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4年,52歲道光皇帝陪着全貴妃吃晚膳,他看着旁邊侍奉的18歲宮女,長得俊俏,心中躁動不已。全貴妃便說:「萬歲爺,今晚不要走了,就讓我的宮女陪你侍寢吧!」道光直誇全貴妃懂事,晚上留宿全貴妃宮中。
這個宮女名叫郭佳氏,出生於正黃旗包衣,按照正常情況,她根本不會有侍寢的機會,可有幸被分到得寵的全貴妃宮裡伺候,才得到了皇上的寵幸。
全貴妃是道光皇帝最喜歡的妃子,身處後宮之巔。郭佳氏侍奉全貴妃,生活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不再是那個沒人關注的小女孩,而是躋身上層社會,享受榮華富貴。
一開始,郭佳氏只是謹小慎微地侍奉全貴妃。她擔心自己引起其他嬪妃的妒忌,因此小心翼翼,不敢有任何逾矩之舉。
然而,有一日,皇上在全貴妃宮中用膳。郭佳氏端着羹湯,低眉順目地伺候着。
「丫頭,把湯端來。」皇上招手道。
「皇上駕到,奴婢這就過來。」郭佳氏忙應道,端着湯羹踏着小碎步走到皇上跟前。
她穩穩噹噹地將湯遞到皇上手中,朝他甜甜一笑,眼波流轉。皇上不禁看呆了,這丫頭生得真漂亮,比後宮許多妃嬪還要出眾。
「你叫什麼名字?」皇上放下湯碗,欣賞地看着她問道。
「回陛下,奴婢叫郭佳氏。」郭佳氏垂眸回答。
「好,郭佳氏,你今晚到朕的寢宮來。」皇上笑吟吟地對她說。
郭佳氏紅着臉點點頭,心中既興奮又緊張。她知道,這是命運給她翻身的大好機會。
那天夜裡,郭佳氏換上最漂亮的衣裳,來到皇上寢宮。皇上一看她,更加欣喜,留她在身邊過夜。
第二天一早,皇上封郭佳氏為常在,還讓她直接跳過官女子成為貴人。這突如其來的恩寵,讓郭佳氏激動不已。
其他嬪妃見狀十分嫉妒,都在背後嚼舌根:「出身低微的郭佳氏,仗着皇上一時寵幸就高高在上,真是忘乎所以!」
郭佳氏心裏也明白,要在後宮站穩腳跟不能單靠皇上的寵愛,還得多交些靠山。
郭佳氏意識到,皇上的寵幸是短暫的,她必須找一個可以長期支持她的靠山。於是,她選擇了恩人全貴妃。她把皇上賜予的禮物悉數上交給全貴妃,時常去請安,表達自己的忠心。
全貴妃也明白,要在後宮站穩腳跟,就需要培養自己的勢力。於是,她接受了郭佳氏的展現忠心,開始扶持她。
在全貴妃的提拔下,郭佳氏又晉級為佳貴人。而全貴妃也接替去世的孝慎皇后,成為皇貴妃。郭佳氏興高采烈,她與全貴妃的聯盟更加牢固,自己在宮中的地位也日漸上升。
終於,在道光二十年,全貴妃登基為皇后。她沒有忘記恩人之情,特意提拔郭佳氏為佳嬪。一個出生平凡的小女孩,竟然能成為皇帝最寵愛的嬪妃之一,實在是天大的吉星高照。
這一年,正值郭佳氏生命中最輝煌的時期。她被賜予近皇帝寢宮的承乾宮居住,可以方便皇上來往。皇上幾乎每晚都要召她侍寢,寵愛有加。
即便全貴妃成為皇后,地位提高後不再像從前那般親近皇上,郭佳氏還是不忘囑咐皇上多去看望皇后。她明白,皇后是自己最大的靠山,不能輕易破壞這層關係。
然而好景不長,道光二十年,孝全皇后突然病逝。皇上對郭佳氏的寵幸也漸漸冷淡下來。
更糟糕的是,郭佳氏被遷出了承乾宮,地位也有所下降。她心中暗自絕望,畢竟皇帝的寵幸來得快去得也快,自己能佔據他的歡心十年,已經是最大的運氣。
可接二連三的打擊還在後頭。道光皇帝駕崩後,郭佳氏失去了皇上和皇后的雙重庇佑。她在宮中過起了受冷落的生活。
咸豐皇帝繼位後,英法聯軍攻佔北京,清王朝危在旦夕。皇帝帶着後宮百官南逃熱河避難。然而,在匆忙之中,咸豐皇帝竟然忘記帶上郭佳氏!
郭佳氏絕望地躲在宮中,生死未卜。她苦苦等待救援,然而救援遲遲不來。終於,在聯軍即將攻入紫禁城之時,郭佳氏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
她在寢宮中掛上了白綾,郭佳氏就這樣自縊身亡。一個跌宕起伏的宮廷生涯,就此落下了帷幕。
郭佳氏一生經歷了太多急流險峰,她的命運跌宕起伏,最終卻以悲劇收場。我們不得不感嘆,皇宮中的妃嬪,不過是皇帝手中可以隨意擺布的棋子。她們也許一時得寵,但終究很難決定自己的命運。
郭佳氏曾經飛黃騰達,權傾後宮。但那風光對她來說只是曇花一現。她始終沒有真正掌控自己的人生。郭佳氏的故事警示我們,要珍惜現在,勇敢地掌舵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