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形讓人引發聯想
袁世凱稱帝時民間傳說,說他是蛤蟆精轉世。您還別說,單從外貌上來看,袁世凱粗短的身材,脖子甚至比頭還要粗,腿短且走路八字腳,就是個蛤蟆樣,太相似了。另外,還有傳說袁世凱每逢陰雨天總是張着口噓氣—— 大概是他有些哮喘的毛病。不過這可也是蛤蟆的常規動作呀~~
暗合民諺
民間有「癩蛤蟆過不了端午」的諺語,是說的我國民間有在端午節時集中捕捉癩蛤蟆製作中藥材的習俗,所以端午節是蛤蟆的災難日,往往躲不過。而袁世凱是死於1916年的6月6日,恰是當年的端午節,應了民間諺語。民間諺語,是民意的反映,是否科學,不一定,但卻是當時民間情緒的表達。袁世凱復辟帝制,開歷史的倒車,遭到全國上上下下一致的反對,他是在一片反對浪潮和唾罵聲中死去的,這是天意,更是民意!
袁世凱在任山東巡撫期間,曾經因為殘酷鎮壓義和團運動,為山東人民所痛恨,其衙門口在過春節時就曾被多次被貼過老龜畫像,人們罵他袁世凱為「黿",是個烏龜王八蛋。但是這個」黿「的形象,沒有很流傳起來,倒是後來癩蛤蟆的形象越來越盛行起來,成為了蛤蟆精。
至於這個蛤蟆精是否是由大烏龜「黿」過渡演變而來,尚沒有得到具體考證。
將自然現象牽強附會
據說,袁世凱鬧登基的1916年夏,北京陶然亭的蛤蟆,叫翻了天,蛙聲震耳欲聾,街談巷議都在傳是袁世凱的元神到了陶然亭,引發了這裡的蛤蟆「吵坑」了!
下人的神化宣傳
而且在傳言中,袁世凱還原形畢露過。某天午休時刻,僕人端着一壺茶去給袁世凱倒水,發現床上躺着的不是袁世凱,而是一隻碩大蛤蟆。僕人驚愕之下把茶壺摔碎了,可是這個玉壺是袁世凱的心愛之物,僕人惴惴不安。於是僕人向袁府的謀士求救,謀士教他說,你就說看見了一條五彩金龍,嚇得打碎了壺。結果袁世凱聽後真的不僅沒有責怪僕人,反而很高興地重重有賞,並煞有介事地囑其保密。
另一傳說是,袁世凱死後,有人見其床下蹦出一隻大蛤蟆,瞪着鼓鼓的泡泡眼凝視許久而去,蹣跚不知所終。
十大精靈鬧清朝
清末民初,民間盛傳北京西山十個戾氣妖怪成精,鬧騰了整個滿清王朝,說它們是修鍊千年的精怪在封建社會的行將終結的末世轉世了。人們根據這幾個人的性格氣質特點,各自對他們進行了豐富的藝術想像和加工,賦予了他(她)們不同的動物特徵。他們分別是: 熊精多爾袞、 獾精洪承疇、鶚精吳三桂、豬精年羹堯、驢精海蘭察、狼精和珅、狐精慈禧太后、蟒精曾國藩、猴精張之洞和蛤蟆精袁世凱。
現在看來,牽強附會得太豐富太有趣味了,是不是很滑稽很搞笑 ?!
同時,也不得不佩服,京城老百姓們超強的聯想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從袁世凱等人來說,生前大致知道了人們的這種看法,可是很享受這種被神化的玄虛感,甚至也越來越自以為不是肉眼凡胎。所以病重中的袁世凱特別害怕端午節,自言自語就是蛤蟆過不了端午節,所以就死在了端午節。
從小編的個人情感來說,其實也願意認可袁世凱是個」蛤蟆精「,因為越琢磨越覺得有意思,越想像越覺得太神似了!五短身材,脖子短而又粗,還昂首挺胸的樣子,不停地哈氣;尤其是那對鼓脹起來分外明亮的大眼睛,特別傳神!這種形象,這種眼神非袁世凱莫屬!哈哈。
歷史公眾人物不涉及隱私,不怕評說,所以可以盡情地評價袁世凱。歡迎下方留言和評論,謝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