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外戚真不好當:康熙與乾隆皇后的兄弟和侄子侄孫都戰死沙場

八旗的盔甲


大家好,我是蘭台。


經常有一種說法,認為清朝的八旗子弟都是不學無術,整天只知道鬥雞走狗、提籠架鳥的廢物;甚至馮鞏老師還出演了一部反映落魄八旗子弟的電視劇《那五》。


但是,蘭台想告訴大家,這只是清朝八旗子弟的一面,並不是八旗子弟的全部。


事實上清朝皇族愛新覺羅家族本身是一個相當吝嗇的家族,愛新覺羅家族是非常反感「光吃飯不幹活」這種行為的。


清朝的皇后裝扮

01、


雍正帝登基之前,就連愛新覺羅家族的男丁只要成年後沒有正經的「差使」(工作)都會被編入本旗旗主的包衣,(當然,這也變相證明包衣在法律上並非奴僕,不然豈不是愛新覺羅皇族成員也變成了奴僕?)


而且清朝還有一個特別「摳門」的規定,凡是獲得爵位者,如果沒有「差使」,那麼一律不得領取爵位俸祿。


簡言之,清朝規定即使是貴族,也必須有一份正經工作,如果沒有工作,即使有爵位,也是不能獲得該爵位對應的年俸的。


說大白話就是,哪怕是貴族,只要不給愛新覺羅家幹活兒,也是沒有工資可以領的。


甚至清朝還獨創了宗室領兵出征,仗打輸了,宗室必須賠償戰爭損失的奇葩規定。


比如作為清朝開國「八大鐵帽子王」之一的順承郡王,就因為第八代順承郡王在雍正年間在西北打仗打輸了,結果雍正帝罰了第八代順承郡王34萬兩白銀,而這筆錢順承郡王府這一系一直到清朝滅亡都沒能還完。


就連皇帝的親兄弟想「光拿錢不幹活」都不行。


唐國強扮演的雍正帝


雍正帝的「二十弟」胤禕(康熙帝第二十子)估計覺得自己對四哥沒有任何威脅,於是在雍正帝執政後就想徹底「光拿錢不幹活」,對雍正帝派給他的差使表現出極大的抵觸情緒,結果被他四哥直接從貝勒降到了輔國公。這等於是連降了三級:


簡靖貝勒允禕,聖祖第二十子。康熙五十五年,始從幸塞外,自是輒從。雍正四年,封貝子。八年二月,進貝勒。十二年八月,命祭陵。稱病不行,降輔國公。十三年九月,高宗即位,復封貝勒,守護泰陵。——《清史稿·列傳·卷七》


綜合來看,清朝愛新覺羅歷代皇帝對宗室、對勛貴乃至對八旗來說,都是一個非常苛刻的「僱主」。


電視劇截圖


02、


愛新覺羅皇室究竟有多苛刻呢?


蘭台稍微查了一下清朝歷代元皇后(清朝皇帝的第一個皇后)家族,好傢夥,基本上三代之內必有戰死沙場的人。


除了清世祖順治帝的元皇后,也就是清朝唯一的「廢后」博爾濟吉特氏出身於蒙古科爾沁部落,是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的女兒,她的兄弟和後人都是清朝世襲罔替的蒙古王公外,其他清朝皇后的「後族」差不多都有戰死疆場者。


以康熙帝的元皇后——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為例,她的弟弟赫舍里·常海有一個兒子叫定壽(省略了赫舍里姓氏),他以三等侍衛身份出仕,結果在雍正二年戰死於西北前線:


及至庫列圖嶺,攻不克,將移軍和通呼爾哈諾爾。呼爾哈諾爾,華言大澤也。定壽詰傅爾丹曰:「違眾陷師,誰執其咎?」傅爾丹默不語,定壽曰:「言在先,敢辭死乎?」軍甫移,敵大至,定壽督兵奮擊,所向披靡,乘勝入敵陣,風驟起,雨雹並至,師大敗。敵圍定壽數重,定壽中鳥槍,猶力戰,相持竟夜。敵欲生致之,拔刀自剄,死於陣。——《清史稿


定壽之死也非常「冤枉」,他在雍正朝隨大將軍傅爾丹與策妄阿喇布坦作戰,結果傅爾丹沒有採納他的正確建議,盲目冒進,導致清軍被準噶爾軍隊包圍,清軍突圍時定壽中槍後為了不被準噶爾活捉,選擇自盡。


要知道,定壽可是康熙帝孝誠仁皇后的嫡親侄子。


而這還不是赫舍里氏唯一一個戰死的男丁,幾十年後,定壽的孫子,也就是康熙帝孝誠仁皇后的侄曾孫赫舍里·扎拉豐阿在乾隆三十二年,跟隨乾隆帝元皇后——孝賢純皇后的侄子明瑞在緬甸為大軍殿後時也戰死於沙場。


以正白旗護軍統領從明瑞出師,授領隊大臣。次蠻結,戰破賊,加都統銜。賊圍小猛育,中槍死,謚昭節,進封一等男。——《清史稿》


相比於康熙帝元皇后家族,乾隆帝的元皇后——孝賢純皇后家族更慘,別看乾隆皇帝口口聲聲孝賢純皇后是自己一生所愛,但是孝賢純皇后的兄弟、侄子、侄孫都有為了愛新覺羅家族的江山社稷戰死沙場者。


八旗的鎧甲


富察·傅清是孝賢純皇后的哥哥,也是家中的次子,他以軍功出仕,於乾隆十五年被乾隆皇帝以都統的身份派遣到西藏調查珠爾默特那木札勒(當時的西藏郡王),結果發現珠爾默特那木札勒準備勾結準噶爾反清,富察·傅清最後決定與其等到珠爾默特那木札勒正式反清被殺,不如先殺了珠爾默特那木札勒,雖然都是死,至少死的有價值。


最終,珠爾默特那木札勒被富察·傅清用計殺死,富察·傅清也被珠爾默特那木札勒的部下圍攻,最後自己選擇了自盡。


傅清中三創,度不免,自剄死。拉布敦死樓下。主事策塔爾、參將黃元龍皆自殺。通判常明中矢石死。——《清史稿》


除了富察·傅清之外,富察·明瑞同樣在乾隆朝戰死沙場。


富察·明瑞是孝賢純皇后的長兄富察·富文的嫡子,他即使什麼也不做,也可以承襲傳自父親的承恩公爵位。


但是乾隆帝可不允許明瑞就這麼「無所事事「,於是從乾隆二十一年開始,乾隆帝按照自己的方法「栽培」 明瑞,乾隆帝的「栽培」方法就是讓明瑞經歷乾隆朝各種戰爭,結果在乾隆三十三年,明瑞在緬甸被緬軍包圍,他決定帶着精銳的親兵殿後,最終戰死在緬甸。與他一同戰死的還有康熙帝孝誠仁皇后的侄曾孫。


皇帝龍袍上的圖案


而明瑞的宗法上的兒子惠倫,在嘉慶二年的一場戰鬥中也戰死沙場,當時他已經是世襲一等誠嘉毅勇公,就連嘉慶皇帝都在詔書里表示像明瑞父子這樣兩代人接連戰死的情況實屬罕見:


惠倫渡澗追擊,見一賊執旗指揮,知為渠魁,追至長坪,射之,應弦倒;餘賊競集,連射斃數賊,猝中槍,歿於陣。仁宗震悼,詔惠倫父子效命疆場,實為可憫,從優議恤,賜內帑三千兩治喪,以子博啟圖襲公爵,在御前侍衛行走。——《清史稿》


然而除了傅清、明瑞與惠倫外,富察家其他男丁比如傅恆福康安以及明瑞的親弟弟奎林也都是病逝于軍中的。


其實不僅僅康熙帝與乾隆帝的元皇后,嘉慶帝的元皇后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的侄孫崇綸也算是死於戰事,他因為在平定太平天國之亂中表現不佳,被清文宗咸豐帝下詔書痛責,他自己估算可能難逃一死,於是選擇服毒自盡。


上怒,褫其職。六月,武昌陷,崇綸先一日出走,徑往陝西。及曾國藩論劾,命逮治。服毒自盡,以病故聞。——《清史稿》


雖然崇綸貪生怕死,不能和前面提到的皇后母族子弟相比,但是不管怎麼說,他也算是因為戰事不利而死,某種意義上也算是死於軍中的。


總而言之,從赫舍里皇后以及富察皇后的母族遭遇看,可見愛新覺羅家的外戚真的不好當。


不知道大家是怎麼看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