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張學良一生的姐姐,不惜與張作霖動動刀,卻被丈夫趕出家門

1953年,55歲的張首芳收到弟弟張學良的來信,非常激動。張首芳是張作霖的長女,張學良的親姐姐。她性格剛強,讀信後痛哭着說要給張學良購買他需要的東西。

張作霖與原配趙春桂育有三子,長女張首芳、次子張學良、幼子張學銘。起初,這個家庭過着小日子,張作霖還是不起眼的鄉村獸醫。三兄妹從娃娃時期就生活艱辛,沒有一日好日子。隨後張作霖官運亨通,仕途步步高升,但家中生活沒因此有所改善。張作霖忙於事業,對家庭不聊生活顧及。三子成長的故鄉,依舊簡陋貧困。

作為長女,張首芳從小就承擔起照顧兩個弟弟的責任。張學良因父不在,常被人欺負,張首芳總是挺身而出,幫助他化解麻煩。艱苦的環境使張首芳養成剛強堅韌的性格。1910年,趙春桂帶着幼子張學銘找到張作霖要求資助,但不久兩人就斷了聯繫。1912年趙春桂患重病,張作霖卻絲毫不關心,最終趙春桂病逝。張首芳和張學良由此極為痛恨張作霖的漠然無情。

後來,張作霖將張首芳、張學良、張學銘接到了自己的帥府生活。表面上張氏一家團聚,實則三兄妹感到十分寂寞和排斥。因為張學良是嫡長子,日後要繼承張家財產,所以受到別人刻意冷落。僅有張首芳一路照拂弟弟,與欺負他的人理論,動手動腳。張首芳性格蠻橫,即使面對張作霖也從不退縮。有一次張作霖打張學良,張首芳掏出刀子警告如果再動手就砍他,張作霖只能默默離開。張首芳視保護兄弟為自己此生義務。

張首芳在張家帥府的威望無人能及,所有人都很忌憚她。小時候她可以保護張學良,但長大後自己卻無法選擇命運。張作霖強行把她許配給了黑龍江督軍鮑貴卿的兒子鮑英麟。鮑英麟是東北軍閥子弟,經常在舞廳廝混。張學良反對這門婚事但無能為力。

張首芳婚後生兒育女,但鮑英麟長年酗酒不歸。張首芳還是一貫的潑辣,每次訓斥鮑英麟也不還嘴。因為他明白張家勢力,只能忍氣吞聲。1928年張作霖去世後,鮑英麟開始家暴張首芳。有次張首芳被打傷,張學良發現後迫使鮑英麟認錯道歉。1936年張學良被軟禁,張首芳失去依靠,也被趕出家門。

張首芳被趕出家門後,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本無技能,只能靠着張作霖送的豐厚陪嫁,邊變賣珠寶邊與兒子艱難維持。到了1950年代,家中僅剩趙春桂留給她的一枚金簪子,她也捨不得賣。後來在周總理幫助下,張首芳母子的生活終於好轉。

1953年,張首芳收到幽禁中的張學良來信,哽咽不已。張學良說自己過得很艱難,請她寄一套大字版的《明史》給他。為滿足弟弟這最後心愿,張首芳拿出母親遺留的金簪賣掉,買下了昂貴的大字版《明史》送給張學良。1954年,張首芳病逝,張學良幾個月後才獲知噩耗,悲痛欲絕。

張首芳一生命運坎坷,雖然受到家暴,性格潑辣,但卻在無論如何困難的環境里,他都保護着自己的弟弟,即使到了生命最後一刻,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