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陣營的派系和蜀漢何其相似

我們都知道三國蜀漢分為三個派系,一個是本土派,也就是益州原住民的官員,第二個就是劉焉收容的李郭長安之亂的難民及官員,第三就是劉備帶來的荊州系和剛出道時的兄弟們。可以說蜀漢歷史上,這三個派系一直明爭暗鬥,也間接導致了蜀漢的滅亡。

今天我來說一下曾經的袁紹,他手下也有三大派系,也正因為這些派系的原因,也間接導致了袁紹勢力的滅亡。第一就是袁紹在洛陽結識的朋友幫,比如許攸逄紀,他們是主動投靠袁紹的,因為在三國前期,袁紹靠着祖上的威名,還有自己的不斷努力,得到各位當世名流的認可,所以袁紹自從逃出洛陽後,很多洛陽的朋友就追隨者袁紹來到冀州。

許攸

第二類就是穎川幫,當時的荀諶辛評兄弟也是仰慕袁紹的威名投靠過去。穎川號稱曹操的人才搖籃,曹魏後期很多謀臣都是出自穎川,只是最早他們都在袁紹麾下,甚至號稱超級軍師郭嘉,最早也是袁紹麾下的謀臣。

辛毗

第三類就是北方的本土派,比如審配田豐沮授之流,一開始他們都是跟隨韓馥,只是慢慢的投向了更加有前途的袁紹,這也無可厚非,三國期間的豪門士族經常左右搖擺,誰有能力,就跟誰混,甚至坐觀成敗,誰拳頭硬,誰站到了最後,他們就輔佐誰。

田豐

最後說一下,這三個派系的鬥爭。本土派的田豐流希望袁紹和曹操打消耗戰,以此來拖垮曹操,而袁紹的朋友幫如許攸逄紀則希望袁紹堂堂正正擊敗曹操,畢竟以袁紹當時的實力,擊敗曹操不是什麼問題。在各種冷嘲熱諷後,田豐被下獄,甚至後來的沮授也被剝奪了官職,本土派被打壓的無法翻身,剩下審配孤軍奮戰。

審配

等到官渡之戰失敗後,袁紹打算起用田豐之流的本土派,朋友幫的逄紀直接說田豐嘲笑袁紹戰敗是不聽他的言論,氣得袁紹一怒之下殺了田豐。可是後來本土派的審配卻為田豐報了仇,時間在袁紹死後,逄紀作為袁尚派遣的袁譚監軍,因為曹操來攻打,袁譚問袁尚要兵馬,而審配不給,袁譚一怒之下殺了作為袁尚派遣的監軍逄紀,也算是間接的給田豐報了大仇。像這種窩裡斗的三國割據勢力能不滅亡嗎?君主兄弟互相攻打,文臣武將各自猜忌陷害,他們能打贏曹操才有鬼了!

還有一個潁川派,這個派系實在沒啥好說的,因為他們要麼直接投靠了曹操,比如郭嘉,在袁紹手下沒幹幾天活就跑了,要麼史書上也沒什麼記載,就比如荀諶,就像徐庶進了曹營一樣,終身不設一計,不出一謀,有他沒他都無所謂。難怪曹操能贏得戰爭,統一北方,他能把手下擰成一根繩,目標一致,戰略明確,那些唱反調的一律清除,如禰衡被驅趕,孔融被祭旗,害的楊修都大氣不敢出,大哥要打袁紹,大家意見必須統一,不然就別怪曹某人刀下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