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賠了夫人又折兵,向特朗普作了一堆承諾,最想要的卻沒得到

莫迪訪美代價太大,賠了夫人又折兵,被特朗普塞下一堆訂單後,最想辦的事卻完全沒音訊。「被迫買單」的印度,或許還得停滯4年。

莫迪和特朗普

日前,印度《印刷報》網站發佈文章稱,莫迪此次訪問美國,表面上是作為最早前往白宮的領導人之一「風光無限」,但實際上,此訪卻是毫無進展。兩位領導人不過是將以前美印之間的協議「重新命名」,但兩國關係卻停滯不前,並且雙方並沒有推動關係向前發展的想法。

印媒表示,近二十年來,印度的願望都沒有改變,只是想要更多的高科技轉讓。但是,這一要求不斷受到質疑,美國如何才能真正幫到印度,在技術能力方面的發展,這在此次訪問過程中,只是被一筆帶過。

印度車間

文章分析稱,之所以會造成這一局面,就是因為印度幾乎無法提供任何回報,而特朗普是絕對的「商人思維」,任何投資都必須要看到前景。

更何況,特朗普現在更關注其他問題,例如獲得更好的貿易數據,而不是讓美國面臨新的戰略挑戰。這一點莫迪也非常清楚,也想借用這一點,拿到印度想要的。所以,此次莫迪訪美最大的特點,就是「買買買」。

印度

在雙方的聯合聲明中,美印首先確定了中長期的貿易目標,將兩國未來的貿易發展牢牢綁定,隨後莫迪就開始了「讓利行動」。

聲明中提到,印度將會立即採取措施,以解決特朗普所在意的貿易壁壘問題,降低對美國出口印度產品的關稅,同時增加美國的出口數額。簡單來說,美國產品的稅得少收,但美國生產的商品還得多買點。

更關鍵的是,莫迪還宣布了,要繼續增加對美國的綠地投資。聲明中寫道,是雙方互相投資,但實際上,基本是印度對美國進行投資。

印度公司要為美國的鋼鐵製造、鋁成品生產等領域投資。據悉,這些投資能夠進一步拉動美國的就業率,這也是特朗普最想要的。

印度農民

顯然,這份聯合聲明中,印度能得到的少之又少,莫迪如今就是在「投美所好」,目的自然就是想要維持好美印關係,以便印度能得到最想要的高科技轉讓。

當前,印度經濟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賴於傳統農業和低附加值製造業。高科技轉讓能夠幫助印度實現產業結構升級,推動工農業向智能化、自動化和信息化方向發展,使更多的印度人從事高附加值的工作。

莫迪

更關鍵的是,高科技產業,意味着需要多樣化的人才,包括軟件開發、工程設計、數據分析等領域的專業人士。

這能夠從根本上,促進印度教育體系的改革與發展,提高勞動力素質和技術能力。印度想要的,是藉著高科技轉讓,實現相關的配套行業,如物流、市場營銷等領域的全新增長。

莫迪當局的規劃確實很清晰,但特朗普顯然不願意讓印度如願。在「美國優先」的原則下,印度想要從美方手中拿到想要的,恐怕還得用更多「被迫買單」的利益交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