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常清是中唐山西蒲州人,從小家境貧寒,父母雙亡,只有一個外公帶着他,從山西流落到西域。
封常清這個人,長得極其醜陋,嘴歪眼斜,瘦小苦幹,還是一個拐子。
到西域後,外公找了一個給唐朝軍營看大門的活,在他沒事的時候,就教小常清讀書識字。
後來封常清大了,外公也死了。封常清懶在大門發獃,看着大唐安西都護府將軍高仙芝,帶着大兵進進出出,十分羨慕。(有夢想)
封常清壯起膽子就去找高仙芝,說我要當兵跟你混!高仙芝一看封常清長得那損色,那猥瑣樣子,一口回絕了。誰知第二天高仙芝一出門,封常清就在大門口等他。封常清上去還是那話,我要當兵,跟你混!高仙芝被氣樂了,還是不理他走了。誰知封常清在之後的日子裏,天天在高仙芝大門口等他。風裡雨里都是如此。問他就還是那話,我要當兵,跟你混!給高仙芝整得實在沒辦法了,只好答應了。(要想成功,就得敢做,臉皮還得厚點)
後來由於識字會算賬,因封常清此在高仙芝的軍中擔任了掌管兵器鎧甲錢糧的工作。他都盡心盡責,一絲不苟,深得高仙芝賞識。
一次高仙芝征討西域大獲全勝,封常清主動要求給朝廷寫告捷表,由於文筆大氣龐博,詞句雄邁激蕩,大受朝廷賞識,高仙芝獲得朝廷提拔和賞賜,他因此對封常清也非常滿意,以為心腹。從此封常清就成為大唐安西都護府第二號人物。(抓住機會表現自己)
與高仙芝的鐵腕治軍不同,封常清恩威並施,賞罰分明,部下都敬服他。高仙芝乳母有個兒子,平時仗着高仙芝的勢力,經常在軍隊里欺負人,也經常欺負老百姓,高仙芝礙於乳母的面子,常常充耳不聞。一次高仙芝外出公幹,這個小子又犯事了,違反了軍紀。封常清即刻將其抓來,按軍規要打60軍棍。這小子開始以為封常清不敢打他,破口大罵,說你不打我你就是孫子等等。封常清大怒,命士兵施刑。60軍棍打的這小子皮開肉綻,哭天叫爺。乳母在軍營外瘋了似的大呼小叫,也沒有用。等到高仙芝回來聽說了此事,因為這小子確實違反了軍紀,封常清按規處理,也沒有辦法,此事就不了了之了。(敢作敢當,軍紀嚴明)
但羅斯之戰,唐軍敗於阿拉伯聯軍,唐朝在西域聲威一下子就下去了,高仙芝被朝廷拿下,封常清頂替上位。臨危受命,他積極部署安西都護府的防禦,採取了守勢,然後徐圖發展,協調各方關係,徵調士兵。就這樣幾年後,唐朝實力就慢慢恢復起來了。(急病也得緩治)
實力恢復後,封常清的雄霸的目光開始環視四方,當年的恥辱他還記憶猶新,恢復大唐帝國的往日榮光是他的使命,兵之所及皆為番屬,目之所及皆為王土!我大唐又回來了!今日逐鹿西藩,且看兵鋒所向,誰敢擋我!(霸氣側漏)
第一個目標就是吐蕃和波斯交界的大渤律國(位置在今克什米爾地區),這個小國依附於吐蕃,常常襲擾波斯和唐帝國往來的商隊。但是呢,大渤律國地處克什米爾的崇山峻岭之中,也就是說這一路上不是高山就是深壑。就這麼個小國,你不打他,他膈應你,你打他吧,發兵少不夠用,發兵多路途遙遠且難走,後勤補給更是大問題。困難擺在面前,封常清充分考慮後,毅然決然率領一萬唐軍出發了。(無畏艱難)
且說唐軍一路跋山涉水,克服種種困難,進入大渤律國境內,一路上竟然沒有什麼阻擋,封常清立刻警覺起來,他馬上命大軍待命,派出偵查員四處巡查,果然在山坡背面的樹林里發現了大渤律國的伏兵。封常清暗自冷笑,立刻命大軍攻擊。大渤律國兵大敗,降者無數,唐軍進至大渤律城下。大渤律城主棄城逃跑。封常清兵不血刃拿下大渤律!(臨危不亂,有勇有謀)
自此唐朝和波斯的商路恢復,並且大渤律像釘子一樣切斷了吐蕃和中亞西亞的聯繫。頓時,唐朝聲威重新大震!
拿下大渤律,只是封常清重振大唐在西域的第一步。按着他的計劃,他要把唐帝國的勢力慢慢向中亞擴張。
但是,就在他雄心渤渤把他的夢想付諸實施時,安史之亂爆發了。
安史之亂讓唐玄宗驚愕不已,他完全沒有準備,叛軍兵峰摧枯拉朽之勢就拿下河北,兵峰直抵黃河。倉促間,玄宗趕緊調回高仙芝和封常清,命高仙芝守晉南以保兩京,而封常清進駐河南,抵禦叛軍。(臨危受命)
其實對這場平叛,封常清還是很有把握的,常年的作戰經驗讓他十分自信。但是現實是,河南州縣一聽說叛軍兵不血刃就拿下河北,無人可擋,河南的兵就全潰逃了。這使得朝廷倉促間無兵可應急。
封常清無奈,臨時徵用了一批市井流民,他搞了三條防線,第一條在黃河南岸,第二條在東都洛陽,第三條就是潼關。他帶人直奔黃河前線,誰知剛離開洛陽不久,黃河前線就完全潰逃下來了。他趕緊聚攏敗兵,衝上去迎擊。無奈這些流民根本不是燕國鐵騎的對手,剛一接觸就死傷大半,余者膽裂魂飛,玩命逃跑,封常清也呵斥不住。於是,封常清趕緊退守洛陽,燕軍隨即一路劫掠跟着殺到。封常清又組織一幫人,出關迎擊,但根本打不過。封常清逃回洛陽,燕軍隨即圍城。
由於叛軍勢頭太猛,很快就從幽州就打到兩京地區,這使得其他地方的兵調過不來,再加上,河南州縣又紛紛叛亂投敵。封常清空有一身本事,無奈沒兵。
不久洛陽失手,封常清審時度勢,認為潼關暫時無危,不如棄洛陽而投靠晉南的高仙芝。誰知他到晉南剛見到高仙芝,河北燕軍和河南燕軍兩面夾擊,二人兵少抵擋不住,全軍大敗,只好退守潼關。
玄宗聽說二將丟失河南,西京洛陽也淪陷,勃然大怒,他派宦官邊令誠去潼關問罪,可憐叱吒風雲縱橫捭闔的一代名將,封常清和高仙芝雙雙被殺!
封常清臨死前還給朝廷上了謝死表,此表字字泣血,句句忠貞,可歌可泣,可惜在老邁昏庸的玄宗那什麼都不是。
這真是,有心殺敵無力回天!
#妙筆生花創作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