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為何鼎力支持烏克蘭?蘇聯解體後,他們才過了40多年好日子

烏克蘭是前蘇聯的加盟國之一,如果蘇聯被當年的歐洲主流國家擋在門外的話,按道理說,烏克蘭也沒有入圍的資格。

烏克蘭和英法等國的交情壓根不深,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就算俄羅斯吃了克里米亞、烏東四州乃至整個烏克蘭,其實對英法等國的影響也不大。

但這次俄烏衝突中,歐洲主流國家,比如說英法德等國,偏偏站在了支持烏克蘭的最前線。這是為什麼呢?

蘇聯時代,歐洲國家瑟瑟發抖

二戰以後,英法等老牌列強退居二線,失去了爭霸世界的實力。美蘇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歐洲被美蘇一分為二,東歐跟着蘇聯混,西歐、中歐則跟着美國混。

這個時候歐洲大部分地區為了恢複發展,不得不接受美國提出的馬歇爾計劃,從而一步步成了美國的跟班。

那時候蘇聯擴張的速度非常快,其影響力一度蓋過了美國。為了應對蘇聯的威脅,美國帶着這幫歐洲小弟們,組建了北約組織。

沒辦法,蘇聯所宣傳的制度和思想,從表面來看,的確要比歐美的資本主義制度更有市場。資本逐利,而蘇聯至少在宣傳上,是為了所有人的利益。

很多人對蘇聯極端憎惡,其實如果沒有蘇聯來過這一趟,資本家醜陋的嘴臉,將毫無收斂。切格瓦拉曾經說過:

我們走後,資他們會給你們修學校和醫院,會提高你們的工資,這可不是因為他們良心發現了,而是因為我們來過。

的確是這麼回事,如果沒有蘇聯出現過的話,也很難讓老牌資本主義列強們警醒反思。黑格爾說,存在即合理,或許就是這個道理。

這個世界或許本就應該是多種制度並行發展,而不是一家獨大的狀態。大到國際層面,小到各行各業都是如此。

蘇聯對歐洲的威脅實在是太大了,所以蘇聯在的時候,歐洲別提多團結了,牢牢抱着美國的大腿,這使得北約的基本盤穩得很。直到蘇聯解體,歐洲國家才鬆了口氣。

因此,如果俄羅斯非常順利就吃掉烏克蘭,對歐洲各國來說,威懾力是非常大的。因為他們很擔心蘇聯會捲土重來。

英法想要藉機復蘇歐洲

英法在二戰以前,一直都是老牌列強,他們掌握着全世界絕大多數殖民地,那時候的歐洲絕對是世界的中心。為此他們也享受了很多年的霸主紅利。

不過二戰中,英法被打殘了,這也是事實。此後的歐洲,便一蹶不振,英法也在美蘇的逼迫下,放棄了大量的殖民地。

這麼一來,歐洲再想復興就很難了。別看英法在聯合國還屬於常任理事國,其實他們的能量和另外三個巨無霸比起來,已經是小巫見大巫了。

多年以來,英法德等歐洲國家,基本都是跟着美國混。他們當然也不甘心啊,但凡祖上闊過的民族和國家,有幾個甘心當小弟的?哪怕祖上沒闊過的都在努力,你憑什麼不努力?

所以說,英法德等國,一直以來都希望擺脫美國的控制,恢復歐洲的影響力。這麼多年來,歐洲和俄國進行能源貿易,實際上也是對美國的一種抗爭。

此外,歐洲也謀求建立自己的軍事系統,甚至組建了與美元世界對抗的歐盟。由此可見,英法德等國,也希望恢復歐洲的影響力,擺脫美國的控制。

支持烏克蘭無疑是歐洲再次走向強大的一種選擇。如果歐洲各國能夠頂住壓力,幫助烏克蘭擊退了俄國,那麼就算美國也得避其鋒芒。

尤其是美俄和談的時刻,歐洲堅定支持烏克蘭,足以說明歐洲想要復興的一種決心。這也是他們徹底擺脫美國的契機。

二戰後的新秩序對歐洲來說非常重要

二戰以後,世界進入了一個新秩序的時代。為什麼蘇聯總是遭到別人的詬病,因為蘇聯總是妄想通過武力入侵別國,從而實現自身擴大影響力的目的。

比如說出兵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阿富汗,包括咱們中國邊境。這種軍事行為,極有可能會破壞新秩序,從而使得世界再次捲入一場無休止的大戰當中。

歐洲在二戰以後,實在是怕了戰爭了。尤其是蘇聯解體以後,他們穩穩噹噹地和平發展了40多年,別提多爽了。

所以說歐洲各國很擔心這種新秩序遭到破壞。俄羅斯通過武力奪取烏克蘭的土地,這件事如果得到了世界的默許,那無疑就是破壞了新秩序。

歐洲各國從自身切身利益出發,也必須要支持烏克蘭反擊成功。國際輿論實際上是可以轉向的,就得看哪一方更強勢了。

  • 英法德總人口超過2億,加上烏克蘭就是2.5億左右,人數上是完勝俄羅斯1.4億的。後備役不算的話,英法德總兵力在60萬左右,外加烏克蘭的88萬,有接近150萬兵力。這數據和俄羅斯的總兵力旗鼓相當。

  • 英法德的gdp總量2024年約有12萬億美元左右,同樣完勝俄羅斯的2萬億美元。相應的國防支出,英法德加起來在1800億美元左右,而俄羅斯則在1200億美元左右。

  • 再說核武器方面,英法都有核武器,即便數量沒法和俄羅斯抗衡,至少也能起到威懾作用。畢竟這東西基本不可能用,只要有就夠了,100枚和1000枚的作用幾乎一樣。

所以說,單純從數據上來看,只要英法德鼎力支持烏克蘭,那麼烏克蘭就不可能輸掉這場戰爭。問題的關鍵便是英法德是否會為了烏克蘭,賭上一切。

這就好比二戰的時候,美國不少人奉行孤立主義,阻撓美國摻和到二戰當中去。畢竟兩邊賣武器和資源掙錢,不比自己直接出兵舒服嗎?

縱然羅斯福再想參戰,也找不到合適的理由,讓美國人賭上一切去支持中英法等國,因為事不關己嘛!直到日本在珍珠港給了他們這個理由。

英法德等國,如今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他們國內不少人都覺得,俄烏戰爭和本國沒關係,何必趟這趟渾水?

一旦新秩序崩塌,一切都有可能重啟

二戰以後,世界之所以要構建新秩序,那是因為過去的一戰、二戰以及其他一系列戰爭,對人類的傷害實在是太大了。

無休止的戰爭,讓人類不堪重負。一戰傷亡3000萬人,那時候全世界只有17億人。二戰傷亡2億人,全球當時只有23億人。

伴隨着武器不斷升級,這類全球級別的大戰,會造成越來越多的傷亡。如果繼續這麼折騰下去,早晚有一天,人類會毀在自己手裡。

因此二戰以後,武力奪取一個主權國家的領土,是堅決遭到全世界抵制的。如果向這一點妥協的話,早晚自身也會受到反噬。那麼新秩序就會受到挑戰,繼而崩塌。

一旦新秩序崩塌,那麼人類極有可能會再次陷入全球級別的大戰當中。很多人開玩笑,總是期待着s3賽季的到來,可真的到來以後,你以為你我以及家人們會幸免於難嗎?

目前的科技已經發展到了我們難以想像的地步,如果真的再次爆發全球級別的大戰,對人類來說,絕對是毀滅性的打擊。到時候一切重啟,文明也有可能不復存在。所以,新秩序縱然不夠完美,但也輕易不能崩盤,這或許是人類必須要堅守的最後一道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