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為迎接黨的十一屆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中央在全國工業學大慶的會議上提出一個口號:來一個比賽,要求各省市通過革命友誼競賽,創造出優異的成績。
福建省委經過研究選擇了農業生產條件與福建相似、資源條件與福建也有很多共同之處的廣西。
之後,兩地開展積極合作,在各個領域都有往來。
這年年底,廣西召開自治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大會,福建派出賀敏學等人出席。
期間,賀敏學遇上了自己曾經的老部下龍飛虎將軍。當時,龍飛虎將軍是福州大軍區副司令員。
看到龍飛虎,賀敏學非常高興,龍飛虎更是激動不已,熱情的對賀敏學說:
「我又能在賀老您的手下當兵了!」
賀敏學聽後謙虛的說道:
「龍水寶,你是將軍,我只是一個老兵啊。」
龍飛虎將軍趕緊說道:
「您和毛主席、周恩來等很多黨內同志都沒有授銜啊!」
一旁的伍洪祥聽到賀敏學叫龍飛虎「龍水寶」,好奇的問道:
「這是你的小名嗎?後來為什麼改名叫龍飛虎了呢?」
龍飛虎笑着告訴了伍洪祥原因。
龍飛虎是江西永新縣南鄉斜坡村人,小名叫龍水寶,家裡一共六口人,四間房,七分田,還有一塊茶山地。
他的母親擅長手工編織竹器,以此補貼家用。儘管父母都非常勤勞,但全家人依舊過着食不果腹的生活。
11歲的時候,龍飛虎將軍的父親因為包墾茶山的事情,與地主發生爭鬥,最終重傷而亡。
後來,年幼的龍飛虎參加了革命。他是在賀敏學的批准下參加紅軍走上井岡山的,並由此改名龍飛。
後來,因為羨慕老虎威風凜凜,便在自己的名字後面加了「」虎個字。
伍洪祥聽後大笑:「這個名字改得好啊!你還真是革命隊伍中的一隻老虎啊!」
伍洪祥對龍飛虎的評價一點兒不誇張。早在15歲的時候,龍飛虎在一次送信途中,遭遇十多名潰逃之敵。
雖然雙方力量懸殊,但年幼的龍飛虎一點兒不慌,果斷舉起槍對着天空鳴放兩槍,然後大吼一聲:
「站住,不許動!你們已經被包圍了,快把槍放下!」
敵人信以為真,馬上舉手投降,龍飛虎繼續淡定下令:
「馬上卸下槍栓」
隨後,龍飛虎將敵人的槍栓背上,命令俘虜們列隊扛槍。直到此時,敵人才發現他們面對的只是一個小紅軍,但後悔也晚了。
經過數年鍛煉,龍飛虎從一名小兵成長為八路軍駐桂林辦事處交通科長。
1945年,毛主席前往重慶談判的時候,龍飛虎還擔負起了保護毛主席的重任。
連續兩天晚上守在毛主席的卧室外面的龍飛虎,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雙手交叉,微微閉眼,假裝睡覺,但其實他手上的兩支手槍早已打開了機頭,用拇指輕壓作保險,一觸即發。
毛主席起床看到龍飛虎後,誇讚道:「龍飛虎還真有那麼一股虎勁」
返回延安後,龍飛虎擔任毛主席行政秘書兼任中央縱隊一大隊大隊長,負責黨中央機關安全保衛工作。
解放戰爭期間,龍飛虎要求帶領部下打仗,獲得周恩來批准後,他先後參加了濟南、淮海、渡江以及上海、福州、剿匪等戰役。
作戰期間,龍飛虎有勇有謀,率領部隊浴血奮戰阻擊敵人於陣前,拚死攻堅於城下。
淮海戰役後期,龍飛虎率部穿插,直搗杜聿明指揮中心陳官莊。
一天晚上,龍飛虎的胸部不幸被子彈擊中,但他毫無位色,還和警衛員開玩笑說是被小狗咬了一口。
經過簡單包紮處理後,龍飛虎又率部繼續前行。
1955年,龍飛虎被授予少將軍銜。
而作為龍飛虎曾經的上級,賀敏學卻沒有被授予軍銜。
因為,早在1952年,賀敏學擔任華東軍區防空司令部司令兼任政委的時候,突然接到一個轉業地方的通知。
此後,賀敏學便成了剛組建成立的華東建工部副部長。
參加革命以來,賀敏學偏好軍事,並有所建樹,組織上也一直將他作為軍事幹部來用。
但是,只要黨和國家需要,賀敏學願意去任何地方。
來到一個全新的工作崗位上,為了完成好黨和國家交給自己的重任,賀敏學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最忙的時候,賀敏學每天除了要批閱一大隊的文件,還要親自過問生產計劃、工程進度。常常忙得連早餐都顧不上吃,而是將牛奶帶到辦公室,用開水燙一下就喝了。
白天,賀敏學需要在辦公室開會,去工廠抓質量,晚上忙到深夜,還要去工地上掌握工程進度,以便第二天研究解決問題。
其他人星期天還能休息,賀敏學卻忙的連休息日都沒有。星期天,妻子與岳母早早做好飯在家裡等賀敏學吃飯,但是一直等到下午三四點,都沒有見到賀敏學的身影。
當賀敏學回家的時候,已經到了吃晚飯的時候,他常常是將中餐與晚餐合併在一起吃。
即便如此,賀敏學依舊精神百倍,看起來有使不完的力氣。
1953年,華東建工部改為華東建築工程局,賀敏學出色的工作能力,以及積極的工作態度,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因此,他理所應當的被任命為局長。
此後,在賀敏學的帶領下,大家創造出了一個個被蘇聯專家稱讚的奇蹟。
有一年,施工經歷了連續兩個月的雨季,還有八到九級的颱風,以及幾十年難得一遇的潮汛和零下四度左右的 寒潮。
在這樣的情況下,賀敏學沒有打退堂鼓,沒有找借口,硬是帶領工人以及工程師,克服重重困難,拿下了一個個被蘇聯專家稱之為奇蹟的難題。
數年間,為了開創上海的建築大業,賀敏學嘔心瀝血,建樹頗多。在他的帶領下,上海的城市建設發生了巨變,國民經濟開始走上正軌。同時,一支強大的國家施工隊伍,也開始嶄露頭角。
不過,也正因為賀敏學脫下軍裝,轉業到地方上,所以按照規定,1955年他沒有被授銜。
不過,賀敏學並不後悔。只要能給黨和國家做貢獻,讓他做什麼他都願意,這些虛名他並不在乎。
而且,賀敏學的功勞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並不會因為他沒有被授銜,對他的尊敬就減少一分。
正如龍飛虎將軍一樣,雖然他是開國少將,但見到賀敏學這個沒有軍銜的老紅軍,依舊畢恭畢敬!
龍飛虎很清楚,自己能有這樣的成就,少不了賀敏學的引導。
在井岡山的那段時間,賀敏學常常在繁忙的戰鬥之餘,認真教龍飛虎學文化知識,還向他灌輸革命道理。龍飛虎的文化、政治思想水平在賀敏學的幫助下,提高很快,於1929年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所以,對於自己的引路人賀敏學,龍飛虎一直心懷感激,不論職位升的有多高,他在賀敏學面前始終是畢恭畢敬。
此次見面,龍飛虎還拉着自己的妻子與賀敏學一起合影。
賀敏學一生清貧、不計名利,晚年時期,女婿曾問賀敏學:「您為什麼不願意寫回憶錄呢?」
賀敏學回答道:
「歷史,歷史,認識以後才能寫的!」
為了革命事業,賀敏學也失去了很多。比如,他失去了陪伴雙親的機會。為此,賀敏學很是愧疚。
賀敏學對母親感情很深,想起母親,他曾數次痛哭。
賀敏學的母親是在延安去世的,當時他的兒女都不在身邊,還是毛主席出資請人下葬的。
後來,因為延安遭到胡宗南部隊的轟炸,賀敏學母親的骨灰以及墳墓下落不明。
新中國成立後,賀敏學曾想要去尋找母親的骨灰與墓址,但因為工作繁忙,更不想要麻煩別人,所以一直拖到1958年,才委託秘書去延安幫忙尋找。
由於時間久遠,再加上當年轟炸太厲害,墓地原來的地貌早已改變,根本無從尋起。
後來,陝西方面得知此事後,主動表示要幫助賀敏學,但最終也沒有找到。不過,他們在原中央醫院的後面,為賀敏學母親立了一個碑,賀敏學的心因此定了下來。
晚年時期,賀敏學重返延安,直奔母親墓地,獻上一束鮮花,含淚說道:
「媽媽,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給您掃墓,您安息吧!」
1988年,賀敏學病逝。1989年,賀敏學的骨灰被送回他曾經戰鬥過的地方——井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