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中美關稅協議落地,李嘉誠趕緊改口,若做3個補救,還來得及

中美剛簽完關稅協議,當晚李嘉誠就急吼吼發聲明,說自己228億美元的港口交易「絕對不違法」,還特意強調「監管部門不批就不幹」。

本來美國放狠話要加關稅,結果協議里美方把91%的新增關稅直接砍到30%,相當於認慫服軟。

特朗普當然還是照例大吹特吹,說自己又取得了重大的勝利。

什麼勝利呢?給中國加關稅是贏一次,現在取消關稅又贏一次是吧?

不過特朗普在演講時有些疲憊和心虛,說起「China」的時候沒有以前那麼中氣十足。

特朗普都蔫了,李嘉誠當然也知道大勢已去,再跟着美國混就是當炮灰的命了,趕緊連夜發聲明表忠心。

畢竟他原本要把巴拿馬運河港口,賣給和美國軍方勾勾搭搭的貝萊德財團。

這港口控制着中國21%的遠洋貨運,真成了就等於把中國貨輪的出發時間、貨物清單都送給美國人看。

李嘉誠不怕賣國,但得賣個好價錢,但現在的趨勢,再干這種買賣,得「掉腦袋」了。

李嘉誠很清楚自己乾的是什麼事,所以才用開曼群島註冊公司繞開中國法律,還設了10倍違約金防止反悔。

結果國家直接搬出《反壟斷法》和《數據安全法》雙殺,把他卡得死死的。

聲明裡說的「合法合規」,其實就是認栽的意思,再不收手,輕則交易黃了賠違約金,重則被《反外國制裁法》收拾。

李嘉誠之前的很多買賣也是「劣跡斑斑」的,只是沒找到機會收拾他一頓,這次如果栽了的話,可能就得算總賬了。

李嘉誠現在內地還有一堆地產和投資,要是真惹毛了國家,分分鐘被查。

再加上中美緩和後港口可能漲價,這時候賤賣給美國反而虧錢。

所以聲明裡拚命強調「聽國家話」「等審批」,說白了就是求放過。香港媒體早就罵他「跪着賺錢」,這次改口也算給自己找台階下。

現在李嘉誠如果做三件事,還能夠補救一下

一是趕緊和美國人斷了那筆港口買賣

這件事是頭等大事,說得誇張點,如果李嘉誠這個人以後會在歷史上留下三言兩語,那麼如何評價他,就看港口這件事了。

僅僅只是斷了和美國的港口生意肯定是不夠的,因為李嘉誠從一開始就不應該動做這筆買賣的念頭。

之前十幾年裡,李嘉誠還一直拚命把資產往國外搬,光歐洲就投了4000億,國內項目反而捂盤不開發。

這些事情之前也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和他計較。

現在得反着來,港口這類敏感資產轉給中遠海運這種國企,或者把海外的錢調回來搞點新能源、新基建項目。

吃裡扒外這種事,不可能長久的。最後,李嘉誠還得承擔自己作為企業家的社會責任

李嘉誠能有今天的成就,是和中國的發展以及時代分不開的,享受了時代的紅利,當然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現在趕緊在大陸捐幾個學校醫院,或者成立個扶貧基金,至少能讓老百姓覺得他「還有點心」。

就像當年汶川地震他捐1億被誇,這次要是能掏錢支援西部開發,說不定還能刷回點好感度。

哪怕是被人罵作秀,也好過被人戳脊梁骨

終止和美國的港口交易、加大對大陸的投資、多做慈善事業回饋社會,如果李嘉誠能做這3件事來補救,起碼還能保個晚節。

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除了李嘉誠外,最近還有一位企業家在風口浪尖上,就是胖東來於東來

年輕時的於東來還沒有創立胖東來,當時他就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1996年台海局勢緊張,美國航母大搖大擺開進台灣海峽示威。

當時30歲的於東來還在河南許昌開煙酒店,電視里看到這場景直接拍桌子:「咱中國咋能受這窩囊氣!」

聽說國家連航母都沒有,他連夜喊上親哥於東明和表弟劉紅軍,把進貨的貨車當戰車,揣着東拼西湊的2萬塊錢就往北京沖。

要知道那年頭普通工人一年工資才5500塊,這錢夠在縣城買套房了。

三兄弟穿着皺巴巴的衣裳到北京,跟無頭蒼蠅似的到處找政府部門捐錢,結果被當騙子轟出來。

最後在央視門口蹲點,碰上個好心記者才牽線找到中國航天基金會

基金會副秘書長陳廣利回憶:「仨人掏錢那叫一個痛快,跟農民交公糧似的」。

其實他們捐的錢進了航天基金,後來才知道國家當時已經在搞導彈這些尖端武器了。

雖然錢不多,但這舉動把央視驚動了,專門拍了紀錄片《三兄弟的故事》,全國老百姓這才知道,有個小老闆寧可把買房錢捐給國家造航母。

後來遼寧艦下水時,於東來盯着電視眼淚嘩嘩流:「當年那兩萬塊沒白掏」。

這事兒也成了他後來做生意的底色,這麼多年了,於東來一直沒變過。

汶川地震時帶員工沖前線、疫情捐5000萬、河南水災親自開挖掘機救人。

作為企業家,於東來的生意規模確實沒法和李嘉誠比。

李嘉誠就像「候鳥」滿世界飛,哪兒能賺快錢就往哪兒撲。

從香港囤地到英國買港口、加拿大搞石油,玩的是「低買高賣」的資本遊戲。

而於東來就守着河南四線城市,把超市當「烏托邦」搞,超市裡連寵物寄存處都整了七種推車,西瓜不甜都能退,硬是靠服務把山姆逼得發愁。

李嘉誠嘴上說「給員工歸屬感」,實際霍建寧這種打工皇帝拿1.6億分紅,普通員工還是苦哈哈。

於東來直接給店長開8萬月薪,員工每年放假150天,加班還要罰款,甚至發明了「10天不開心假」——不爽了就去歇着,工資照發。

李嘉誠2013年覺得中國要完,瘋狂套現跑路,結果錯失騰訊股票暴漲,現在賣港口又撞槍口。

於東來反其道而行,疫情期間逆勢漲工資,把利潤的95%分給員工。

還放話「3-5年干翻山姆」,靠着「不滿意就退貨」的口碑,硬是把區域超市做成全國網紅。

做生意,於東來沒李嘉誠「精」,但做人,李嘉誠沒有於東來「誠」。

資本是沒有國界的,但是資本家有

參考資料:

1、觀察者網《長和回應港口交易:絕不可能在不合法、不合規情況下進行》

2、於東來的初心——《時代郵刊》 2024年第15期45-47,共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