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座為大明王朝續命200年的于少保于謙的墓冢(碑刻:大明少保兼兵部尚書.贈太傅溢忠肅於公墓)。此地是杭州西湖台山腳下!
「于謙在我心中就是一座豐碑,于謙與岳飛齊名,但他比岳飛冤枉一些。
「因為沒有于謙,大明王朝用祚可能只有81年,最好的結果可能只是重蹈覆轍,就像南京一樣偏居一隅。
「1449年,是大明王朝至生死存亡的一年,因為朱祁鎮親率50萬大軍征討剌,但幾乎損失殆盡!自己也成了「留學生」!各部高官也所剩無幾!群龍無首的百官都往南京跑!
「在此緊要關頭,于謙力排眾議,首先要建立一個新皇帝,他迎立了成王,即後來的景泰帝。第二點迅速調集20萬軍隊,守住京城九個門,一個文官指揮眾武官,創造了一個奇蹟,硬生生打退了瓦剌,守住了北京城(于謙廟宇里端坐的于謙雕塑)為大明王朝創下了不世之功!正謂「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
「那他的錢財在哪裡呢?就在他從未穿過的一件皇帝賞賜的莽袍(資料圖:一件大紅莽袍,腰懸玉帶)及一把寶刀!
「於大人的一生,正像其詩「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他圖什麼?挽救於大明王朝於危難之際,又為官清廉,又蒙不白之冤,化為一抔黃土?於大人圖的是造福百姓!
「這樣的清官老百姓如何能夠忘記!」(作者 張一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