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倫上帝軍:8歲雙胞胎領軍,鏖戰5年稱雄金三角,神跡還是人為?

中國周圍的鄰國之中,幾乎所有國家都能保持國家穩定和主權完整,只有緬甸是個例外。

緬甸是個地區大國,其面積在東南亞排第2,但是該國卻長期處在「形式統一」當中。除了南方的平原外,北方的山區不歸緬甸政府統治,長期是「民地武」自治。

「民地武」,即民族地方武裝,這種組織不光緬甸有,在亞非的大量動亂地區都有。

緬甸的民族眾多,足足有120多個大小民族,「民地武」數不勝數,各地山大王,土霸王為禍一方,直到近些年才有收斂。而在緬甸的「民地武」里,90年代末的「克倫上帝軍」最為著名。

其實論戰鬥力,論破壞力,「克倫上帝軍」比不過撣族、克欽族、佤族的很多軍隊。但是「克倫上帝軍」卻出了兩個「孩子王」,一對8歲的雙胞胎是這支游擊隊的領袖,這在全球都很罕見。

這對雙胞胎一個叫約翰尼,一個叫盧瑟,兩人自稱在8歲時聽到耶穌的感召,要帶領克倫族獨立,於是被牧師認為是拯救克倫族的使者,送到了軍隊當「吉祥物」。

這對兄弟在軍隊里表現出色,跟着戰士們在槍林彈雨里打游擊毫不畏懼,後來被戰士們奉為精神領袖之一。

在巔峰時期,約翰尼兄弟帶着上百人的游擊隊轉戰泰緬邊境,很多基督教徒聽到他們的神跡,偷偷從老撾、泰國、緬甸潛入緬甸西部的叢林投奔他們,曾引起整個東南亞的議論。

當時,還有西方記者進入叢林採訪他們,但這對年僅10歲的兄弟非常老成,說話滿嘴民族獨立和宗教思想,一度讓外界傳聞兩人是「侏儒」,而不是真正的兒童。

那麼,「克倫上帝軍」是一支怎樣的武裝?約翰尼和盧瑟兄弟真的是「上帝的使者」嗎?這兩人後來的結局又如何?

【一】

緬甸克倫族的獨立大夢

17世紀起,英國加入亞洲貿易,越過非洲大陸在印度洋上做生意。在這期間,英國人建立了「東印度公司」,掠奪印度的資源,供養自己的母國。

很少有人知道,英國人當年不僅佔領了整個印度,隔壁的緬甸也是英國殖民地,而且劃分進了「英屬印度」之中,和印度連成一塊。

在100年殖民史中,英國對緬甸的統治方式,給當地留下分裂的隱患。

為了降低統治成本,英國人「間接統治」緬甸的大部分區域,給當地的少數民族頭子權力,只要向殖民政府效忠並且交稅,這些民族領袖可以劃地為王。

在英國的殖民地中,緬甸最為複雜,因為緬甸的主要民族緬族,雖占人口一半以上,但其此外還有多個大民族,撣族、克倫族、孟族、克欽族都是主要大族。

在舊緬甸王國時代,這些民族就和緬族不太合得來,英國殖民後,這些民族又長期自治,可以說「只知有家,不知有國」。

直到二戰後,英國吐出了大量殖民地,英屬印度也完全獨立,碎成了好幾個國家。

緬甸便在這期間獨立,該國的主體還是在南部平原,即「下緬甸」,但緬族人為了保持「大緬甸」的統一,把緬北和少數民族地區包含了進來,讓緬甸的領土成為東南亞第二。

可緬甸政府完全無力管理北方地區,當地民族也不承認緬族的政府,「民地武」像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

在「民地武」中,克倫族作為緬甸第三大族,其「克倫民族聯盟」實力強大,是緬甸政府的強勁對手。

20世紀50至60年代,緬甸國內經濟差、軍力差,屬於又沒面子又沒里子的國家。

舉個簡單的例子,1949年解放戰爭結束,雲南的蔣軍殘兵敗退到緬北,就這支幾千人的敗軍,曾幾次把緬甸政府軍吊起來打,打得緬甸政府幾乎放棄緬北。

最後蔣軍的將軍李彌還放話:「只要我願意,我隨時可以當緬甸王。」

此話把緬甸政府刺激到了,告狀告到了聯合國,敗退台灣的蔣氏這才讓殘軍低調點,宣布停止支援殘軍,並把李彌召回國內。

在這一時期,因為沒有外部干擾,克倫族也發展壯大,早期有統一的武裝,大部隊曾有6萬多人,在東部山區爭取獨立,一度劃地為王。

但是克倫族內部問題重重,沒法擰成一股繩。

原來,克倫族人分佈在緬甸克倫邦和克耶邦,因為在山區和平原的生活方式、經濟水平不同,這個民族內部分別信仰佛教和基督教。

早期,兩幫信徒為了民族獨立共同戰鬥,但是到了60年代末期,因為長期的互相猜忌,加上緬甸的分化拉攏,克倫族的佛教徒和基督教徒大打出手,兩方成為敵人。

在這樣的背景下,緬甸政府長期拉攏克倫佛教軍內鬥,最後在20世紀末,緬甸政府和佛教軍聯盟,把克倫基督教武裝打散,「克倫民族聯盟」宣告滅亡。

最後,很多克倫基督教部隊逃入叢林打游擊,所謂的「上帝軍」就在這一時期形成。

【二】

上帝軍迎來「救世主」,8歲小兒當將軍

克倫基督教的反政府軍在緬甸東部活動,一些人逃到了「金三角」,因為這裡是東南亞的無法地帶,緬甸、老撾、泰國政府在這裡的存在感不高,而且有毒品貿易可以賺錢,購買軍火。

但是因為鬥爭條件艱苦,克倫族游擊隊人數不多,士氣不高,很難實現長期抵抗。

在絕望中,有些領袖就夥同宗教勢力開始用「神跡」刺激軍隊和平民。

客觀世界的「神跡」是很難尋找的,往往可遇不可求,克倫人早早放棄了。但是人造一個神跡,是完全可行的。

於是,1997年春天,一個叫哈帕的克倫族牧師深入雨林,把兩個8歲大的小孩子交給了克倫游擊隊的首領。這兩個孩子一個叫約翰尼、一個叫盧瑟,都是基督教徒,而且是對雙胞胎。

軍隊很詫異為什麼牧師送兩個小孩子過來,牧師笑了笑,讓兩個小孩子自己說話。

約翰尼和盧瑟說,自己已經和耶穌說過話,耶穌答應「幫助主的信眾——克倫族人民爭取勝利」,而且派遣他們兄弟兩人來支援克倫族的戰爭。

按理來說,這種小孩子的話沒幾個人會信,但是克倫族的將軍們卻驚得目瞪口呆。

原來,因為他們發現兩個小孩子的舌頭是紫黑色的,這是克倫族傳說中的「神跡」,是克倫族天賜貴人的標誌。

克倫將軍們也考慮了一下,最後鑒於鬥爭形勢太激烈,還是接受了牧師的提議,把兩個孩子送到了雨林的軍隊,作為振奮士氣的「興奮劑」。

兩個小孩子來到軍隊後,游擊隊士兵看到他們黑色的舌頭也很驚奇。之後,兄弟二人一人得到一把槍,很快加入了戰鬥。

哈帕牧師帶着兩兄弟衝鋒陷陣,雖然約翰尼和盧瑟剛剛8歲,但兩人在戰鬥里勇猛無畏的樣子,讓游擊隊員們刮目相看。

當時克倫族武裝正在經歷圍剿,士氣低落,士兵們看到「神人」約翰尼和盧瑟兄弟都很興奮。

於是,一些軍官自願帶着人馬從克倫族聯盟軍獨立出來,創立了「上帝軍」,也被稱為「神軍」,在約翰尼和盧瑟兄弟帶領下勇猛戰鬥。

據說「上帝軍」第一次戰鬥,兄弟倆在內的8個戰士就打死了20多個政府軍,讓游擊隊揚眉吐氣。

1997年末,克倫族「上帝軍」再次打退政府軍圍剿,幾十個人擊潰200多正規軍,游擊隊員認為除了神跡之外,無法解釋這種戰果。

至此,兩兄弟被軍隊奉為真神,天天被膜拜。

約翰尼和盧瑟兩人性格不同,哥哥約翰尼性格內向,留着長發,乍一看還會誤認為是女生。

而弟弟性格比較開朗,還喜歡抽煙,煙癮很大,幾乎每張照片都手不離煙。在他們身邊,總有幾個戰士在貼身陪伴,甚至行軍都會把他們背在身上,非常尊敬。

在1997年打過幾次勝仗後,外界傳言四起,說「上帝軍」得到了兩個神童幫助,兩人刀槍不入,還會變出糧食,甚至讓水變乾淨。

當時金三角的部分克倫族基督徒聽聞「神跡」,便千里迢迢來投奔他們,「上帝軍」的人數連年增加,在2000年前後已經超過400人,是金三角一股強大的勢力。

【三】

鬧出醫院血案,「上帝軍」遭圍剿投降

雖然「上帝軍」在金三角打了幾場勝仗,但畢竟只是小游擊隊,無法走出雨林鬧出大動靜。當時克倫族已經分裂,政府控制了克倫邦的秩序,想改變現狀有些困難。

90年代,「上帝軍」曾經還受到過泰國一些人士的支持,鼓勵他們打擊金三角地區的其他游擊隊。但到了21世紀,泰國政府改變策略,和緬甸聯合打壓克倫族武裝。

當時,由於泰國連續炮擊泰緬邊境的山區,造成大量游擊隊傷亡,「上帝軍」表示憤怒,於2000年初襲擊了泰國邊境「叻丕府」的一個醫院。

在那次事件中,「上帝軍」劫持了醫院700多醫生、護士、病人,在交火中殺死了泰國軍警。最終泰國軍警強攻醫院,10個恐怖分子被擊斃9個。

僅剩的一個恐怖分子被俘,後來交代這次行動居然是約翰尼和盧瑟兄弟指揮的。

這次事件後,「上帝軍」登上了全世界的新聞頭條,人們驚訝於兩個12歲的孩子居然控制着一支游擊隊。

緬甸和泰國政府開始搜尋兩人的信息,發現這兩個孩子於1997年從難民營被帶走,家人現在還住在泰緬邊境的難民營。

根據約翰尼和盧瑟的媽媽敘述,兩人是雙胞胎,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所以舌頭和手指尖都是紫黑色。在1997年,一個牧師說他能給兩個孩子治病,就把孩子帶走了。

泰國和緬甸當即把兩人的身世公佈於眾,讓克倫族人清醒一點,不要被所謂的「神跡」迷惑。

而英國人也來摻和,派記者進入山區尋找游擊隊採訪,英國人拍下了約翰尼和盧瑟的照片,兩人火遍世界,成為吉尼斯紀錄記載的「最年輕游擊隊頭目」。

可是採訪歸採訪,恐怖襲擊的仇還是要報的。

2000年,泰國和緬甸軍隊聯合圍殲「上帝軍」,約翰尼和盧瑟帶着手下走投無路,傷亡慘重。

最終在2001年,兄弟二人帶着最後的十幾個親信投降,兩人被送往兒童醫院接受治療,並盤問這5年的經歷。

約翰尼和盧瑟這才打開心扉,原來他們只是傀儡,「上帝軍」真正的主人是伴隨在他們身邊的兩個軍官,他們只是被教着說一些奇怪的話,然後帶領士兵打仗而已。

至於刀槍不入的傳聞也是假的,約翰尼和盧瑟說:「沒有被槍打中,只是幸運而已。」

很快,為了縮小影響,約翰尼和盧瑟被泰國政府隔離,分別送往難民營。盧瑟後來前往歐洲生活,哥哥則約翰尼在泰國活動,兩人分開了近10年。

2013年,有媒體傳出兩人在泰國重聚,後來計劃前往新西蘭定居。至於「上帝軍」的殘部,在2003年全部被殲滅,該部隊成為了一個歷史名詞。


文/商學野

參考資料:

1.《克倫族武裝揭秘》,李詩勻

2.《"娃娃兵"的"血色童年"》,魏岳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