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渣滓洞被洪水沖毀,一個地洞出現大量鐵器,意外揭開沉痛歷史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2007年8月,一場突如其來的洪水沖毀了位於重慶的渣滓洞遺址。在維修時,工人們在二號女牢發現一個地洞,從尺寸和深度來看,這並非天然形成或者洪水沖刷形成的。

而且,這個地洞中還發現了鐵釘、鐵條等十餘件鐵器,以為挖到文物的工程隊趕緊中止施工,並向有關單位彙報。

經過專家的現場勘查和講解,人們才明白,這些鐵器背後,是一段可歌可泣的血淚史,也是當年國民黨反動派累累罪行的佐證。

這些鐵器有何來歷,為什麼會出現在渣滓洞,其背後又是怎樣一段充滿血淚的故事呢?

讓我們把歷史的時鐘緩緩回撥至1938年,回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在日寇的鐵蹄下,中華民族飽受凌辱,千里無雞鳴,白骨露於野,是那個年代最真實的寫照。

隨着正面抗日戰場的節節失利,蔣介石的國民政府被迫遷往重慶,隨之西遷的,還有大量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關押的政治犯和革命志士。

在重慶,這些人首先被關押在原川軍軍閥白駒的居所,也就是白公館裏。

1943年,白公館被改建為中美合作招待所,所有關押在此的政治犯都必須外遷,必須找到新的關押地點,國民黨軍統負責人戴笠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時任軍統總務處長的沈醉

沈醉每天開着吉普車在重慶周邊的山區轉悠,很快注意到距離白公館不到三公里的歌樂山腳下,有一個名為渣滓洞的地方,十分適合做為關押地點。

渣滓洞三面環山,山高林密,普通人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有可能攀越進來,而且僅有一條泥濘小路通向外界,這樣的地理優勢註定了渣滓洞是一個隱蔽性極好的地方。

只要在這條唯一的小路上安排上崗哨,再在裡邊圍上高牆和電網,這裡就是一個外面攻不進、裡邊逃不出的要塞。

沈醉勘查完畢後,立即將渣滓洞的情況彙報給了戴笠,戴笠到渣滓洞實地考察完後,表示十分滿意地點的選擇,並告訴沈醉要儘快拿下這裡。

至於為什麼要用「拿下」而非租賃或者其他稍微文明的用語,是因為當時的渣滓洞是一個還在經營的礦洞,是礦主在那個戰亂年代唯一的活命根本,不可能輕易轉手。

但軍統是什麼組織,那是國民黨的吃人老虎,軍統負責人戴笠更是蔣介石跟前的紅人,只要是軍統看中的東西,豈有拿不到手的道理。

得到戴笠的指示後,沈醉立刻帶着軍統局的特務找到礦主,蠻橫的說道:

「我代表國民政府通知你,渣滓洞被國府徵用了,你帶着你的人,儘快搬走。」

礦主聽到這話,當即表示這個礦洞雖然產礦不高,但卻是自己養家糊口的唯一收入來源,關係著自己一家老小的性命,央求政府給自己留條活路。

可沈醉根本不理會礦主的苦苦哀求,反而命令手下把礦口封了,查抄了礦主的所有東西。這是礦主辛苦經營半生留下的所有家當。

得知消息後礦主十分憤怒,跑到沈醉面前討要說法,但沈醉還是要求礦主立即搬出渣滓洞,將這裡移交給軍統局。

無路可走的礦主只好以死相逼,他認為,軍統局做為國民政府的機構,沈醉做為政府官員,不會真的把自己這個平頭老百姓逼死。

但他顯然低估了吃人不吐骨頭的軍統局,即使礦主當著軍統的面上吊身亡,沈醉霸佔這裡的決心也沒有絲毫改變,自己反而白白搭上一條性命。

在趕走渣滓洞礦上其他人後,沈醉給渣滓洞從裡到外實施了外科手術般的改造,搭建了外院和內院,外院做為軍統辦公場所,內院則做為監牢,設16間男牢和2間女牢。

在渣滓洞外圍的高牆上,除了一圈電網,沈醉布置了六座哨崗和一處機槍陣地,國民黨還為此配備了一個連的兵力。

不僅如此,為了保密,軍統局還在唯一一條進山的小路上設置了路卡,非軍統人員不得進入,將此地設為了軍事禁區,老百姓從歌樂山到磁器口的路,也因此需多繞行十幾二十公里。

就這樣,渣滓洞由一個產能不大的礦坑,被迫變成了國民黨關押政治犯的集中營,曾經風光秀麗的山色,也從此被國民黨反動派蒙上了一層血腥。

軍統總務處長沈醉帶着軍統特務查抄了渣滓洞礦場,逼得礦主自殺後,強佔了那裡,並把這個礦場改造成了日後惡名遠播的渣滓洞集中營,製造了一場又一場駭人聽聞的屠殺。

直到六十多年後,十餘件鐵器的出土才揭開了這裡曾經的血跡斑斑。

那麼,這座令人膽寒的深山監牢都曾關押過哪些革命志士,國民黨反動派又曾在這裡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呢?

渣滓洞集中營藏匿於深山密林之間,前有深谷後有崇山,尋常人等很難找到它的準確位置,就連渣滓洞山腳下的居民,也只知道這裡被劃為軍事禁區了,不知道裏面究竟在幹什麼。

在渣滓洞的高牆和電網背後,除了國民黨軍統人員的辦公室外,還有16間男牢和2間女牢,這18間牢房裡最令人畏懼的地方,恐怕要數刑訊室了。

刑訊逼供,是國民黨特務機構慣用的手段,在渣滓洞的刑訊室里,老虎凳、電刑椅、竹籤、烙鐵、辣椒水等刑具一應俱全,令人觸目驚心。

在這間刑訊室的牆壁上,至今都還能隱約看見當年被拷打者留下的斑斑血跡,透過這些血跡,彷彿能聽到當年他們的哀嚎。

一名當年渣滓洞中、國民黨的審訊人員,曾在其晚年的回憶錄中寫道:

「刑訊室里每天都充斥着令人作嘔的血腥味,心理素質稍差的人在這裡根本撐不住一天。」

國民黨特務刑訊逼供手段之狠毒,可見一斑。

從1947年開始,包括「六一大逮捕」案、「小民革」案、「挺進報」案在內,曾有多達三百多名共產黨人或革命志士被關押在渣滓洞集中營。

被關押在渣滓洞的人之中,最廣為人知的名字,也許是被親切稱呼為「江姐」的共產黨員江竹筠。

1948年6月,江竹筠被關押進了渣滓洞集中營。

彼時的江姐在中共重慶市委機關刊物《挺進報》中工作,國民黨特務堅信,只要撬開了江姐的嘴,就可以順藤摸瓜,一網打盡共產黨在重慶的所有人員。

因此,江姐一進到渣滓洞,就受到了軍統人員的「特別關照。」

從辣椒水、老虎凳,再到烙鐵,軍統把所有能用的刑具都在江姐身上用了一遍,甚至將竹籤一根一根釘進江姐的十根手指頭,企圖從她口中得知中共的情報。

十指連心,痛不可當,即便如此,江姐還是沒有屈服,反而不屑地對着刑訊人員說道:

「竹籤是竹子做的,我們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做的,你們休想從我這兒得到半點消息。」

惱羞成怒的軍統特務,當即就要扒光江姐的衣服以此來侮辱她,江姐大罵他們:「你們侮辱我,就是侮辱你們自己的母親、姊妹和女兒。」

無奈之下,軍統特務只好將江姐從刑訊室里放出,重新收押進2號女牢,和李青林楊漢秀等人關押在一起。

在獄中同志與國民黨反動派,做着堅貞不屈的鬥爭的同時,監獄外的我黨,同時也開始積極策劃對江姐等人的營救,他們原來的計劃是通過策反看守人員,裡應外合從而武裝越獄。

但渣滓洞與世隔絕,為了保密,就連國民黨自己的看守人員也不得隨意進出,他們根本無從得知外面的革命形勢,更不要談從民族大義上說動他們,讓他們棄暗投明了。

就在獄中的革命同志為選擇策反對象而絞盡腦汁時,一天,江姐在與一名名叫曾紫霞的女同志交談時得知,看守人員中有一人名叫黃茂才,是自己的半個老鄉,也許是個合適的策反對象。

原來,這個黃茂才是1948年5月為了混一口飯吃,才報名參加了國民黨,進入了渣滓洞當看守人員。

在初次見到曾紫霞時,老鄉的身份就讓黃茂才對曾紫霞平添了一分同情,還曾表示:「以後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儘管找我。」

聽到曾紫霞的描述,江姐也覺得應該把黃茂才爭取過來,讓他棄暗投明,幫助獄中的同志們。

於是,江姐等人不斷找機會接近黃茂才,給他灌輸革命思想,勸他多想想自己還在水深火熱中的父老鄉親,多想想什麼才是多為人民做好事。

黃茂才本來也是為了混口飯吃才加入了國民黨,結果不但自己應得的軍餉三天兩頭被剋扣,沒辦法養活一家老小,還時常遭到上級的打罵。

自己又目睹了渣滓洞內上演的一出出人間慘劇,經過江姐等人有意無意的給他灌輸革命思想,黃茂才終於答應幫助獄中的革命志士。

就這樣,黃茂才成了我黨與關押於渣滓洞集中營的同志間的秘密聯絡員,負責給他們送信、將外界的信息傳遞進來,江姐等人的越獄計劃,也進一步展開。

那麼,江姐等同志們的越獄計劃能否成功,國民黨遭到失敗後,渣滓洞中的關押人員又會被如何處置呢?

1949年春節之際,經過渣滓洞獄中人員的抗議鬥爭,國民黨看守被迫同意讓他們過春節。

彼時,遼瀋戰役已經勝利結束,平津、淮海戰役業已在肅清最後的殘敵,共產黨在全國範圍的勝利指日可待。

這時候慶祝春節,不僅是慶祝曆法上新的一年的來臨,更是慶祝神州大地上一個新時代的即將到來。

渣滓洞中的革命者,在我黨同志的帶領下,將單薄的被單染成紅色,做成鮮艷的紅旗,他們聚集在牢中的空地上,高唱革命歌曲,互送禮物。

那一刻,他們的眼神中,是對革命的堅定信心,也是對革命終將勝利的鐵一般的信念。

在牢房的門口上,革命志士們還貼上了這樣一副親筆書寫的對聯:看洞中依然舊景,望窗外已是新春。

歡慶佳節之後,江姐領導着同志們繼續開展越獄計劃,隨着國民黨軍事上的節節失敗,渣滓洞中的看守也越來越嚴。

黃茂才也似乎已經被特務懷疑,被勒令不能隨意接近牢房,更別談為江姐等人傳遞信息了。

無奈之下,江姐等人決定利用工具自行越獄,他們趁放風的時間,悄悄收集一些鐵器,然後利用這些鐵器在江姐的床下挖了一個洞,把這些鐵器放進去掩埋起來,以做越獄之用。

而六十多年後出土的那十幾件鐵器,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那些被挖起的泥土,同志們則藏在袖子中或口袋裡,等下一次放風的時候,就一點一點灑落在地上。

為了不被特務懷疑,整個過程必須小心謹慎,泥土也只能毫無規律的灑落,看起來就像這些泥土是被風吹過來的一樣。

當年夏天,歌樂山區突降暴雨,將外圍的一段牆壁衝垮,特務們驅趕革命者們去維修。

趁此時機,將自己衣服中的棉花扯破塞入修牆用的泥土裡,以降低泥土的粘性,並在牆上巧妙的做下了幾號,使這堵牆成為了日後渣滓洞大屠殺中倖存者們的逃生通道。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門廣場莊嚴宣告了新中國的成立,這一消息傳到渣滓洞集中營時,革命志士們沸騰了。

他們揮舞着自製的紅旗,高唱《義勇軍進行曲》,高呼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

意識到已經無力回天的國民黨,開始失去了對渣滓洞關押人員手中情報的興趣,開始舉起手中的屠刀,成為血腥的屠夫。

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被國民黨殺害於歌樂山電台嵐埡,年僅29歲,喪心病狂的國民黨特務還將鹽酸倒滿了江姐的遺體,用以毀屍滅跡。

隨着四川大部分地區得到解放,重慶外圍已經隱隱約約可以聽到解放軍隆隆的炮聲,國民黨反動派決定,對渣滓洞內的關押人員實施大規模屠殺。

1949年11月27日深夜,大批全副武裝的反動軍警湧入渣滓洞,叫醒了還在睡夢中的關押人員,大聲吼着:「快些起來,執行交接手續。」

所謂的交接手續,其實是國民黨特務為了方便屠殺的借口,他們把渣滓洞中200多名男女犯人分別趕到8間男牢牢房裡。

隨後,反動派們舉起機槍、卡賓槍,竟然向手無寸鐵的關押人員瘋狂掃射。

霎時間,革命者們成片倒下,牢房的牆壁被鮮血浸透,這時,有人高呼一聲:「保護婦女同志和孩子們。」

於是,革命志士們自發組成人牆,擋在了婦女和兒童前面,即使身上已經是彈痕累累鮮血染透,也寸步不讓。

這樣鋼鐵般的意志,這樣人間煉獄般的慘象,深深震撼了眼前的國民黨反動派,也喚醒了部分良知未泯的國民黨軍官,這些軍官冒死打開了牢門,才使得部分同志得以倖存。

為了掩蓋這樣滔天罪行的罪證,屠殺結束後,國民黨軍統將整個渣滓洞集中營付之一炬,不久後便隨蔣介石遁逃台灣,敗退孤島去了。

如今,那十幾件出土的鐵器正靜靜地躺在博物館裏,向人們訴說著六十多年前那場腥風血雨,向人們控訴着當年國民黨特務的窮凶極惡。

令國民黨反動派他們沒想到的是,渣滓洞也許能付之一炬,但他們醜惡行為和犯下的滔天罪行,將會把他們永遠的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接受公正和正義的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