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少將錯過最後一班飛機,被迫留在大陸,因禍得福活到102歲

1949年11月下旬,曾經的戰時首府重慶,隨着西南戰役炮火的逼近,正在上演一幕幕絕望大逃離。


在撤退的最後時刻,一名少將,仍在執行蔣介石的命令。他之所以還能沉着應對,是因為白市驛機場停着飛機在等他。

人算不如天算,最後一班飛機竟也給錯過了。他一路逃亡,躲進深山8年,卻因為一句成語暴露被捕。哪知後來,他卻又出現在人民大會堂,還活了102歲。


他是誰?又經歷了什麼呢?


他錯過最後一班飛機

這位國民黨少將,當時任職「西南軍政長官公署直屬情報處」,乃是中統的特務頭目,鄭蘊俠。


1907年,鄭蘊俠出生於江西臨川,家境算得上顯赫。


鄭蘊俠的祖父鄭重光,在清朝末年當過貴州黃平縣的知縣、麻江縣的知州。他的父親鄭宗堯,京師政法學堂畢業,在日本留過學,還參加過同盟會。後來鄭父在孫中山府上任職,當過合江知事。

有這樣的出身,鄭蘊俠自然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6歲那年,他隻身到上海讀書,在上海的法學院,整整深造了7年。


1926年,在北伐前夕,鄭蘊俠做了一個重要決定,棄筆從戎,他去報考了黃埔軍校,並被編入黃埔四期的步兵科。


作為一名軍人,鄭蘊俠起初也是有一腔熱血的,抗戰時期,也為國家出過不少力。台兒庄戰役中,為了守住滕縣,他堅守陣地與日軍血戰了五個晝夜。

本來應該是一顆將星,但因為有法學院高材生和黃埔生這兩塊金字招牌,鄭蘊俠因此受到何應欽、陳立夫兄弟等多方青睞。1938年,CC系的中統剛成立,鄭蘊俠就被邀請進來,從此踏上了特務的道路。


「校場口血案」、「滄白堂事件」等,鄭蘊俠被裹挾着,主持幹了不少壞事,雙手沾滿革命者的鮮血。


日月如梭,很快,時間來到1949年末。11月14日,蔣介石最後一次踏足重慶進行布局,天下已定,但他仍要垂死掙扎,幻想能在西南,有一隅立足待時反攻。

因此,作為西南公署情報處副處長的鄭蘊俠,撤退前還有許多事情需要處理。


銷毀所有文件,哪怕已經能聽到遠處炮聲轟鳴,他也堅持「按程序來」,文件要一頁一頁丟進大火,親眼看着它們燒成灰燼。


等做完所有收尾工作,他就能直奔白市驛機場,那裡有飛機等着他,能夠帶着他飛離這片大陸,逃脫清算。


但這一次鄭蘊俠失算了,等他忙完,就接到一個消息:飛機被毀了,飛行員也死了。這還怎麼走?

鄭蘊俠

但也不是完全沒機會。成都的解放要慢重慶個把月,因此他若跑得快,還能趕上最後一次亡命航班。


於是,鄭蘊俠決定到成都去。當日深夜,他帶着自己的司機李增榮副官蔣浩然,還有十幾個護衛,開始倉皇的向成都逃竄。


但多行不義,就容易倒霉。鄭蘊俠萬萬也想不到,跟了他十幾年的司機李增榮,竟是一名地下黨!此番李增榮得了組織命令,要將鄭蘊俠捉拿歸案,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李增榮原本是打算,路上找個機會,將鄭蘊俠刺殺了回去復命,但因為身邊護衛太多,一直找不到機會。但也不能眼睜睜看着他坐飛機跑路啊,於是作為一名老司機,李增榮想到了一個辦法,數把沙子進去,車子就在半路熄火了。

重慶解放

「這還是美國車呢,好端端的怎麼會這時候故障?前方必不吉利!」


因為車子故障,況且距離最後一班飛機起飛,也只有數個小時。最後,鄭蘊俠果斷選擇了棄車而逃。


靠着兩條腿,幾經輾轉,他還是到了成都。此時,成都已經解放,他自知罪孽深重,到處都在抓他,便是自首也不會有好下場。於是,拿上中統的舊證件,他試着去找了老同事。


結果,對方盯了他幾秒鐘,門都沒讓他進,便急切說道:「你快走吧,以後再別來找我!」


鄭蘊俠終於明白,世界之大,他想找一個容身之地,卻難如登天。

為了儘力活下去,他進行了一番改裝。扔掉了那一身打着「有罪」烙印的軍服,隨便找件百姓的破衣服穿上,便往深山裡走。


此後,他下落不明8年,誰也不知道他在哪裡。若非意外因為一句成語暴露,其實他的日子,過得比一般的老百姓還要好---------


因為一句成語暴露

隨着西南各省的全部解放,到處都盤查森嚴,沿途走來,土匪、惡霸、敗兵的死屍,無時不在刺激着鄭蘊俠的神經。


為了矇混過關,他給自己起了不少假名字,用最久的一個,叫做「劉正剛」。

雖然落難,但畢竟當過大特務,反偵察能力強不說,他的身上,還留着幾個金戒指。拿着它們換了錢,買了些梳子桂圓乾,竟然搖身一變,就地成了小販生意人,在山村間大搖大擺的行走起來。


在此期間,鄭蘊俠住店時,遇到了一個刻假章辦證的王大哥。此人一見他,便說:「一看你就是國字號的落難角色,我送你兩張護身符吧!」


鄭蘊俠自然不會承認什麼國字號,但「護身符」他卻是順手收下了,期間,這兩張假證,倒是幫了他不少忙,數次逃過盤查。

當過貨郎、工人,1950年底,他來到了川黔接壤的灌水鎮,現屬貴州務川縣。


這裡是兩省交界,又是多民族聚集的深山,因此民風極其淳樸,也不像有些城鎮,動不動就盤查。


鄭蘊俠就想找這麼個地方安頓,為了不引人懷疑,他早已做好了功課。


在雲遊途中,鄭蘊俠認識了一對叫廖忠玉的夫婦,這倆人在灌水鎮生活多年,又遷回山東老家去了。利用這個信息差,鄭蘊俠就假扮起他倆的表弟,誰問就說自己來找表姐投親,誰也不可能到山東問問是不是真的。


鄉親們也是淳樸,雖然親戚搬走了,但既然客人是來「投親」,肯定就是遇到了難處,自然要讓人留下來。


就這樣,鄭蘊俠正大光明的留在了這個小村子。他又極聰明,就在鎮上當起了雜貨販子,不但賣針頭線腦各種小貨,還修電筒、配鑰匙、補鞋等等,比起只會種地放牧的普通農家,日子要寬裕許多。

鄭蘊俠在當地,很快就討了一個年輕寡婦做媳婦,還生了一個兒子,日子過得有聲有色。土改時,通過編故事,他還被劃成了貧農,分到了土地。


在山村裡,鄭蘊俠自然儘力融入村民們的世界,說話、習慣、神態等等,任何細節都模仿一致。村民們都是沒文化的大老粗,他飽讀詩書,也裝成是沒啥文化的低俗小販,誰問起,都是家裡窮,沒讀過幾天書。


藏了多年,他還是不小心露出了馬腳。


有一天,村裡有人家丟了一條毯子,這可是要緊的重大財產了。村長出來調停,破不了案,最後只能說:「有可能是被風颳走了--------」


當時,鄭蘊俠也在旁邊,被風颳走他可不信,隨口便說了句:「不翼而飛了。」

鄭蘊俠的意思,原是想說出了賊,結果全場傻眼,他們聽不懂什麼是「不翼而飛」。能說成語,這可是先生文化人!


雖然意識到自己說錯話,從此後鄭蘊俠的話就更少了。但他也因為這個突然出現的成語,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尤其是村長,對他更起了疑心。


作為一個小商販,鄭蘊俠不可避免要記賬,說的沒文化,字跡卻橫平豎直,工整漂亮得不像話。


村長為此,專門試探過,他說:「老劉,你肯定打過仗。」


這自然被鄭蘊俠否定了。但他也成了村上的可疑人員,公安開始對他進行重點排查。

1958年的一天深夜,村子突然被包圍。當時,手電的強光在暗夜中,突然照上他的臉,他只聽到一句:「鄭蘊俠,你被捕了!」


心驚膽戰8年,這一天還是來了。沒有喊冤,沒有反抗,只丟下一句「雞還沒有喂完」,他便被押上車走了。

鄭蘊俠被捕

高壽善終的結局

經過審判,他被判了15年,然後押送到四川珙縣的芙蓉煤礦「將校隊」。這裡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川南監獄」。


作為一名中統的特務頭目,監獄裏什麼樣,他比誰都清楚。殘羹剩飯辣椒水老虎凳,他什麼沒給別人嘗過?也許,也輪到他來嘗一嘗了。


去之前鄭蘊俠很不安,進了監獄,他更加不安。因為這裡他司空見慣的東西都沒有,有正常的飲食,偶爾有肉吃,每周還能看一次電影。他白天種地晚上抄書,日子流水一般過去。

鄭蘊俠晚年

1975年,鄭蘊俠出獄,此時,他已經68歲了。出獄後,他回到了自己最熟悉的貴州務川縣,因為曉得他文化水平高,縣裡安排他教書,教高中的語文和地理。


日子平淡無奇,沒想到1981年,縣政協換屆,鄭蘊俠還當上了政協委員。多年後,他還站在了人民大會堂的發言台上。

鄭蘊俠101歲時

禍兮,福之所倚。2009年,鄭蘊俠病逝,雖然當年沒有趕上最後一班飛機,但他也因禍得福,平平安安活到了102歲善終。


作者微信公眾號:稗官論史,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