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毛主席視察廣西,省長卻試探:主席,您敢不敢吃蛇羹?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58年,毛主席視察廣西,省長卻試探:

主席您敢不敢吃蛇羹

時任廣西省長的,正是上將韋國清,同時他也是毛主席的老部下。

主席南下之前,廣西省做了諸多準備,萬萬沒想到,在挑選宴席菜肴期間,韋國清會擺出蛇羹這道菜。

主席的口味偏辣,甜口的紅燒肉也是一大喜好,而蛇羹卻是廣西地區一道特色菜,一般人都不會下嘴。

韋國清為何要用蛇羹試探主席?主席最後食用這道特色菜了嗎?

點個關注,一起揭秘1958年主席南下廣西之謎。

蛇羹菜肴

1955年,韋國清接到一項重任,中央決定讓他離開熟悉的軍隊,前往廣西擔任省長,並出任省委副書記。

這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韋國清本來沒有足夠的自信,但就在1956年,國防部長彭老總陪他見到了毛主席。

毛主席凝視着這位即將前往廣西的副書記,他只說了一句話:

「我說過山溝里出馬列主義,現在我要說,住在山溝里的出人才。彭總,你看對不對?」

韋國清就是主席口中的人才,他出生在貴州,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但卻歷經抗戰,期間多次被派往越南擔任總指揮,一路摸爬滾打,經驗相當豐富。

主席的意思很明顯,廣西省長非韋國清不可。

但彭老總卻有不一樣的看法,他打算讓韋國清到解放軍南京軍事學院學習一段時間,然後就留在部隊工作。

韋國清自己就是從部隊里走出來的,軍隊是他的故鄉他的根。

兩人商議一番,韋國清自己也拿不定主意,最後毛主席表態:

「廣西的人民代表大會已經選韋國清當省長,別人都給他擺好了省長辦公桌,他不去上任恐怕不好吧,以後需要還可以回部隊嘛!」

最終,在毛主席的建議下,韋國清毅然決然接下了省長這一重任。

此刻的韋國清當然沒想到,就在他升任省長後沒多久,毛主席便會來到廣西視察。

1958年,毛主席開始南下視察,離開長沙後,下一站就是廣西南寧。

主席將在南寧召開會議,得到消息的韋國清不敢耽擱,里里外外都被他安排妥當。

對此,主席特意叮囑了一句:

這次來南寧,全靠你安排了,千萬不要大擺宴席。

毛主席到訪的那天晚上,廣西的風情被呈現得淋漓盡致。

伴隨着一曲曲婉轉悠揚的廣西歌謠,桌上的佳肴逐漸上齊。

一切看起來都十分祥和,但就在這個節骨眼上,韋國清卻望向毛主席,並試探性的問道:

「主席,您敢吃蛇羹嗎?」

蛇羹在廣西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美食,主要由新鮮蛇肉和蔬菜製成,對於南寧本地人而言,高質量的蛇肉算得上是奢侈品,因此能吃上一口蛇羹,那是相當不容易的。

而在北方,人們對它的態度則是褒貶不一。

蛇肉不是常見家禽肉,北方吃蛇肉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更何況在50年代,新中國並不富裕的情況下,主席吃蔥花餅甚至不捨得加上一絲肉餡。

韋國清作為省長,偏偏問主席敢不敢吃蛇羹,問題一出,宴席在場人全都大吃一驚。

他們目光齊齊,全都盯着毛主席。

這群經驗豐富的老幹部深知,主席的回答,不僅關乎一碗蛇羹,更是關乎對廣西整個省的態度。

在眾人緊張的氣氛中,毛主席只用了一句話作回復,說完還給了廣西一大建議。

毛主席在宴席上究竟說了什麼?這個用蛇羹換來的建議,又是什麼?

主席建議


在眾多特色菜中,開國上將韋國清送出的卻是一份「特別」美食——蛇羹。

許多人都猜測毛主席會拒絕食用,不料毛主席卻表示:

「可以呀,這份風俗美食我可不能獨享。可以給同志們每人都嘗試一下嗎?」

隨後,毛主席拿起筷子,輕輕挑起了碗中的蛇羹,並對眾人說道:「蛇羹是廣西人民的勞動結晶,也是祖國的一部分。我為什麼不敢吃呢?」

說罷,他便大口喝下了一口蛇羹,且面色沒有絲毫變化,彷彿在享受一道家常菜肴。

全場頓時熱烈的掌聲響起,毛主席的這番行動,瞬間化解了原本緊張的氣氛,也讓廣西人民對他的敬仰之情更上一層樓。

飯後毛主席對韋國清說道:「此次廣西之行,我感受到了當地人民的熱情和一道特殊美食呀!」不僅如此,主席還表示在廣西視察中,發現了一大問題,那就是偌大一個廣西,工業發展竟然如此落後。

1958年三大改造已經完成,全國各地湧現大量工廠,但廣西卻因為地理位置偏僻,落後於全國平均水平。

在主席的點撥下,韋國清整理出了一份資料,並交由主席審批。

只見資料上寫着:

廣西打算籌建三大重點工程,分別是柳州鋼鐵廠、西津水電站、以及柳州化肥廠。

主席沒有猶豫,隨即同意審批,並派出副總理李富春前往指揮調度。

韋國清的要求還不止這一個,當著全場所有人的面,他表示還有一個關乎廣西未來的要求沒有提,那就是偌大一個廣西,竟然沒有一所大學。

在此之前,廣西有一所馬君武創辦的廣西大學,但到了1953年,由於院系調整,廣西大學不得不被撤銷。

而韋國清希望主席支持廣西教育,重建廣西大學。

韋國清的話語熱切而真誠,全場的氣氛一度變得緊張。

毛主席沉思了一會,然後開口道:「韋國清同志的要求,我完全支持。高等教育是民族進步的引擎,我同意重建廣西大學,回饋廣西人民。」

廣西大學的重建,得到了中央的大力支持,主席離開廣西後,宣傳部長、教育部長主動加入籌建隊伍,到了1958年8月,廣西大學重啟成功,並正式招收新一批學員。

韋國清更是在接下來的日子裏,親自擔任了重建後的廣西大學首任校長,引領廣西教育的嶄新篇章。

而這一切,都始於那一碗熱氣騰騰的蛇羹,以及韋國清的堅定請求。

繼廣西大學的重建之後,韋國清的思緒並未停歇。他認為培養人才並非僅靠一所大學就可以完成,而是需要更為多元化、全方位的教育資源。

於是,他再次爭取到中央的支持,開始恢復和重建廣西藝術高等專科學校。

1960年,廣西藝專更名為廣西藝術學院,並由專科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

韋國清的努力並未止步於此,他隨後又發起建立廣西民族學院等多所大專院校的工作。

韋國清的關注和投入並未局限在傳統的教育領域,他還將目光投向了新的媒體形式——電影。

他在「一五」規劃中爭取到在南寧成立電影製片廠的機會,以期能夠通過電影這一新媒體,更加直觀和生動地向全國甚至全世界展示廣西的風貌和人民。

儘管廣西電影製片廠在1962年的國家經濟困難時期被迫停止了改建工作,但韋國清並未放棄他的電影夢。

他親自批準保留了「廣西電影攝製組」的事業編製,並批准用地方外匯進口必要的攝影機和錄音器材設備。



不僅如此,韋國清為了發展廣西省的體育事業,他直接找到了當時的賀龍副總理,向他一番請求之後,終於在1964年,廣西直接建設了當時在全中國都屬頂尖的廣西體育館

韋國清為廣西做了這麼多,但他的名字卻鮮為人知,甚至在一眾上將名單中,韋國清的名字都顯得有些陌生。

韋國清究竟是何許人也?他又是如何從主席愛將,走到廣西省長這一步的?

韋國清生平

1958年,廣西省長試探毛主席:

您敢不敢吃蛇羹?

這位試探毛主席的人,就是開國上將韋國清。

開國少將韋國清用一碗蛇羹打動了毛主席,為廣西省直接申請了一座大學,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解放前韋國清就已被稱為「一代儒將」。

韋國清的一生可以說是從貧窮中走來,也可以說是從奮鬥中走來。

他生於廣西東蘭縣一個不富裕的壯族家庭,從小便學會了堅韌與不屈。15歲的他,就已經毅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與大多數同齡人的生活大相徑庭。

韋國清的革命道路並不平坦,他參加過百色起義,也曾經歷過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三至五次反「圍剿」,更在長征初期擔任中央紅軍幹部團特科營營長,率部參加過烏江浮橋的架設,金沙江皎平渡的搶佔,以及通安州的奔襲等重大戰鬥。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韋國清更是發揮出他的領導才能。他既是軍事指揮員,又是政治委員,他的智慧和勇敢給予了戰士們極大的鼓舞。

1941年的秋天,韋國清擔任新四軍第四師九旅旅長。他所率領的旅隊,包括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三個團,他們在中共淮北蘇皖邊區黨委和新四軍第四師的領導下,與第十一旅共同擔起了淮北抗日根據地的重任。

同年的10月,戰爭的風向指向了銅山縣,銅山縣的縣長耿繼勛的弟弟、頑軍團長耿繼武成了韋國清的主要目標。

雖然最初兩次夜襲並未能取得預期效果,但韋國清並未因此而氣餒。他審時度勢,選在黎明前夕,趁敵人尚未全醒的瞬間發動攻擊。

這一次,他們成功地破了敵軍的防線,殲滅了其主力,甚至還擊斃了團長耿繼武。這是一場成功的攻擊,也是韋國清和他的隊伍對於勇敢抗戰的生動註解。

1942年1月,新的情報傳來,頑軍兼泗縣縣長許合璧跑到了孫圩子,這是幾個日偽據點的中間地帶。他似乎打算藉由這些據點的掩護,再次嶄露頭角。

面對這樣的情況,韋國清與第二十五團的領導共同研究戰略。他們決定進行長途奔襲,越過十幾個小時的路程,以驚其不意地打擊許合璧。

他們於第二天下午兩點鐘開始發起攻擊,經過三小時的激戰,竟未有任何傷亡就成功解決了戰鬥,俘獲了許合璧和其他130餘名敵軍。

這場白天在日偽據點間進行的作戰,大大震懾了淮北的其他敵軍。

新中國成立後,韋國清赴越南協助越南進行抗擊法國的戰爭,殲敵8個營,解放邊界里程達到750千米,取得了巨大勝利,最後的奠邊府大捷為韋國清的戰鬥生涯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韋國清對戰略的精準把握,對時機的敏銳判斷,以及對人命的深切珍視。使他能夠勝任更為重要的職務——廣西省省長。

在韋國清主政廣西的20年里,廣西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的領導下,廣西的經濟、文化、教育等各個領域都有了明顯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大幅提升。

從一個貧苦的壯族少年,到一個走過革命烈火、帶領廣西發展的省長,韋國清的一生充滿了奮鬥和拼搏。

他的人格魅力,不僅在於他的軍事和政治才能,更在於他的堅韌不屈和對人民的深深熱愛。

最後,由於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