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毛主席的孫子毛新宇來到醫院,拜訪一位96歲高齡的老人。在見到這位老人後,毛新宇激動地握住她的雙手,說道:
「多謝您老人家當初對我父親的救命之恩!」
(毛新宇拜訪李雲)
毛新宇感謝的這位老人,名叫李雲。早在1930年,李雲就光榮入黨,成為了一名革命戰士。
而毛新宇之所以要感激李雲,是因為在她的身上有一個埋藏多年,關於毛岸英、毛岸青兩兄弟的秘密。
(毛岸英與毛岸青)
那麼,埋藏在李雲身上,關於毛氏兄弟的秘密是什麼?毛主席的孫子毛新宇,為何要向她表示由衷的感謝?
今天,本期節目為您講述:李雲身上的秘密——毛氏兄弟上海脫險之謎。
(毛主席一家合影)
1924年,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歷經半生漂泊的孫中山,在大會上提出了「聯俄」、「聯共」和「扶助工農」的三大政策,這標誌着國共第一次合作的達成,也是國民革命的開始——「打倒列強,除軍閥」的革命口號襲卷中華大地,這片古老土地上空再次風起雲湧。
而今天我們故事的主人公:李雲,生活在的正是這樣的一個革命時代。
(李雲)
1915年,李雲出生於浙江臨海的一戶書香家庭。少年時的她,受到家庭教育的熏陶,比同齡人略懂幾個字。三歲時,她與父母漂泊到上海,偶然看到上海租界「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匾,一股恥辱感湧上了她的心頭,讓她對今後學習知識,報效祖國有了前所未有的渴望。
在稍長大一些後,李雲被家人送往了紹興七縣旅滬同鄉會第一小學就讀。恰逢國民革命期間,小學的授課老師和校長大多數是那時的共產黨員。因此,受到校園耳濡目染的影響,李雲自那時起就樹立起了對共產主義事業的堅定信仰,並時刻關注着中華大地的革命局勢。
(青年李雲)
1926年,轟轟烈烈的北伐戰爭正式開始,這標誌着國民革命迎來了新的高潮。在人民群眾的歡呼聲中,李雲驚喜地看到:孫傳芳,吳佩孚的軍閥部隊被國民革命軍打得節節敗退,昔日被洋人霸佔的漢口等外國租界,也逐一被國民政府悉數收回。這場打倒列強,剷除軍閥的國民革命,似乎即將成功。
然而,包括李雲在內的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的是:一場更大的危機,正在悄然降臨。
1927年4月12日,身在南京的蔣介石利用兵權,發起反革命政變。三天時間,300多名國民黨左派和我黨黨員被殺,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蹤。121萬國民黨黨員,經歷過「清黨」後一年之間銳減一百萬。國民黨的基層行政體系被徹底摧垮,這使得日後的南京國民政府不得不依賴地主、劣紳來維持基層的統治。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中被拘捕的黨員)
這場最終未能改變中國社會基本性質和人民命運的革命,最終因蔣介石等國民黨右翼的背叛而徹底走向了失敗的結局。一時間,白色恐怖籠罩華夏大地,革命浪潮日漸低迷。
在此之後,一部分共產黨員振臂一呼,聯合工農於1927年先後發起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和廣州起義,試圖以軍事鬥爭的方式推翻國民黨反動派的腐朽統治。
而另一部分共產黨員,則於1927年底秘密潛入上海地下,從事情報工作。歷史上著名的紅色情報機構——中央特科應運而生。
(中央特科)
中央特科由陳賡、李克農二人為主要的負責人,下轄特務股、保衛股、情報股和匪運股。分別負責鎮壓叛變、保障中央領導及其親屬安全、刺探情報和聯繫民間地方武裝等不同職務。在隨後的革命戰爭期間,中央特科這支潛伏在革命暗線的隊伍,為中國革命立下了不可磨滅的汗馬功勞。
然而,此時的革命鬥爭形勢依然非常嚴峻。1930年10月,湖南地方軍閥何健逮捕了毛主席的妻子楊開慧,並使她受盡了酷刑。同年11月,楊開慧被國民黨秘密殺害。我黨得知情況後,立即將楊開慧與毛主席的兩個孩子毛岸英、毛岸青二人轉移至位於上海專門照看烈士子女的大同幼稚園。
(大同幼稚園舊址)
但接下來發生的事,讓這片上海白色恐怖的凈土也染上了一層陰霾。1931年,中央特科的重要負責人顧順章被國民黨拘捕後變節。這名叛變的我黨情報人員,出賣了包括周恩來等我黨重要人士的住所,其中也包括大同幼稚園的秘密。因此,周恩來等我黨領導人員只能迅速轉移。臨行之際,周恩來叮囑大同幼稚園的主要負責人董健吾,令他做好毛氏兄弟的轉移工作。
為了安全起見,董健吾將毛岸英、毛岸青二人轉移到了前妻黃慧光的家中。但是,董健吾並沒有向黃慧光透露兩名孩子的真實身份,只是告訴他們這是「朋友家」的孩子,表示希望黃慧光能好生照料他們。
(董健吾)
董健吾的前妻黃慧光知道自己丈夫正在從事革命事業,也是一個知曉大體的女子,因此對毛岸英、毛岸青二人都很是照顧。然而,隨着革命形勢的日益嚴峻,董健吾長期無法和黃慧光取得聯繫,這使得她的生活日漸拮据。日益窮困的生活,讓黃慧光性情大變,動輒對毛氏兄弟打罵責罰,這讓毛氏兄弟對這個家庭的生活氛圍日漸厭惡。
最終,毛氏兄弟趁着黃慧光一次熟睡的機會,偷偷溜出了家中,過起了不知去向的流浪生活。這讓黃慧光一時間六神無主,懷着懊惱情緒的她立即向組織上報了兩個孩子「不翼而飛」的消息。
(楊開慧與毛氏兄弟)
組織對毛氏兄弟走失的消息予以高度重視,決定必須要在敵人知曉此事之前,找到毛氏兄弟的下落。而隨着顧順章的變節,此時再派遣相關的地下情報工作人員前往上海,此行註定兇險異常,必須要找到一個十分可靠的人來執行任務。
而後來被組織選中的人,正是前文中我們提到的學生李雲。
(青年李雲)
組織之所以在當時選擇由李雲來執行這個任務,是因為李雲不僅是一名自少年時就有堅定共產主義信念的革命戰士,而且還因為她有着超乎常人的應變能力。
在從校園畢業後,李雲就被調往上海閘北絲廠總工會,負責做青年工人的思想工作。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李雲秘密隱匿自己的共產黨員身份,在被白色恐怖籠罩的上海從事「飛行集會」工作,靠撒傳單、地下結社等秘密方式,來宣傳馬克思主義和我黨的方針政策。
(青年李雲)
一次,李雲正在和其他同志在上海的某處小巷內散發傳單,突然來了一隊警察朝他們走來。一時間,周圍的同志們都慌了手腳,唯獨李雲沉着冷靜地對眾人說道:「大家分頭跑!」最終,同志們在李雲的指揮下,成功躲過了國民黨特務和警察的追捕,上海的地下宣傳組織得以保全。
組織得知了李雲的光榮事迹後,於1933年正式將他吸納到中央特科當中,並給予了她一項艱難而充滿危險的任務:在上海找到失散的毛岸英和毛岸青。
(李雲)
接到秘密任務後的李雲,找遍了上海的孤兒院和福利院,可最終都沒能打探到毛岸英和毛岸青的下落。思前想後,李雲覺得:兩個流浪在外,無依無靠的孩子,很容易受人欺負。因此他們很有可能會去一些人煙偏僻,但又能領取到救濟的地方。於是,在組織的批准下,李雲又秘密到上海附近的道觀和城隍廟去等待領取救濟的兒童。
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苦苦追尋後,毛氏兄弟的下落依舊杳無音信。
(上海市內的道觀)
為了找到毛岸英和毛岸青的下落,李雲最終決定喬裝打扮成一個流浪的乞丐,跟在上海市流浪兒的後面,希望能夠找到一些蛛絲馬跡。在喬裝流浪的這段時間裏,書香家庭出身的李雲風餐露宿,整日食不果腹,受盡了苦頭。但一想到主席和自己孩子團圓時的情景,李雲就打起了精神,覺得吃再多的苦也是值得的。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李雲忽然在街頭上發現了兩個模樣十分相似的孩子,混跡在一個由兒童組成的流浪隊伍中。喬裝打扮成乞丐的李雲,詢問這兩個孩子從哪裡來,可這兩個孩子竟怯生生地不敢回答李雲的問題。
(青年李雲在工作)
為了證實自己的猜想,李雲問道:「你們是不是原先姓毛?從湖南來?」
在感覺到這名「女乞丐」沒有惡意後,毛岸英和毛岸青二人才怯生生地點了點頭。
李雲將兩個孩子抱在懷裡,說道:「我終於找到你們了,可讓組織上找你們找得好苦!」之後,李雲帶着兩個孩子沐浴、洗漱,給他們填了幾件像樣的衣服並帶着他們吃飯。整日流落在街頭的毛氏兄弟,從青年李雲的身上感受到了母親一般的溫暖。
(毛主席與毛岸英)
考慮到當時的上海革命形勢不容樂觀,因此沒過多久,組織便決定將毛岸英、毛岸青二兄弟送往蘇聯的國際第二兒童醫院看病並接受教育。在那裡,毛岸英、毛岸青不僅受到了蘇聯國際友人的照顧,還遇到了那裡養病的賀子珍。
在尋找毛岸英和毛岸青下落的任務中,李雲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然而,由於知道毛岸英和毛岸青兄弟的最終去向,李雲從始至終都未向任何人提及自己執行過如此關鍵任務的秘密。直到1988年黨的保密期過後,李雲才敢於向世人透露出當年的歷史真相。也正是在這一年,毛岸英和毛岸青兄弟曾經所在的「大同幼稚園」更換為了原來的名字,如今成為了人們考察烈士遺孤生活的重要歷史紀念場所。
(大同幼稚園遺址)
儘管李雲從未向旁人提及自己執行過尋找毛氏兄弟的任務,可她的功勛,註定不會被人民遺忘。2011年,毛主席的孫子,毛岸青的兒子毛新宇來到醫院,前來探望已經將近百歲的李雲,感謝她當年對父親和大伯的救命之恩。
2013年,李雲因病逝世,享年98歲。在上海地下建立奇功的她,正是那個時代無數我黨情報工作者的歷史縮影,讓我們對這些無名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