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年梁興初被下放到太原勞動,李德生送行:毛主席讓我給你帶句話

梁興初是江西吉安人,出生於1913年,由於家境貧困,小時候曾以打鐵為生。1930年,17歲的梁興初正式加入了紅軍隊伍。他打仗十分勇敢,每次都衝鋒在前,參軍五個月就被提升為班長。由於太過勇猛,他多次負傷,傷勢最重的一次發生在1933年。當時紅軍在於都河一帶和敵人交戰。激戰中,一顆子彈從左腮穿透了梁興初的頭部,他當場血流滿面,說話都十分困難。

警衛員見狀,要將他抬下戰場,遭到梁興初的拒絕。他讓衛生員簡單給自己做了包紮,之後咬牙帶傷指揮作戰,連接打退敵人七次進攻,牢牢守住了陣地。敵人撤退後,梁興初鬆了一口氣,也昏倒在了戰場上,昏迷三天三夜才蘇醒。在中央蘇區,梁興初先後9次負傷,每次負傷後升一級,就這樣從班長升到了團長,並獲得了一枚三等紅星獎章。

長征開始後,梁興初跟隨部隊參加了許多重要的戰役和戰鬥,再立新功。1935年9月,紅軍取得了臘子口戰役的勝利。由於消息閉塞,還不知道陝北有紅軍活動。梁興初奉命去哈達鋪偵查敵情,他帶一連人裝扮成中央軍,不費一槍一彈將駐紮在哈達鋪的國軍一個團繳械,並帶回了許多報紙。

正是從梁興初帶回的這些報紙上面,毛主席看到了劉志丹部在陝北活動的消息,並最終下定了向陝北前進的決心,這裡也成了中央紅軍長征的落腳點。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梁興初先是在八路軍115師任職,廣陽伏擊戰結束後跟隨部隊挺進山東,擔任蘇魯豫支隊副支隊長,不久後出任東進支隊支隊長。

任職期間,他率部先後在崔庄、兌頭溝、重坊和馬頭等地與日偽軍激戰,成功開闢了郯馬抗日根據地。1940年年底,梁興初奉命南下支援新四軍,擔任新四軍獨立旅旅長。一年後由蘇北返回濱海歸建,率部在巨峰重創進犯根據地的日寇,為自己贏得了「梁老虎」的美譽,戰後升任濱海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

抗戰勝利後,梁興初擔任山東軍區第一師師長,率部跟隨羅榮桓挺進東北,在秀水河子全殲敵軍五個營,這也是東北民主聯軍的第一個殲滅戰。之後梁興初又參加了三下江南和夏季攻勢等戰役戰鬥,累積戰功升任東北民主聯軍第10縱隊司令員。遼瀋戰役打響後,蔣介石為了給范漢傑解圍,命令廖耀湘率領11個師的兵力組成西進兵團增援錦州。

梁興初的10縱奉命在黑山和大虎山阻敵。10縱不僅成立時間短,兵力和武器裝備也嚴重不如對手。面對困境,梁興初提出了「死守黑山,抗擊敵人,與陣地共存亡」的口號,並斬釘截鐵地說:「縱隊打剩一個團,我當團長。打剩一個連,我當連長。」

之後他率部在黑山和絕對優勢敵軍血戰數個晝夜,牢牢守住了陣地,為遼瀋戰役的勝利作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新中國成立後不久,抗美援朝戰爭爆發,梁興初率38軍第一批入朝作戰。第一次戰役中,由於情報有誤,38軍沒能打好。戰後梁興初受到了彭德懷的嚴厲批評,還差點被「斬馬謖」。參軍以來,梁興初還從未打過這樣的窩囊仗。從司令部回來後,他就天天盯在地圖前,鉚足了勁要打翻身仗。

不久後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打響,彭德懷決定實行雙層迂迴,命令38軍在打下德川後向三所里和龍源里穿插,切斷美軍的退路。梁興初接受任務後,率部立即出發,先是在德川消滅了南韓偽7師,接着又在嘎日嶺全殲了土耳其旅一個加強營。之後113師在師長江潮的帶領下,一晝夜強行軍145華里,先敵5分鐘搶佔了三所里和龍源里。

美軍為了逃命,向38軍的陣地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的猛衝,但始終無法越過我軍的阻擊陣地。絕望之下,美軍不再向113師的陣地發起進攻,而是丟下了所有的重武器,轉身沿着順川和肅川的小道逃跑。時任38軍副軍長的江擁輝回憶說:「敵人遺棄的大炮、坦克、裝甲車和各種大小汽車,綿延逶迤,一眼望不到頭,到處是散落的文件、紙張、照片、炮彈、美軍軍旗、偽軍八卦旗以及其他軍用物資。這是我從戎數十年來,從未見過的人間奇景。」

此戰過後,38軍也為自己贏得了「萬歲軍」的稱號,梁興初還因此受到了毛主席的親切接見。從朝鮮回國後,他擔任過廣州軍區副司令和成都軍區司令,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九一三」事件之後,梁興初受到衝擊,1973年春天的時候被下放到太原一家化工廠勞動。

臨行前,時任總政主任的李德生特意趕來送行,並對梁興初說毛主席要我給你帶一句話:好好勞動,問題總有解決之日。見毛主席在此時仍不忘關心自己,梁興初心中十分感動,也得到了不少安慰。幾年後,他的問題得到解決。有關部門想安排他到大軍區任職,梁興初認為自己年紀大了,該給年輕人讓位了,因此沒有同意。不久後他離休休養,和夫人安度晚年。1985年,梁興初將軍病逝,享年7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