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院負責南亞和中亞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唐納德·盧訪問印度時,對中印邊境局勢大放厥詞,聲稱美方沒有看到中國採取有誠意的措施解決邊界問題,恰恰相反,中國採取了「咄咄逼人」的行動。
可以看出,美國這是在給印度出頭,並且還是上門出頭。而在此之前,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內德·普萊斯也對中印邊境局勢進行了評論,明顯也是偏向印度,表示「美方強烈反對任何單方面企圖通過軍事或民事入侵,越過已確立的實際控制線提出領土主張的行為」。
軍事入侵都知道是什麼意思,「民事入侵」還是頭一次聽說。可以看出,美國為了給印度出頭,也是煞費苦心,還專門發明了一個新詞語出來。
但實際上,印度並不需要美國給自己出頭,甚至很反感美國這種行為。因為印度自詡為「有聲有色的大國」,一直以地區大國自居。印度想的是跟美國平起平坐,如果印度接受美國為自己出頭,那就說明印度是美國的跟班,將會失去「大國的尊嚴」。印度人向來好面子,自然不喜歡美國強行出頭的做法。
此前,印度和巴基斯坦爆發衝突,美國想調解一下矛盾,就被印度果斷拒絕,明確表示印巴雙邊問題無需第三方介入。
後來中印發生了摩擦,美國又想當和事佬,再次被印度回絕。印度的態度很明確,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輪不到美國插手。
除了面子問題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美國總是想當世界警察,到處插手他國內部事務,印度雖然跟美國走得近,但不代表印度希望美國插手自家的事務。印度可以跟美國進行軍演,甚至讓美軍在印度北邊演習,但不會讓美國真的介入地區爭端。
印度很清楚,一旦讓美國插手,只會越來越亂,美國從來都不是一個能夠調停爭端的國家,只會讓爭端升級。
此外,印度也明白美國總是想插手中印爭端的深層次原因,就是為了拉攏印度,然後讓印度為美國的遏華戰略衝鋒陷陣。如此一來,印度就成了美國的馬前卒,印度肯定接受不了這個角色,所以現在跟美國保持了一定的距離,避免被美國拉上賊船,淪為一枚棋子。
這也是為什麼美日印澳「四方機制」無法發揮作用,因為印度不願意像日本和澳大利亞那樣給美國當小弟。
所以美國又搞了個美英澳核潛艇聯盟,然後又試圖把日本拉進這個聯盟。這個新的小圈子,就是要讓英國取代印度。美國也算是看明白了,指望印度遏華不現實,即便印度總是想着跟中國競爭。所以哪怕是從歐洲拉一個國家到亞太,也沒有指望印度。
但這並不代表美國放棄拉攏印度,在一定程度上,美印是有相同目標的,不能把印度發展成自己的小弟,就把印度發展成同盟性質的夥伴,在能夠合作的問題上進行合作。
所以美國還是會為印度出頭,這是對印度的示好,也是對印度的拉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