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指揮家鄭小瑛:3次婚姻,3次患癌,與盛中國離婚後找到真愛

點擊關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動您!

(鄭小瑛與老伴劉恩禹)

鄭小瑛是蜚聲海內外的交響樂女指揮家、教育家,擔任過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主任、中國歌劇院首席指揮。

今年已經96歲的鄭小瑛仍活躍在舞台上,成為一位活的傳奇。

鄭小瑛是新中國第一位歌劇交響樂女指揮家,至今已在20多個國家擔任指揮,演出中外歌劇和交響音樂會1600多場。

鄭小瑛有過3次婚姻,與第二任丈夫——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國的姐弟婚姻最受人關注。鄭小瑛與盛中國如何相識相愛?兩人為何離婚?

鄭小瑛先後3次患癌,第三任丈夫是怎樣對待她的呢?

01

(童年鄭小瑛與父母)

鄭小瑛祖籍河南雲陽,數百年前,祖上為逃避戰亂遷到福建閩西,成為客家人。

鄭小瑛1929年9月27日出生於上海,父親鄭維早年留學美國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取得了農業經濟系碩士和賓夕法尼亞大學商科博士學位,回國後從事過《英漢詞典》編纂工作。

鄭小瑛的母親溫嗣瑛畢業於上海女子體育師範班,後回重慶當體育老師。鄭小瑛下面有個妹妹叫鄭小維,姐妹倆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鄭小瑛6歲開始學習鋼琴和踢踏舞,學校有演出,鄭小瑛負責鋼琴伴奏,是學校的小明星。

(重慶南山老君洞)

鄭小瑛8歲那年抗戰全面爆發,一家人從上海遷居到重慶,為躲避敵機轟炸,全家人住在重慶南山老君洞半山腰的鎮江亭。

鄭小瑛就讀於航空委員會子弟學校,學校排演《黃河大合唱》,鄭小瑛和妹妹包攬了全部的獨唱和對唱。

溫嗣瑛在上海參加婦女運動時,認識了何香凝、史良等民主愛國人士,而史良就住在鄭小瑛家的樓上。

新中國司法部首任部長史良(1900年3月27日-1985年9月6日)與陸殿棟新婚合影

史良對鄭小瑛說:你爸爸媽媽在為勞苦大眾謀利益,你要向他們學習,擔負起中華兒女應有的責任來。這番話,影響了鄭小瑛後來的人生方向。

1945年日本投降後,鄭小瑛轉到重慶的華英女中讀書,學校排演大合唱《馬賽曲》,老師安排鄭小瑛擔任指揮。

1947年,鄭小瑛考取了北平的協和醫學院,同時取得了鋼琴高級證書。按照當時協和醫院的規定:學生必須先讀3年生物系醫預科,才能進入協和醫學院。於是父母為鄭小瑛選擇了南京金陵女子大學文理學院。

1948年為紀念「五二O」一周年遊行(鄭小瑛右一扛橫幅者)

求學期間,鄭小瑛積極追求進步,嚮往解放區民主自由的生活。1948年11月24日,鄭小瑛與3位同學結伴奔赴解放區,進入崔嵬領導的中原大學文藝訓練班。

鄭小瑛從小到大過着優越的生活,可在解放區,她與7個同學吃一小碗青菜,捧着碗蹲在地上吃飯,身後就是半截土牆遮擋的廁所。

鄭小瑛沒有半點大小姐的做派,很快就融入集體生活。

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原大學文藝訓練班改名為武漢中原大學文工團。1952年,單位保送鄭小瑛進入北京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深造。

(鄭小瑛)

1955年,蘇聯指揮家杜馬舍夫在中央樂團開辦合唱指揮訓練班,為新中國培養音樂指揮人才。報名的學員天賦一般,杜馬舍夫不滿意,便去中央音樂學院選苗子,鄭小瑛視聽能力出眾,幸運地被選中了,她也是班上唯一的女生。

第二年,鄭小瑛從中央音樂學院畢業了,恰巧母親創建指揮系,她留在母校指揮系當老師。

02

早在上世紀50年代初,鄭小瑛就結婚了,丈夫也是一名文藝工作者。1955年,鄭小瑛在北京生下了一個女兒,名叫鄭蘇。

(鄭小瑛與恩師杜馬舍夫)

鄭小瑛性格要強,一直想干出一番成績,經常在單位加班,還要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她回家晚了,丈夫就將門反鎖,不讓她進家門。

撫養女兒的瑣碎與艱辛,也讓鄭小瑛與丈夫碰撞不斷。

1960年,鄭小瑛被相關部門派往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管弦系深造,攻讀歌劇交響樂專業。

臨走之前,她將女兒託付給父母,然後義無反顧地去蘇聯留學。

(鄭小瑛與女兒)

鄭小瑛的導師是蘇聯的功勛藝術家安諾索夫教授、羅日傑斯特文斯基教授。

隨着中蘇關係日漸緊張,蘇聯方面不給鄭小瑛實習的機會,兩位導師對鄭小瑛很負責任。在他們的爭取下,1962年10月3日,鄭小瑛擔任歌劇《托斯卡》的指揮,她由此成為第一位登上外國歌劇舞台的中國指揮家。

在這批留蘇學生中,有個男生名叫盛中國,他攻讀的是小提琴演奏專業。

(盛中國)

盛中國1941年出生於重慶,比鄭小瑛小12歲。鄭小瑛的母親是重慶人,她也是在重慶長大的,便與盛中國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

盛中國與鄭小瑛門當戶對,他的父親盛雪是著名的小提琴教授,母親朱冰是音樂教師。

盛中國是家中長子,下面有10個弟弟妹妹。他天資聰穎,5歲開始學拉小提琴,9歲就在武漢人民廣播電台獨奏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等音樂大師的經典作品,被譽為「天才琴童」。

盛中國是在武漢音樂學院附中讀書時,被選送赴蘇聯留學的。

(鄭小瑛)

當時鄭小瑛31歲,是已婚媽媽,盛中國才19歲,是一位青澀的大男孩。

在外人眼裡,年齡如此懸殊的一對男女,不可能產生感情。但生活往往出人意料,姐弟戀不知不覺在鄭小瑛與盛中國之間滋生了。

兩人感情的升溫源於鄭小瑛的一場感冒。莫斯科的冬天奇冷無比,經常下紛紛揚揚的大雪。一次鄭小瑛患了重感冒,一個人躺在宿舍里,盛中國負責給她打飯。

盛中國每天踏着厚厚的積雪,穿過校園去給鄭小瑛送飯。由於溫度太低,飯菜一會就涼了,盛中國便將飯盒放在厚厚的棉衣里。

1961年,鄭小瑛在國立莫斯科音樂學院演出

兩人熟絡起來後,鄭小瑛向盛中國坦承了自己糟糕的婚姻,眼裡湧出了淚水。鄭小瑛留學期間,丈夫很少給她寫信,偶爾來一封信,字裡行間儘是指責和抱怨,婚姻成了套在鄭小瑛脖子上的一道繩索。

單純善良的盛中國先是同情鄭小瑛,後來同情演化成愛慕。在盛中國眼裡,鄭小瑛美麗、端莊、大氣,業務過硬,渾身散發著強大氣場。盛中國仰視鄭小瑛,開始回饋她男人的溫情,在陌生的異國他鄉,兩人大膽地相愛了。

03

(鄭小瑛)

1964年,鄭小瑛與盛中國雙雙學成歸國,鄭小瑛繼續回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任教,盛中國進入中央樂團擔任小提琴演奏員。

鄭小瑛不想再委屈自己,向丈夫提出離婚。夫妻感情本就不睦,加上鄭小瑛留學4年,夫妻聚少離多,丈夫對這場婚姻也不留戀,願意分開,兩人辦理了離婚手續。

鄭小瑛與盛中國的戀情傳開後,雙方父母都不贊成。尤其鄭小瑛的父母,覺得女兒比盛中國大12歲,還有個孩子,兩人不靠譜。

(盛中國)

鄭小瑛與盛中國志同道合,兩人有共同的目標和追求,加上正處在熱戀中,便於一年後結婚了。

鄭小瑛是女強人,而盛中國的事業正處在上升階段,兩人沒有生育自己的孩子。

1965年,鄭小瑛被中央音樂學院作為最佳指揮培養,被中央實驗歌劇院請去指揮民族歌劇《阿依古麗》。

次年春天,《阿依古麗》在第八屆廣交會上演出,引起巨大的反響。香港大公報》以《中國第一位歌劇女指揮》為題,對鄭小瑛進行了詳細報道。

正當鄭小瑛的事業蒸蒸日上時,這年5月特殊年代來臨,中央音樂學院的教學基本癱瘓了,琴房被封了。

學院里有人揚言要砸爛鋼琴,鄭小瑛很擔心,每天都要去琴房前看一看,見門上的鎖還在,她的心才踏實下來。

中央音樂學院的知名老教授都被批鬥,鄭小瑛也被扣上了「老修」「黑藤上的黑花」等帽子。老教授遭批鬥,鄭小瑛在旁邊陪斗。

後來,鄭小瑛被下放到河北省定縣某部隊接受再教育。

特殊年代裏樣板戲盛行,1972年,中國京劇樂團將鄭小瑛調了過去。

期間,鄭小瑛成功指揮了《杜鵑山》《龍江頌》《紅色娘子軍》《智取威虎山》等折子戲的交響樂伴奏。

鄭小瑛將西洋指揮技法與京劇表演藝術相結合,為京劇伴奏開創了全新的路子。

1978年,鄭小瑛被安排與老同事重建中央歌劇院,並擔任歌劇院的首席指揮。

(鄭小瑛指揮舊照)

文藝的春天來臨,鄭小瑛也迎來了自己事業的輝煌。她與中央樂團、上海交響樂團等10多個團體合作,指揮演出了《茶花女》《卡門》《蝴蝶夫人》等大型歌劇,引起巨大反響。

鄭小瑛還將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譜寫成舞劇音樂,再配上朗誦在台上演出,深受歡迎。

鄭小瑛的婚姻沒有隨着事業同步成長。上世紀70年代初,鄭小瑛與盛中國因為年齡差異,加之沒有共同的孩子,兩人的感情越來越淡,辦理了離婚手續。

04

鄭小瑛(中)與邵恩,胡詠言,王進,水藍等人合影

1973年,鄭小瑛在親戚的介紹下認識了工程師劉恩禹。劉恩禹與鄭小瑛同齡,上海人,在上海一所工廠當工程師,也有過情感的挫折。

鄭小瑛回上海探親時被安排與劉恩禹見面,兩人一見鍾情。

1974年,鄭小瑛帶着女兒與劉恩禹再婚了,婚後夫妻兩地分居。劉恩禹是工廠的技術骨幹,因研究特種紙新技術多次獲獎。由於他出身不好,沒有被提拔,一直是一名普通工程師。

(鄭小瑛)

夫妻分居有很多不便,1976年在鄭小瑛的努力下,劉恩禹調到北京工作,他放棄了自己的專業,進入國家測繪總局從事研究工作,後被調入圖書進出口總公司擔任高級工程師,負責縮微光盤系統設備的引進和開發。

鄭小瑛與丈夫住的房子不足60平米,鄭小瑛每天騎單車上班。她晚上回到家,還要備課、聽樂曲,將劉恩禹吵得睡不着,一度患上了神經衰弱

後來時間長了,劉恩禹習慣了,不聽鄭小瑛播放的音樂反而睡不着。

因為人到中年,鄭小瑛與劉恩禹沒有再孕育孩子。鄭小瑛心裏只有指揮和音樂,丈夫承擔了一切家務。

(鄭小瑛與劉恩禹)

鄭小瑛愛吃四川擔擔麵,劉恩禹怕辣不敢吃。為了與妻子吃飯同步,他將擔擔麵改良,成了家裡的當家飯。不僅鄭小瑛愛吃,她的朋友來家裡也愛吃。

鄭小瑛雖然是女強人,但也有女性的柔情。上世紀80年代,丈夫經常突發眩暈症,病情一發作又嘔又吐,鄭小瑛學會了打針、護理。

此後丈夫一發病,不用去醫院了,鄭小瑛在家裡給他打針、護理。

1991年,鄭小瑛離休了,但還經常隨團去國外演出。1995年8月30日,第4屆世界婦女大會在北京召開,鄭小瑛帶着一支由100位女性組成的交響樂團在開幕式上演出,引起巨大的轟動。

(鄭小瑛)

鄭小瑛是福建家鄉的驕傲,她一直在為家鄉做貢獻。1998年,鄭小瑛與丈夫離開北京回廈門定居。她與相關部門合作,創辦了廈門愛樂樂團,鄭小瑛擔任藝術總監。

樂團創辦後,鄭小瑛頻繁率團赴國內外演出,所到之處廣受歡迎。

丈夫劉恩禹甘做鄭小瑛背後的男人,替她在背後負重前行。

05

鄭小瑛先後三次患癌,1997年11月她被查出直腸癌,在北京朝陽醫院接受了病灶切除手術。鄭小瑛和女兒壓力都很大,母女倆一打電話就哭。

(鄭小瑛與老伴劉恩禹)

劉恩禹也很擔心,但在母女倆面前表現得相當堅強。鄭小瑛手術期間,劉恩禹一直守在醫院,直到她順利出院。

鄭小瑛很堅強,從不將自己當癌症患者,但劉恩禹對妻子的照顧無微不至。手術前幾年,鄭小瑛每天都要服藥,她去外地出差,丈夫會將葯放進她的行李箱里。

2014年,鄭小瑛被查出了肺癌,她左肺葉病灶被切除了。2015年,鄭小瑛的右肺葉又出現了癌細胞,病灶也被切除了。

巨大的化療折磨下,鄭小瑛的頭髮掉光了,出院後丈夫經常給她煲湯增加營養。

(鄭小瑛)

一段時間後,鄭小瑛的頭髮慢慢長了出來。鄭小瑛三次患癌,要是碰到別的半路夫妻,早就逃之夭夭了。

而鄭小瑛在自己3次患癌中,看到了丈夫有一顆金子般的心。在接受採訪時,鄭小瑛感慨地說:沒有老伴的照料和支持,就沒有我的今天。

的確,三次患癌的鄭小瑛現在身體健康,事業輝煌。到2022年,鄭小瑛已經在20多個國家,指揮演出了1600餘場中外歌劇和交響音樂會,蜚聲海內外。

(鄭小瑛與妹妹鄭小維)

鄭小瑛唯一的女兒鄭蘇在美國定居,她是音樂人類學家、美國威斯理安大學的終身教授。平時母女倆很少見面,只能通過微信聯繫。

鄭小瑛與丈夫住在廈門養老,他們不請保姆,家務活都由自己做。鄭小瑛夫婦雖然年紀大了,但兩人身體都硬朗。

2025年,鄭小瑛與老伴都96歲了。鄭小瑛開通了微博、抖音,給網友普及音樂指揮知識,老伴在家照顧她的生活。

(鄭小瑛)

現在鄭小瑛的老伴住進了養老院,她一個人住家裡。她遇到開心的事,就會打扮得漂漂亮亮,去養老院與老伴分享。

鄭小瑛和老伴心態年輕,性格開朗,看上去絲毫不像90多歲的老人。鄭小瑛感慨地說:是音樂和愛讓我永葆年輕心態!

-END-

首發作品,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