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劉瀾昌
中共20大勝利召開,必將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征程的一個里程碑。在香港,筆者和朋友討論,無不感到在複雜多變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有中共領航,心裏踏實有底氣。筆者也因此仔細搜集和整理中共的歷史,才豁然知道,中共從成立之時就在香港進行革命活動,香江也是中國共產黨初心萌動之地。自鴉片戰爭以來,香港都有仁人志士為新中國的成立流血犧牲。當下,幸福生活的香港人,應該以報恩的心情緬懷他們。
遺憾的是,由於歷史的原因,絕大多數香港人都不知道他們,香港有無數的高樓大廈,但是卻沒有一座正式莊重的豐碑紀念他們,僅有新界的東江縱隊後人在烏蛟騰為抗日英烈立碑。這,不應該深思?
事實上,自香港割讓給英國之後,就沒有停止過反英反殖的鬥爭。「九龍寨城」主權和管轄權始終由中國政府享有,直到1987年經北京同意才清拆。香港更是辛亥革命的發源地之一,孫中山策劃10次武裝起義有六次「利用香港為出發點」,香港是「革命軍之大本營所在地」。香港興中會首任會長楊衢雲曾協助孫中山籌劃乙未廣州起義,負責在香港招募志士、籌集餉械,後因叛徒告密起義遭破壞,亡命海外。1900年1月回港協助孫中山籌劃惠州三洲田起義。起義失敗後,清廷懸賞3萬大洋購楊頭顱,但是他謝絕離港躲避,於1901年1月清吏刺客暗殺 。如今,楊衢雲被暗殺地點有標示牌,但卻未清晰指明:曾有革命先驅在此飲血。
蔡和森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他犧牲時毛澤東說「共產黨員該做的事,和森都做了」。創黨之前, 蔡和森在法國多次給國內的毛澤東寫信,明確提出「成立一個中國共產黨」,毛澤東在回信中寫道:「見見,我沒有一個字不認同!」 蔡和森還主張要學習列寧布爾什維克黨的黨建經驗,嚴格的黨的組織紀律是黨的生命線和戰鬥力。
這些,內地的朋友也都熟知,但是,蔡和森是在香港被顧順章出賣,受盡酷刑而犧牲則知之不多。1927年蔣介石背叛革命對共產黨人大屠殺,實行白色恐怖,「寧可殺錯一千,不可放過一個」。1931年1月,經共產國際批准,蔡和森從莫斯科回國工作。4月中下旬,蔡和森赴港接替李富春任中共兩廣省委書記。隨即,兩廣省委機關因叛徒告密遭破壞,蔡和森深陷凶境,但並不懼色留守香港。到了6月,蔡和森參加香港海員會議時,被顧順章認出而遭國民黨特務和港英警探聯手抓捕,並迅速秘密押解回廣州。在獄中,蔡和森受盡種種不可為人道的酷刑,最後四肢被釘在牆上英勇就義,年僅36歲。共產國際稱他是,「中國革命的普羅米修斯」。
2009年,蔡和森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但是已經回歸了的香港依然極少人知道他,更不要說緬懷他了。
國家前總理李鵬的父親李碩勛,1927年他參加了南昌起義,1930年春,任中央軍委委員兼江蘇軍委書記,成為周恩來的主要軍事助手之一。1931年春任中央蘇區紅7軍政委,6月調任廣東省委軍委書記,駐香港展開工作。翌年7月赴海口主持軍事會議不幸被敵人逮捕殺害。
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重要領導人之一張太雷,香港是他的重要革命活動的基地,1925年他參與省港大罷工發動與領導工作罷工。1927年底廣州起義,他參與策劃並不怕犧牲、衝鋒在前,不幸中彈身亡年僅29歲,是中共歷史上第一個犧牲在戰鬥第一線的中央委員和政治局成員。
在1921年6月10日,也就是中共正式成立之前,張太雷對共產國際第三次代表大會報告指出,截至1921 年五月一日止中國已有七個省級共產主義組織,其中香港位列當中。
從1927年大革命失敗到抗戰前的這一段日子,香港亦是白色恐怖,最低潮時,中共黨員僅剩下40餘名,中共香港市委被撤銷,改設為香港、九龍兩個區委,但是革命的火種從未熄滅,到了抗戰又迎來了新的大發展,建立了可歌可泣的功業。抗戰勝利後,港九大隊大部分官兵北上,之後也參加了壯麗輝煌的解放戰爭,打回到羅湖橋邊。
之後,眾所周知,香港「暫時不動」,直到1997回歸。歷史的原因,中共在香港不怎麼提了,回歸之後也不怎麼提了。
但是,為中華民族獨立自由解放而流血犧牲的人民英雄,能不紀念嗎?
版權聲明:本文系作者原創文章,圖片資料來源於網絡,本文文字內容未經授權嚴禁非法轉載,如需轉載或引用必須徵得作者同意並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