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掀外交熱潮,多國政要企業高管紛紛訪華,來談啥?原因很簡單

最近一段時間,眾多外國領導人和政要,以及企業高管紛紛訪華,光是這幾天透露出來的就有美國財長耶倫、荷蘭首相呂特,法國外長塞茹爾內、斯里蘭卡總理古納瓦德納、印尼候任總統普拉博沃等一眾領導人和政府高級官員。

除此之外,蘋果、高通、奔馳等20多家跨國公司全球負責人也訪問中國,美國商會也組團來訪,這些跨國公司涵蓋了醫藥、汽車、食品、金融、化妝品、電子信息、化工能源等諸多領域。

這說明儘管西方一直口口聲聲地喊着要「脫鉤」,但在全球經濟下行的環境下,身體卻很誠實,希望與中國這個全球經濟火車頭加大合作。

在百年之未有大變局的背景下,與其說西方國家要和中國「脫鉤」,倒不如說是美國的對華態度才是這場「脫鉤」大戰的關鍵變量。中國國際影響力和國家實力的整體增強,對應的是美國作為全球霸權國家地位的下降,這種「新舊勢力」的衝突,正在引起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的全面洗牌。而所謂的歐美對華脫鉤就是其中關鍵一環。

換言之,外界認為中美之間從全面競爭走向全面對抗已經不可避免,不管是特朗普政府的「美國優先」戰略,還是拜登政府的「重塑美國領導力」的全球戰略,其核心依舊是主張從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一系列領域實現對華遏制。以至於越來越多的觀點開始認為,中國與美國的競爭與對抗,最終解決方式會和美蘇爭霸一樣。

但這種觀點顯然存在一個致命缺陷,冷戰格局的基礎是美蘇之間的意識形態、經貿關係乃至是政治軍事的隔離,美蘇兩國處於兩個不同的陣營中,雙方有着自己的經貿循環體系,且相互對立。

然而中國和蘇聯有着本質不同,中美在經濟領域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超過任何一個時期的美蘇爭霸時期,甚至要比歐美之間的牽扯還有更深入,一旦與中國脫鉤,雖然中國經濟會受重創,但美國同樣也好不到哪去。

改革開放之初,中美貿易總額只有區區的25億美元,但到了2023年,中美貿易總額為6644億美元,漲幅超過350倍。儘管美國推動對華貿易制裁,但這種制裁併沒有導致兩國經貿關係的走弱,反而逆勢上漲,如果這時候強行「脫鉤」,結果只有傷敵八百自損一千。

事實也的確如此,拜登領導的民主黨「建制派」的政治人物和軍方高層,一直想要夢回冷戰,然後用打敗蘇聯的方式再度擊敗中國,但這遭到了來自華爾街以及美國工商業的阻力。

比如與多國領導人和高級官員同一時期訪華的20多家跨國公司負責人,都在說明美國不論是工業市場還是金融市場,都沒辦法擺脫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更為重要的是,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為西方提供了大量中低端物美價廉的商品,一旦全面「脫鉤」,美西方的高福利將會面臨分崩離析的境地。

所以美國的政治精英也很清楚,對華「脫鉤」不切實際。所以在去年中美關係悄然回升之後,美國的對華政策已然發生微妙變化,希望通過遏制中國高科技的發展,而不是全面與中國「脫鉤」來保證美國的領先地位。

除此之外,歐洲和發展中國家也並不願對華脫鉤,因為中國對他們的影響,絲毫不亞於美國。因為中國龐大的市場依舊給西方逐利資本提供了發展空間,而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則廣受發展中國家歡迎,因此這些國家並沒有配合美國與華脫鉤的動因。

歷史上,歐洲國家為了打開中國市場,不惜發動鴉片戰爭,實施艦炮開路的政策,這一切都是利字當頭。而如今的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擁有全球最為龐大的單一市場,各國企業想要走向全球,中國都是難以繞過去的。

所以只要中國實施開放的政策,這些國家不可能為了美國的利益,中斷與中國的經貿關係。德國前總理默克爾就曾明確表示,希望在不引起美國不滿的情況下,繼續發展與中國的關係,因為這將讓德國企業有利可圖。歐盟布魯格研究所所長貢特拉姆也表示,歐洲不應該為了美國的利益「孤立」中國。

當然這裏面有着更深層次的邏輯。全球發展中國家已經佔到全球經濟總量的40%,而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已經達到80%。而一旦和中國「脫鉤」,中國將極有可能聯合發展中國家,構建一個巨大的全球南方經濟體系,這將對以美國和歐洲為核心的全球貿易體系構成衝擊,如果歐洲和美國一同孤立中國,反而會容易失去對世界的主導權,並最終導致自身被孤立。

不管怎麼說,美國、歐洲以及發展中國家領導人或政府高管在近期頻繁訪問中國,實際上透露出來的信息和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他們不僅不會和中國「脫鉤」,反而還會加強聯繫。

在看待發展的問題上,中國和美國有着本質區別。中國的發展並不是為了挑戰美國的地位,更不是要改變所謂的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現有秩序的崩壞本身就是無法適應時代發展所導致,而不是中國在「破壞秩序」。說起「破壞秩序」,美國的做法顯然要更加符合一些。

一言以蔽之,中國從沒拿任何國家當對手,中國的對手一直只有我們自己,我們最終的目標一直是實現民族和國家的偉大復興,而不是美國臆想中的「搶奪」世界霸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