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他是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的戰鬥英雄。曾親抗炸藥包,冒着槍林彈雨炸毀敵方防禦工事。部隊授予一等功,他一夜爆紅成全國偶像,順便還收穫了愛情。可短短五年後,妻子卻把他告上法庭。在此案背後,還牽扯出了整整十二個家庭的血淚往事。
這名戰鬥英雄名叫杜海山,他做了什麼,竟讓妻子告上法庭,而背後十二個家庭又是怎麼回事?故事還得從頭說起。
1984年4月,昆明某軍區的傳達室,突然收到一封法院的傳票。指明要一位名叫杜海山的軍官,去法院列席被告。消息一出,軍區一下子炸了鍋,大家都無法相信這個事是真的。
因為杜海山是人盡皆知的戰鬥英雄,他曾在1979年對越反擊戰中榮獲一等功。杜海山平日里工作認真,與人為善,從來沒和別人發生過口角。
而且他在生活中絕大多數時間不是在軍校上課,就是在軍營里練兵。哪怕和別人發生摩擦,軍區的人也應該第一時間知道。他怎麼會被法院突然傳喚呢?
隨着消息進一步傳來,大家才知道,原來是杜海山的妻子李衛平起訴了他,要求離婚。聽到這個消息,軍區里又引起了軒然大波。
因為當年那個時代,比起今天更加保守,哪怕家暴,女方都是忍着湊合過一輩子,主動提出離婚的少之又少。
而現在女方主動提出離婚,這裏面肯定有天大的隱情。莫非是杜海山生活作風有問題?
對軍人來說,作風問題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它意味着一個人的品行。並且由於杜海山戰鬥英雄的身份,軍方對其英雄事迹進行了大力的宣傳。
如果這時候爆出他的作風問題,那麼勢必會對軍隊的形象造成無法挽回的負面影響。
鑒於事態的嚴重性,軍區領導親自找到杜海山問明情況。杜海山堅定地說自己沒有對妻子家暴,更沒有做對不起妻子的事。
但對妻子為什麼會上訴自己的原因,卻閉口不談。領導相信杜海山的為人,見問不出結果,也就不再堅持追問。只是再三叮囑,讓他千萬不要辜負妻子李衛平。
儘管領導不再追問,但法院的傳票已經送到,軍方得配合,所以杜海山還得上法庭,接受審判。
時間很快就來到了開庭日,面對法官,妻子李衛平痛苦流涕,控訴對杜海山的種種恨事。這些事總結起來就三個字,不顧家。
其實身為軍眷,李衛平能夠理解杜海山的久不歸家。因為戰士的身份,他們絕大多數時間就只能呆在軍營里。但她不能理解的是,自打結婚後,杜海山寄回家的錢越來越少。
最開始的時候李衛平還表示理解,想着可能是剛在部隊安頓下來,置辦各種物件花銷大。等熬過這段時間就好了,而且丈夫也不是喜歡糟蹋錢的人,生活會越過越好的。
可這一切隨着孩子的降生,改變了。有孩子後,各類的花銷就變大了起來,可杜海山寄回來的錢不僅沒變多,有時候還更少了。而這並不是杜海山缺錢。
因為在這段時間裏,他作為戰鬥英雄在全國巡迴演講,單就勞務報酬的收入就頗為可觀。更別說在軍校畢業後,杜海山還成功提干,成為了副連長,享受軍官待遇。
所以按理說,他的收入,想讓一家人過上好日子是完全沒問題的。可他每次寄回家的錢總是那麼一丁點,這不得不讓李衛平心生疑惑。
而且生活的重擔,也把李衛平從青春靚麗的姑娘,壓成了為柴米油鹽發愁的黃臉婆。
時不時還有不安好心的村民揶揄她,說她嫁了個軍官,還不如莊稼漢吃得好,誰知道杜海山把錢花在外面做什麼。
李衛平也不止一次詢問過杜海山錢的事,但杜海山始終拒絕正面回答。這就讓李衛平很難過,因為是自己養家糊口,沒錢處處難。
大人可以吃苦,但不能讓孩子跟着吃苦,再加上街坊鄰居的碎嘴天天議論。李衛平終於受不了了,於是向法院起訴杜海山,要求離婚!
法庭上的杜海山,看着痛哭流涕的妻子,臉色鐵青的法官,終於講出了心中塵封多年的往事。沒想到故事講完,全場掌聲雷動,眾人都泣不成聲。
杜海山在法庭上講出了那段塵封的往事。那是1979年的2月,對越自衛反擊戰正式打響,杜海山時任129師某班的副班長。
當時他們被派往諒山前線和敵軍作戰。在我軍的猛攻下,越軍節節敗退,於是他們就把兵力收縮到諒山政府機關的大樓里負隅頑抗。
因為這座大樓在戰前就是以軍用碉堡規格修建的,所以異常堅固。而且越軍還在大樓裡布置了各種輕重武器,如果我軍貿然進攻,勢必死傷慘重。
鑒於這種情況,上級就命令杜海山所在的班作為尖刀班,去炸毀大樓,為後面的大部隊開路。儘管此次任務九死一生,但服從命令就是軍人的天職。
於是班長就把大家叫到一起,制定爆破大樓的作戰計劃。
夜幕降臨後,戰鬥即將開始。面對着這場九死一生的作戰,班長問大家怕不怕,戰士們齊聲怒吼,不怕。
看着這群十幾二十歲的孩子昂揚的鬥志,他也對任務的成功完成充滿了信心。不過他接着囑咐道:無論我們之中誰陣亡了,活下來的兄弟都要幫他贍養家庭。戰士們眼含淚花,紛紛表示同意。
凌晨時分,總攻開始。班長貓着腰,抗上炸藥包先身士卒沖了出去,其他人也紛紛跟上。但不幸的是,大家很快就被越軍發現,機槍把戰士們死死地釘在地上。
作戰不到二十分鐘,全班就傷亡了超過一半的人。不過在戰士們悍不懼死地衝鋒下,最終還是抵達了大樓的牆角。
正當班長準備帶人對大樓實施爆破時,結果被隱藏的越軍發現,子彈穿透了班長和三名隊友的胸膛。
這一切,時任副班長的杜海山清楚地看在眼裡,不過他沒有時間悲傷,而是趁着越軍火力被班長吸引時,和另外兩名戰友趁機馬上向前沖,然後一把把炸藥包扔進了諒山大樓。
在轟的一聲巨響後,敵軍的防禦工事被成功摧毀。不過由於杜海山三人離爆破點太近,他們被爆炸的氣流轟飛了出去。杜海山當場昏死過去。
當他再次睜開眼時,他已經躺在了部隊的野戰醫院裏。旁邊的戰士告訴他,你立了大功,部隊已經成功佔領諒山大樓,敵人被狠狠打擊了。
但杜海山最關心的並不是自己的功勞,他慌忙問,我的戰友呢?我的戰友呢?結果得到的回復是,他們全部犧牲了,只有你一人活着。
聽到這個消息,這個心如磐石的男人哇的一下失聲痛哭。
這樣的結局,對他來說太殘忍。這時候,杜海山突然想起了班長囑咐大家的話,誰活下來就要照顧其他兄弟的家人。自此,杜海山決定終身履行這個諾言。
他每個月都會把自己的工資獎金分成12份,其中11份寄給犧牲兄弟們的家人,而自己只留最少的一份寄回家。
戰爭結束後,因為在炸毀諒山大樓中的出色表現,杜海山榮獲一等功,並被部隊授予二級戰鬥英雄的稱號。隨後他在全國各地演講,成為了炙手可熱的國民偶像。
在這過程中,他也成功邂逅了自己後來的妻子,李衛平。當時李衛平是一名山東農業大學的女學生,在聽到杜海山的英雄事迹後,心生仰慕,於是主動展開追求。
最後如願以償地和杜海山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自古美人配英雄,大家也十分看好他們的婚姻。
隨後杜海山被選拔進軍校進修,畢業後更是直接提干成副連長。
可以說是前途大好。但外界的讚譽聲越高,他就越覺得自己對不起死去的戰友。在夢中他常常會回到諒山大樓的戰場,看見越軍的探照燈,噴着火光的機關槍,以及戰友屍體殷紅的鮮血。
所以在得到不菲的演講報酬和軍官較高的工資後,他把其中絕大多數都寄給了死去戰友的妻兒和父母。
自己只留一小部分寄回家,五年以來,年年如此。這是他堅守誓言的實證,同時也是妻子李衛平要和他離婚的原因。
講完這段故事,杜海山朝李衛平深深鞠了一躬說:「這些年你跟着我受苦了,我是一個自私的人,是我對不起你,我同意離婚判決。」
聽完這個故事,李衛平也驚了。她一直以為丈夫寄那麼點錢回家,是在外面偷人。卻沒想到是在幫助犧牲戰友的家人。
於是她當即眼含熱淚地表示:自己收回離婚申訴,要和杜海山一起贍養犧牲戰友的家人。這對愛人又重新相擁到了一起。看到這一幕,全場掌聲雷動,祝福這對新人獲得「新生」。
當杜海山贍養犧牲戰友家庭的事迹傳開後,社會各界決定,不能讓英雄獨自擔此重任。
當地部門了解到杜海山的事迹後,立即將情況向上級政府報告,希望讓英雄的人生不留遺憾,為他贍養犧牲戰友的家庭,提供一份幫助。
杜海山本身就是無數青少年所敬仰的國家英雄,他捨己為人的事迹像火一樣,迅速傳遍了全國。
相關部門得知消息後,立馬組織了許多籌款活動,全國各省市黨政機關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紛紛踴躍捐款。
希望早日解決杜海山戰友的贍養問題,讓他完成承諾的誓言,然後自己過上幸福的生活。籌款活動僅僅進行了三個月,善款就籌措到80萬,這可是筆巨款。
要知道在上個世紀80年代,身為戰鬥英雄也是軍官的杜海山,一個月工資也就70塊。
當這筆錢交到杜海山手裡後,大家本以為他會分成11份,依次交給犧牲戰友們的那11個家庭。但沒想到,杜海山卻以群眾的名義,把這筆錢寄給希望工程。
而捐獻的理由也很有英雄特色。因為他覺得大家捐款是一回事,自己答應戰友們信守諾言又是另一回事。這一碼歸一碼。
並且在他看來,斯人已逝,與其永遠沉浸在悲傷中,不如把這筆善款留給孩子,讓祖國的未來更加光明。
其實在杜海山心中,他從來沒把自己當作過英雄。在他看來,那些犧牲的戰友,才是真正的英雄,而自己,只是那個命大的幸運兒。
那份對戰友的愧疚,一直縈繞在他的內心,久久不能散去。所以他決定要用一生來履約,哪怕妻子要跟自己離婚,哪怕自己身為一個軍官,過得比普通的莊稼漢還苦。
可能有少數人不理解,覺得這些做法是不是過了,人要活在當下。但如果真正上過戰場,或者扛過槍的人都會知道,在槍林彈雨中,血肉橫飛下的戰友情有多寶貴。
而戰友們的終身囑託又豈能違拗?
其實不管是榮耀而歸的戰士,還是壯烈犧牲的軍人,他們都是國家的英雄。正是有這些英雄的流血犧牲,我們才能一次又一次抵禦外侮,實現獨立,乃至看到如今祖國的繁榮富強。
所以請讓我說一句,感謝你們,偉大的人民子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