷關稅意義重大。

其一,以儆效尤,殺雞儆猴。此前,印度為換取美國對其關稅豁免,對我國鋼鐵加征 10% 關稅,涉及約 10.6 億美元商品。若中國不回應,其他國家可能紛紛效仿,拿加征中國商品關稅作為與美國談判的籌碼。這種情況絕不能任其發展,中國必須予以回應。此外,許多國家已表明,與美國的關稅談判不應影響其他國家及正常貿易,但印度至今未作類似表態。

其二,近期印巴衝突中,印度的行為毫無道理。克什米亞印控地區發生恐怖事件,印度未經調查便將責任歸咎於巴基斯坦,還截斷印度河河水。要知道,巴基斯坦 80% - 90% 的淡水都來自印度河,印度此舉嚴重威脅巴基斯坦民眾的生存。巴基斯坦是擁核國家,印巴衝突若持續升級,這將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兩個擁核國家爆發大規模正面衝突。就在前天晚上,印度還襲擊了巴基斯坦境內,這是 2019 年以來的第二次。即便印度聲明行動有所克制,但打了就是打了,這種聲明只會讓巴基斯坦更堅定地反擊。莫迪為提升在國內的威望而採取行動,可巴基斯坦是中國的 「巴鐵」,在國際上與中國情同手足,再加上印度前些年與中國積怨頗深,於情於理,中國都必須在這個關鍵時刻支持巴基斯坦,向印度表明態度。

那麼,這一舉措對接下來的貿易戰、關稅戰談判及走勢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我認為,其影響將十分深遠。它會讓那些搖擺不定的國家看到中國的態度和亮劍精神 —— 中國不惹事,但也絕不怕事,無論是美國還是印度挑起事端,中國都會奉陪到底。

需要注意的是,中國是印度最大的貿易夥伴,而非美國。一旦中印爆發關稅戰、貿易戰,對印度經濟的衝擊將是巨大的。印度得好好掂量一下,兩國經濟根本不是一個體量,它能否承受與中國對抗的後果?而且,俄羅斯的態度也至關重要。印度與俄羅斯關係密切,60% 的武器及大量廉價能源都來自俄羅斯。然而,在美國的逼迫下,俄羅斯已與中國緊密合作。若印度真與中國對抗,俄羅斯會站在印度那邊嗎?答案不言而喻。

所以,我非常支持國家對印度採取行動。若印度再有類似挑釁行為,建議採取更大力度的反制措施,讓印度知道厲害,也讓其他搖擺不定的國家清楚中國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