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彭德懷元帥性子耿直,只要是他認定的事情,一百頭牛也休想拉他回頭。
正因為這個性格,他在1959年遭到了不公正的批判,與毛主席的關係出現了嚴重的裂痕,整整6年時間被冷處理,賦閑在家。
一直到1965年,他才再一次得到機會,與毛主席在中南海見了一面。
歷經時間的洗滌,主席對兩人之間的分歧,作出了這6年來最中肯的評價:
「也許真理在你手裡。」
主席和元帥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導致兩人6年不得相見?
得到主席肯定的評價後,彭德懷是否順利復出?後來的命運又如何呢?
1959年4月,彭德懷帶領訪問團抵達東歐,對各國進行為期2個月的訪問,在這裡他詳細地了解到了發生在3年前的匈牙利事件。
當時匈牙利盲目照搬蘇聯經濟模式,導致國內環境急速惡化,人們生活遭遇巨大困難,社會矛盾不斷加劇,進而引發了群眾遊行。
蘇聯對此進行了軍事干預,導致大規模流血事件,近3000民眾無辜死亡。
其後將近96%的黨員選擇退出匈牙利共產黨。
為了穩定局勢,蘇聯悍然出兵佔領匈牙利全境,匈牙利相當於已經亡國。
回國後,彭德懷聯繫國內當時推行農村人民公社的事情,在數次會議上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提醒各級領導部門在全面推行之前多做試點,不要急於求成。
彭德懷的言論引起了毛主席嚴重關切,彭德懷身居國防部長之高位,不免讓主席猜忌是否會跟自己唱對台戲。
毛主席在廬山
在廬山會議上,彭德懷再一次將問題在西北小組討論上,提出「大躍進」的問題和存在的巨大隱患,還認為毛主席和大家一樣,也負有一定的責任。
彭德懷的所作所為,當然是基於對黨和人民負責的態度。
但是在當時的大環境下,他的這些做法成了嚴重的路線問題。
參加小組會的同志們嚇得噤若寒蟬,全部不敢出聲。
第二天的會議簡報上,隻字未提彭德懷那些看似負面言論,其實對經濟建設大有裨益的建言。
這又讓直性子的彭德懷火冒三丈,他決定直接找主席面談。
可惜的是主席忙了一整夜,凌晨才躺下休息,彭德懷被擋在了門外。
回到住處,彭德懷寫了一封3500餘字的信,將自己的真實想法一字不漏地寫了下來,轉交給了主席。
就因為這封信,本來廬山會議是為了糾正推行人民公社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現在變成了批彭會議。
不願妥協的彭德懷突然陷入了批判的漩渦,風暴來得如此之快令他措手不及。
只認真理不認人情的彭德懷拒不認錯,為了洗脫自己煽動軍隊的嫌疑,也為了表明自己絕不會跟主席作對,他憤然辭去了軍中所有職務。
此後,他帶着家人搬離了中南海,在北京一處叫吳家園子的偏僻之地住了下來。
青年彭德懷
閑居之後,彭德懷準備進黨校學習,提高政治經濟學和哲學理論知識,上報毛主席後得到欣然同意,並給他建議學習時間不用太久,兩年就夠了。
不久後主席請他到中南海一聚,彭德懷以為主席改變看法了,心裏甭提多高興。
他到了主席的辦公室才知道,在場的還有數位中央領導。
周總理、朱總司令、劉少奇、鄧小平、陳雲和彭真等人都在場。
主席看着這個跟隨自己出生入死幾十年,從不知畏懼為何物的手下大將,眼裡熱切的目光中流露出期盼的光芒。
在場的人都知道主席的心意,他希望彭德懷當著大家的面公開認個錯,廬山的事情就算過去了,這是主席心胸大度的表現,他肚中撐船、胸藏萬壑。
大家都在暗地裡提醒彭德懷,可是眼裡揉不得半粒沙子的彭德懷視而不見。
他耿直的脖子絕對不會為了屈就錯誤而軟化,高昂的頭顱也不是為了和稀泥而搭在肩上。
看着辭別的彭德懷,主席悵然若失,一切似乎都已經無法挽回。
兩年後,彭德懷又提出到各地考察,主席也痛快地給予了答覆。
主席指示,只要他願意,想去哪裡考察都行。
到1962年,彭德懷已經寫出了十幾萬字的考察報告,林林總總五大本。
這個時候,他的事情似乎迎來了轉機。
這一年,劉少奇主持了一個7000人的代表大會,對1958年以來的經濟建設所取得的經驗和教訓做了總結,尤其是指出了「大躍進」的一些錯誤做法,會議精神與彭德懷在廬山會議上寫的那封信如出一轍。
得知消息的彭德懷天真地以為自己的春天即將來臨,哪知道這次會議竟然給他安上了一個更大的罪名,他居然是反黨小集團的頭目,跟高饒一伙人沆瀣一氣,裡通外國!
聽到這個罪名,無異于晴天霹靂,震得彭德懷幾乎無法站立。
他怎麼也想不明白,進黨校學習了兩年,自以為理論水平已經大大提高,又參加了社會考察活動,現在竟然成了反黨分子。
他再一次給中央和毛主席寫了一封信,這封信長達8萬字。
在信中,他詳細剖析了自己的思想歷程和革命經歷,用事實和數據說明自己並沒有參與任何小集團,對誣陷之詞進行了反駁。
彭德懷寫道:當初在廬山會議上提出的那些想法,純粹是為了國家建設順利進行,而不是唱反調搞小動作。
信中還表示,自己願意接受中央審查,絕無怨言。
收到信後,中央派人做了專案調查。
然而這件事被有心人利用,這些人在背後搞鬼,打小報告說彭德懷在做社會考察期間,不僅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還散布反黨言行。
從此,彭德懷徹底被打入冷宮,一直閑居到1965年。
這時國際局勢再一次風起雲湧,主席才想起這位曾經的愛將。
1965年,美國對中國的封鎖和敵對情緒達到了巔峰,美軍第七艦隊進駐海峽,對我國東南沿海國防安全形成了巨大威脅。
中央經過深思熟慮,決定把全國分成三道防線,沿海地區為一線,中原地區從南到北為二線,西南和西北地區為三線。
將全國的工業、國防以及農業等按照三線原則重新調整,各工礦企業和科研院校也相應重新部署。
一些重要的部門和單位搬遷到西南三線地區,形成大縱深戰略以抵禦美國的強勢霸權。
這樣一來,西南三線地區急需一位具有極高威望和具備大規模整合能力的人才。
主席覽遍全黨全軍,最後認為只有指揮過第一野戰軍,又擔任過入朝部隊總指揮的彭德懷才能勝任這個工作。
1965年9月,主席指示彭真先試探了一下彭德懷的口氣。
彭德懷沒好氣地對彭真說,我的名聲都被搞臭了,怎麼還會有人聽我指揮,我去不了。
彭真知道他在賭氣,就跟主席委婉地作了彙報。
主席也沒在意這些小細節,他了解這位當年叱吒風雲的猛將,心胸絕對不會如此狹小。
就像當年彭德懷入朝前夕,兩人在中南海相會那樣,主席親自打電話給彭德懷,請他來中南海小聚。
不過這一次不是他們兩個人的聚會,還有其他一些中央要員,比如劉少奇、鄧小平和彭真都在。
主席給彭德懷詳細分析了當前的世界局勢,以及他去西南三線的任務。
主席最後意味深長跟彭德懷說了一句話:「也許真理在你那邊。」
沒人問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針對的又是什麼事情,大家心知肚明。
其實主席在這個關鍵時刻重新起用彭德懷,這件事本身就說明了一切。
首先是為了震懾美國人,當年打得你們滿地爪牙的彭大將軍還健在,而且還擔任要職,你美國膽敢輕舉妄動的話,一定會吃不了兜着走。
其次就是以這種方式來彌補彭德懷這些年的失意,間接糾正了強加在他身上的錯誤指責和罪名。
這是經過六年多的實踐得來的結論,這個結論來之不易。
本來已經傷透了心的彭大將軍在吳家園子整整待了6年,終於再一次得到中央和主席的重視,心裏別提多高興了。
他很快收拾好了行裝,來到西南地區擔任副總指揮,再一次為祖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令他沒想到的是,時局的變化大大超出了他的認知,僅僅兩年後他就再一次被揪斗,而這一次的風暴來得更加猛烈。
1974年,這位曾經橫刀立馬的風雲人物,已經被折磨成了佝僂着脊背的瘦小老頭,抱着遺憾離開了人間。
他去世時,周圍的人甚至不知道他是誰,只知道他叫「王川」!
在他去世四年後,彭德懷這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終於得到徹底平反。
參考資料:
1-毛澤東約請彭德懷談話
2-彭德懷「八萬言書」的前因後果
3-毛澤東約談彭德懷:也許真理在你那邊,人民網,蘇維民
4-彭德懷的信引起的爭議,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