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終於想通了,他們正在對連接越南北部與中國的老街-河內-海防鐵路進行詳細規劃,初步可行性研究報告正在緊張制定中。這條電氣化鐵路將客貨兩用,並採用與中國相同的1435毫米標準軌距。預計耗資100~110億美元,將在2030年啟動建設。
這一決策被視為加入中國經濟圈的一次積極回應。過去,越南對中越鐵路項目投資毫無興趣,但隨着中老鐵路的暢通無阻,越南人或已意識到,融入中國經濟圈才是最佳出路。他們看到了鄰國的開放與共贏,選擇了理性而務實的道路。
中國提出的鐵路網絡連接整個地區,不僅是運輸工具,更是經濟融合的催化劑。如果東南亞各國能通過鐵路緊密相連,從我國到新加坡的直達交通將有望實現。未來,以中國為中心的整個東南亞經濟圈將在全球經濟中佔據更為重要的地位。
這次決策或許標誌着越南人的醒悟,他們選擇了理性與合作,與中國攜手共創未來。這一選擇有望為越南帶來更為廣闊的發展機遇。
幾十年以前,中越兩國由於國際複雜關係出現了變化,也產生了一些不應該有的爭議。但現在國際形勢再度發生變化,而中越之間又有傳統友誼加持,同時又是搬不走的鄰居,就只能攜起手來砥礪向前。
越南的這一決策,既是對現實的認識,也是對未來機遇的把握。融入中國經濟圈,不僅有助於提升越南的經濟發展,也有利於整個東南亞地區的經濟融合。這是一次富有遠見的決策,體現了越南人的理性與務實。
此外,這一決策也反映出我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影響力不斷擴大。我國提出的鐵路網絡計劃,不僅得到了周邊國家的積極響應,也為全球經濟一體化提供了有力支撐。
亞洲是亞洲人的亞洲,不是西方人的亞洲,只有全體亞洲國家聯合起來才能夠取得更大的發展。我們畢竟同屬一個中華文明圈。相親相愛總比自相殘殺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