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衛遺囑疑云:死前口述被打斷,死後20年被公開,誰寫的?

1944年11月6日,是汪精衛死的前四天,他因為病重已經在日本名古屋治病多時,忽感到自己大限將至,便將妻子陳璧君叫到身前。

幾十年的夫妻,陳璧君早已和汪精衛心有靈犀,她臉上帶着驚慌和害怕,她早有預感:丈夫此時叫她來,並不是什麼令人開心的事

看到沈璧君臉上滿是擔憂的神情,汪精衛心痛不已,他忍心別過臉,對陳璧君說:你拿紙筆來,我要口述一篇文章,叫《最後之心情》

陳璧君聽到這話,眼淚立刻就掉了下來。

只是沒過多時,美國的飛機便開始進行轟炸,汪精衛也被連人帶床搬進了防空洞。

4天後,汪精衛在驚懼中死亡,幾個月後其葬在南京梅花山的屍體被人挖出,衣服口袋裡放着一張寫了「魂兮歸來」四個字的紙條。

那麼汪精衛最後寫成遺囑了嗎?這張紙條上「魂兮歸來」又有什麼含義呢?

一 、十年期限至,汪精衛重病難醫

1935年11月1日,國民黨六中全會召開過程中,汪精衛站在第一議會廳的門前攝影。

忽然一個青年從亂鬨哄的記者群里衝出來,趁着鎂光燈閃動的瞬間,拔出手槍,朝着汪精衛連射三槍,汪精衛中槍後應聲倒地。

而此時因為會場秩序混亂,並沒有參與合影的蔣介石,和一直待在禮堂內的汪精衛妻子陳璧君,在槍聲響起後,都迅速衝到了汪精衛的身邊。

蔣介石扶起汪精衛後,陳璧君看見他剛才不參與合影,這會反倒積極出現,便疑心質問他:蔣先生,如果你不想讓精衛干就直接說出來,為什麼非要下此毒手?

面對陳璧君的質問,蔣介石非常尷尬,他並不知道今天會發生刺殺汪精衛的行為,也沒有多做解釋,趕緊安排人將汪送去醫院了。

之後,為了降低其他人對自己的懷疑,蔣介石親自過問了此案。

得出刺殺者曾經在國民黨軍隊第十九路軍擔任過排長,名叫孫鳳鳴,完成刺殺任務後,就被護衛汪精衛的人開槍打成重傷了。

由於孫鳳鳴傷勢過重,為了不耽誤審問,負責查清此次案件的谷正倫竟然要求給孫鳳鳴打大量強心劑。

就這樣,孫鳳鳴短暫地清醒了過來,面對谷正倫的詢問,堅定地說:自己沒有人指使,如果不打就要亡國了,指使他的是自己的良心。

第二天,孫鳳鳴就因為重傷不治,死亡了。

而被孫鳳鳴刺殺的汪精衛雖然僥倖活了下來,但有一顆子彈打入了他的脊椎,無法取出來,經醫生判斷後,說他活不過十年。

俗話說:禍害遺千年,汪精衛自從遭遇刺殺被救活後,奴性越來越明顯,幹了很多賣國的無恥之事。

後來,汪精衛還建立汪偽政府,為日本統治,大肆捕殺愛國人士,企圖打破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種種行為令愛國人士恨之入骨。

也許是醫生說的話終於應驗了,也許是報應終於來到了。

在多地奔走的汪精衛於1944年,忽然感到身體不舒服。

經過私人醫生診斷,認為汪精衛病情嚴重,可能有癌症現象。

果不其然,在短短几天內,汪精衛的腰部漸漸沒有了知覺,伴隨着時不時發高燒,真實病情還未查清楚,他就躺在床上起不來了。

之後,汪精衛的病情不斷惡化,陳璧君看着心疼不已,便以自己患了胃病為由,請求日本東北帝國大學教授黑川利雄前來南京,為自己治病,順便也給汪精衛診治。

黑川利雄到達南京後,給汪精衛進行了詳細的檢查,認為他已經病入膏肓,必須動大手術才可能治好。

考慮到汪精衛與日本的聯繫,黑川利雄在與日本政府經過商議後,決定將汪送到日本名古屋就近的醫院進行診治。

於是,汪精衛和陳璧君一行人乘坐專機趕赴日本。

此時,日本也是自身難保,因為名古屋屬於日本的工業基地,時不時就會遭到美國戰機襲擊。

為了確保汪精衛能夠安全到達日本,日本政府不得不實施防禦措施,在名古屋汪精衛準備居住的醫院病室附近空地上,建設防空壕。

此外,日本人還派遣了全日本內外科等第一流權威醫生組成診團,專門為汪精衛服務。

汪精衛的病房寬敞明亮,隨行的家屬可以住在其他房間,隨時都能照看他。

日本為了嚴守汪精衛治病的秘密,將其房間號以「梅號」代稱,還派遣當地軍警機關,在其房間周圍實施全面警戒。

日本政府是非常重視汪精衛這個精心扶持的奴才,為了救治他可是費了一番功夫。

汪精衛到達日本後,這些醫生立刻對他進行了檢查,都一致認為這是汪精衛多年前被刺殺後,留在體內未取出的子彈誘發的病症,為多發性的骨髓腫症。

需要通過做手術,割除向前壓迫的腫脹骨殖,汪精衛才有治好的可能。

二、 病死異國他鄉

之後,由齋藤教授主持,為汪精衛實施手術並取出彈片,他的身體逐漸好轉,連之前不能動彈的雙腿,也能夠輕微活動了。

看到局面逐漸轉好,不論是汪精衛,還是陳璧君等人都非常開心。

只是這樣的局面僅僅過了三四天,汪精衛的情況又惡化了。

在汪精衛病重期間,他的兩個兒子還先後為他輸了血,但是終不見成效。

直到1944年11月6日,已在日本治病多時汪精衛深感大限將至,便將一直陪在他身邊侍候的陳璧君,叫到了自己的病床前,要求她拿來紙筆。

汪精衛年輕時相貌俊逸,還被列為「民國四大美男」之一,此時經受長時間病痛折磨的他,已然看不出年輕時的俊朗風采。

而在汪精衛身旁陪伴了三十多年的陳璧君也已經身材發胖。

看着陳璧君滿臉的驚慌與害怕,汪精衛不忍心說太過令妻子傷心的話,只是頭腦清醒地說,自己要口述一篇文章,名為《最後之心情》。

陳璧君聽到丈夫的話,不敢過多言語,匆忙準備好紙和筆。

只是汪精衛和陳璧君也沒想到,他們在說話的期間,美軍的戰機群已經朝日本名古屋飛來。

隨着幾聲巨響後,汪精衛居住的地方,天花板在炸彈的威力下,沙沙沙的往下掉土,所有的事情已經來不及做。

而汪精衛這個做錯事情毫不悔改,堅決一錯到底的人,終於在飛機的轟炸下,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脅。

日本的警衛人員見勢不妙,趕緊將汪精衛連人帶床搬進了之前準備的防空壕。

汪精衛原本就處於病重中,受到美軍空襲的驚嚇,防空壕也寒冷異常,等到空襲結束被送回病房後,汪精衛出現了併發症。

四天後,汪精衛擺脫了病痛的折磨,停止了呼吸,這個人人喊打的中國最大漢奸,終於結束了漢奸生涯。

當天,在陳璧君及其子女的護送下,將汪精衛的屍體由專機「海鶼」號運送至南京。

「海鶼」號諧音相當於「漢奸」,是日本人為了表達友好,送給汪精衛的,這是他最後一次使用這趟專機了,也標誌着他在歷史舞台上的落幕。

汪精衛的屍體到達南京後,經過各方商議,最終決定將他葬在國父(孫中山)墓地旁邊的梅花山

不管這是誰的心思,將汪精衛葬在梅花山,都是人們不允許的。

首當其衝的就是蔣介石集團,在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的下屬認為:蔣介石如果回到南京,看見汪墓地的位置與孫中山墓地並列,肯定會生氣,便計劃將汪的墓處理掉。

就這樣,由何應欽的參謀長蕭毅肅負責執行處理汪墓地的計劃。

經過偵查,汪精衛墓鋼筋混凝土結構築成,雖然墳墓不大,但是整個墳墓異常堅固。

最後,為了趕時間,汪精衛墓的鋼筋混凝土部分在一個夜間,被蔣介石集團的人用高達上百公斤的炸藥炸開了。

隨後,汪精衛墓的內窖也被炸開,這些炸墓的人看見汪精衛的棺木,直接就將其打開了。

只見,已經埋葬了幾個月的汪精衛,身上蓋着青天白日滿地紅旗,除了臉上有少許的黑褐色斑點,整個屍身都是完好無損的,顯然在埋葬之前經過了專門的處理。

經過仔細檢查,負責炸墓地的人發現汪精衛上身穿着的衣服口袋裡,有一張白紙條,上面寫了「魂兮歸來」四個字。

據說,汪精衛在日本死亡,死前曾一直念叨着說:自己要回去中國

而這個紙條也是由汪精衛妻子陳璧君所寫,可能是想滿足汪在異國離世過後,回國的願望。

蔣介石集團的人對汪精衛並沒有多餘的同情心,一點都不留情地將汪精衛的棺木,裝到了一輛卡車上,運送至清涼山的一個火葬場,而留下的墓地立即被填平了。

三 、最後之心情

之後,不到半個小時,汪連同自己的棺木就被火化了,成為了一抔隨風可散的塵土。

以後,人們不會想起來梅花山上曾經短暫地埋葬過汪精衛這個漢奸的屍骨,只記得有一個小小的亭子建立在梅花山美好的景色中,與中山陵的美景遙相呼應。

有些人隨風消散了,只是歷史長河在人們的努力奮鬥下,仍然向前流淌。

直到20年後,一篇名為「最後之心情」的文章,被刊登在香港的《春秋》雜誌上,並註明這是汪精衛所寫,頓時引起舉國上下一片嘩然。

這篇文章內容中表達了:反蘇反共的觀點,認為中日打仗將如同「和蚌相爭」,蘇聯這個「漁翁」最後得利。

並說國家仍然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是日本軍閥不遵守條約的結果……通篇將自己的賣國罪行推給別人,升華自己的人格。

汪精衛文筆才華是世人皆知的,這篇文章一經發表,雖然很多人都感到驚訝,但反應過來後,又開始懷疑這篇文章的真實性。

因為之前在汪精衛病中侍奉過的人,都說他沒有留下遺囑,可是現在出現這麼一篇相當於政治遺囑的文章,到底是本人真跡?還是有人造假?

據汪精衛的大女婿回憶道:汪精衛雖然在日本名古屋治病期間,病情一天比一天嚴重,也不能下床,但是直到最後一刻,神志都是非常清醒的。

有一次,汪精衛非常信任的林柏生來看望他,說可以根據時代變遷,陸續發表自己生平的思想言論。

而發表這份遺囑的金雄白,也將這份遺囑如何到自己手裡的經過詳細地說明了:

1964年2月,他收到一封來自香港的挂號信,只有香港某保險公司的回信地址,其餘什麼信息都沒有留下,信中要求他將信交由汪精衛長子,也沒有給金雄白留下隻言片語。

金雄白和何文傑經過仔細地探討和分析,都認為這篇遺囑是真的。

信中「最後的心情 兆銘」,這幾個字是汪精衛親筆所寫,而長達五千字的內容卻不像汪精衛親筆,信中說內容是陳璧君抄寫的。

只是不論是遺囑題目字跡,還是遺囑內容語調都是和汪精衛思想及其貼近的,不是其餘人能夠偽造的。

而且汪精衛已經死了多年,也沒有偽造他遺囑的必要性,這封信的紙張看起來很陳舊,有一枚固定紙張的圖釘都已經生鏽了。

由此可見,汪精衛是否留下遺囑是存疑待考。

不過,還是有很多日本人轉載了這篇名為「最後之心情」的文章,並相信這就是汪的遺囑,這不免帶一些主觀性判斷。

也許是當時汪精衛讓陳璧君拿來紙筆,只寫了題目,便遇到什麼事,將他的後續動作打亂了,他只能口述或者留下錄音,後來由親近之人抄寫保存,直到20年後發表出來。

不論汪精衛的遺囑是否為真,時間已經過去多年,唯一能確信的就是汪精衛真的死了,很多與汪精衛有關的人也已經死了,包括汪精衛的妻子陳璧君。

之後,汪精衛的遺囑在短時間內引起了討論熱潮,人們便事不關己,各忙各的去了。

而汪精衛在信中所表達的思想言論,也不過是投入歷史長河中的一粒小石子,驚起一點水花,就消散得無影無蹤。

結語

汪精衛,作為最早跟隨孫中山先生的革命先行者,卻在不斷的革命中,背離了最初的方向,於民族危難之際,成為國家的罪人,其後一直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