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有4個兒子,都曾當過太子,而其中有兩個兒子當過皇帝。一個是三子,唐中宗李顯。
這位唐中宗原名李顯,顯赫的顯,後來改名為李哲,哲學的哲。為了方便稱呼,我們都用他的本名李顯來稱呼他。
李顯的一生曾當過一次太子,兩次皇帝。
第一次是因為他的二哥李賢被懷疑謀逆,太子被廢,貶為平民。三子李顯順位繼承了太子。在唐高宗李治死後,李顯就繼承了皇位,成了唐中宗。
第二次則是武則天退位後,又將皇位傳給了李顯。
第一次當上皇帝的李顯還是有滿腹雄心的,一心想要匡扶李唐,將權利從母親武則天手中奪回來。只可惜,有這個志向,沒這個本事。連他那兩個才華橫溢的大哥和二哥都沒能成功,更何況才能和氣量一直都不如這兩位兄長的李顯了。
在李治死後,28歲的李顯第一次繼承皇位的時候。不過,當時的他頭腦有些發漲,在朝堂上幾乎沒有自己政治勢力的情況下,他就打算和自己的母親,權傾朝野二三十年的武則天抗衡。而且做法還相當愚蠢。
他想將自己皇后的父親,韋玄貞提拔為侍中。這個「侍中」是多大的官呢?唐朝實行的是三省六部制,三省就是中央的核心機構,而這個「侍中」就是三省的長官,官階就是當時的宰相。
李顯想將自己的岳父提拔為宰相,那武則天那一派的官員肯定就會反對。當時的宰相裴炎就提出了反對。
但我們這個中宗李顯,也不知該說他傻,還是說他耿直,他直接就對裴炎說,「我就是把這個天下都給了韋玄貞都可以,還在乎一個侍中嗎?」這句話一說出口還了得。堂堂一個皇帝,竟然說可以把李家的天下給一個姓韋的人。這不是自己朝槍口上撞嗎。侍中是沒給成,自己倒從一個皇帝變成了廬陵王,還是被軟禁的那種。
李顯自己怕也是沒想到皇帝的身份這麼不頂用,不僅自己從天上掉了下來,而且還連累了一家老小陪自己受苦。
李顯被貶為廬陵王的時候,皇后韋氏已經懷孕要生了,在他們趕路的途中,韋皇后歷經艱難,生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公主。但當時他們的生活真是太潦倒了,以至於這個孩子出生的時候,連保暖用的被子都是李顯身上脫下來的衣服。所以,李顯就將這個小公主取名叫「裹兒」。從這個名字中也能看出,從雲端跌落下來的李顯一家,日子過得有多麼的凄苦。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十四年。
本來李顯已經自暴自棄,不準備有出頭之日了,但武則天決意將皇位依舊傳給自己兒子的想法,將李顯從絕路中又拉了回來。
在回到洛陽當太子後,李顯的日子也不好過。當時的武則天已經75歲了,離她82歲去世只有不到7年的時間,可以說,當時的武則天被疾病纏身,不僅沒有當初旺盛的精力,對朝廷的把控也心有餘而力不足了。所以,就有了後面寵男寵到無法無天,甚至被把持朝政的地步。
垂暮之年的武則天身邊最親近的就是男寵張昌宗和張易之。兩人是親兄弟,年紀輕輕生的一副好皮囊,整日塗脂抹粉,搞得花里胡哨的。
這兩兄弟還為武則天充當朝堂的耳目,順便為非作歹,在朝廷隻手遮天。
這樣的人遭記恨是很正常的,也包括李顯的兒子女兒。某天,李顯的嫡長子李重潤,還有李重潤的妹妹以及妹夫三人就聚在一起討論起這事了。既然說到兩人了,那也自然免不了要順帶提到他們的祖母武則天。可惜,這幾個人也不太聰明,本來處境就艱難了,還不知道放心裏別說出來,這不,隔牆有耳被人聽了去了。也就被兩個男寵知道了。這兩個男寵再添油加醋的和武則天打了報告。武則天把太子李顯叫來劈頭蓋臉地痛罵了一頓,順便讓李顯好好管教一下他們。
太子李顯當了14年的廬陵王,幾乎每天都怕被自己的母親派使者殺了,這次自己的子女又闖了這麼大的禍,李顯也不知道這管教得到什麼程度,為了保險起見,就讓自己的兒子和女婿自殺了。當事人之一的女兒,已經懷孕快生了,受不了丈夫被逼死的打擊,一屍兩命,也去了。
在這樣的日子裏,李顯又當了幾年太子。終於,當時的宰相看不下去,聯合幾個大臣發動了神龍政變,殺死了權傾朝野的兩個男寵,逼病榻上的武則天退位。李顯才第二次當上了皇帝。
雖然李顯這次才當了5年的皇帝,但這5年里,他本人卻是自認為非常幸福的。
比如他想體驗體驗民間生活,就在皇宮裡開了一塊地當集市,讓宮女們扮成商家,開店,讓朝廷里的官員扮成商販,和她們做生意,討價還價。為了高度還原市井生活,還用民間口語對罵。李顯和韋皇后就在一旁邊笑,邊欣賞。
還有,因為李顯特別愛好運動,比如打馬球,拔河等等,不僅自己玩,還要拉着大臣一起和他運動,連宰相也得作陪。可憐一些八十多歲的大臣,拔河摔得骨頭都要散架了,還要被皇帝和嬪妃們看熱鬧。
這些都還只是李顯荒唐事迹里的冰山一角。李顯笑話別人,但也被別人笑話。比如帶綠帽子這事。
古代的嬪妃,深宮寂寞,總有想追求另一半的人,皇帝被戴頂綠帽子也不稀奇。不過,這位中宗,可謂是皇帝中一支獨綠的奇葩。他帶的不是一頂帽子,而是綠油油的一片帽子,還是在皇帝本人知情的情況下。不僅如此,連朝廷大權也心甘情願和後宮嬪妃一起分享,比如,當時的皇后韋氏以及昭儀上官婉兒。
其實韋皇后在李顯當廬陵王的時候,一直不離不棄,相濡以沫。李顯很感動,還自己許諾,有朝一日富貴了,不管韋皇后有什麼要求,自己都會同意。
這麼一說,韋皇后就不客氣了,垂簾聽政總不過分吧。
可憐的宰相張柬之,好不容易發動了神龍政變,把武則天拉了下去,結果扶上來的皇帝,自己要求和皇后坐擁江山。一口老血都差點沒噴出來。
而上官婉兒之前是武則天的女官,跟在武則天身邊也很有才幹,也是武則天的得力助手。李顯看她長得漂亮,登基的時候,順便把她也收了,還讓她幫自己處理政務。
只是,這兩個他最中意的女人,都雙雙出軌了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這事搞得朝野上下盡人皆知,包括中宗李顯。人家李顯大度到還和武三思韋皇后三人一起打牌賭錢呢。
不過,李顯時期的後宮嬪妃可以說非常享受。什麼深宮寂寞和她們都沒啥關係。特別是最受寵的那幾個嬪妃,平時人家都不住宮裡,自己在宮外有私人宅院。厲害吧。別的皇帝家的嬪妃一到夜裡都是等着皇帝翻牌子侍寢,而李顯家的嬪妃,像上官婉兒這些人,一到夜裡,就是正大光明的出宮找自己的另一半。當然,這另一半肯定不是李顯。這也算後宮界的一代傳奇了。
擁有另一半的人比較多,人情也就多,自然得送點禮物回饋人家。所以賣官鬻爵這樣的事就幾乎是李顯朝廷的常態。
當然,造成這個局面的還有一個關鍵人物,那個名叫「裹兒」的安樂公主。
這孩子從小受的苦多,當父親的李顯當了皇帝後就想方設法地補償她。女兒有什麼要求,只要說得出口,就全都不是事。畢竟,李顯可是一個,天下可以給岳父,江山能和妻子一起共享的,十分大度的皇帝。
所以安樂公主最喜歡乾的其中一件事,就是那份詔書讓父親李顯往上蓋章。女兒能夠這麼開心,李顯自然是笑眯眯,不聞不問地將章蓋了。所以朝堂上幾乎一半都是安樂公主舉薦的人。
不僅如此,這位安樂公主最喜歡乾的另一件事就是炫富。比如修建了一座比皇宮還華麗的豪宅;挖了一個巨大的池子建假山瀑布,修路造橋;還挖空心思地造了一件歷史上最貴的一條裙子——百年羽毛群。據說,這條裙子價值一個億!因為這條百鳥羽毛裙的轟動,達官貴族爭相效仿,還導致了當時很多珍惜鳥類的瀕危甚至滅絕。當然,這些都是在李顯默認的情況下。就是由舉報了安樂公主,人家李顯還為安樂公主據理力爭。
父親這樣的態度也讓安樂公主有些自大,直接請求讓李顯廢除太子,改立她做皇太女。好在李顯這點還沒糊塗,沒答應。
只是最後,李顯的朝廷上女人的權勢過大,韋皇后想要相仿武則天當皇帝,女兒安樂公主相當皇太女,而李顯則把大臣們的勸告當耳旁風,成了兩個女人最大障礙的李顯,被一塊下過毒的餅送上了西天。結束了他5年的皇帝生涯,時年55歲。
李顯做了5年的皇帝,最大的功勞可能也就是參與了神龍政變,結束了後武則天黑暗的時代。還有就是在外交上將養女金城公主送到吐蕃和吐蕃首領尺帶珠丹結婚,平息了西部邊境的戰事,發展了吐蕃的經濟、文化。只是同太宗時期的文成公主入藏不同,太宗時期是吐蕃主動請求和親,太宗答應與他們交流文化。而李顯的和親則是人家兵臨城下,自己打不過,被迫把女兒送去和親。不過,好在和親的結果都是好的,這也算是眾多荒唐事件中的一點靠譜事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