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策成暗中掩護毛澤東脫險,建國後寫信求一份工作,主席破例安排

「潤之,意氣銳,思非凡,天縱奇才也!」在毛主席曾經的老師劉策成的日記之中,曾經寫下過這樣的話語。

劉策成何許人也?他是同盟會的早期成員,是給毛主席傳道受業解惑的授業恩師,更是毛主席的救命恩人。

1919年,毛澤東在長沙。

在毛主席接受美國記者採訪的時候,曾經這麼評價自己在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的收穫。他說道:「我的政治思想在這個時期開始形成。」

而劉策成,便在這一時期擔任過毛主席的老師。

毛主席的授業恩師

劉策成,本名劉武,「武」是名,策成是字。但是比起劉武,他更喜歡別人稱呼他為「策成」。

湖南第一師範學校

這位1883年3月出生的先生,早年治學《莊子》,從這時起劉策成的一生便和《莊子》結下了不解之緣。

在這之後,劉策成前往日本留學,並在孫中山先生的號召之下加入到了中國同盟會中。

他與孫中山、黃興蔡鍔等民主革命家關係親密,並積極投身於推翻袁世凱的統治賣國獨裁的行動之中。

1914年,劉策成同自己的學生一起,在暗中儲藏槍炮彈藥,計劃在最關鍵的時候進行武裝起義,反抗袁世凱的所作所為。

1913年,在湖南省求學時的毛澤東

然而,這一行為卻被當時的湖南督軍所發現,因此作為策劃者的劉策成毫無懸念地被捕入獄。

對於袁世凱來說,意圖起義可是大罪。而劉策成為了保護自己的學生,主動將所有的罪名攬在了自己身上,因此他被打入死牢,計劃暗中執行死刑。

然而,劉策成的教學能力和為人處世是出了名的。在劉策成被捕之後,一度引起大量的學生罷工,希望以這種方式抗議袁世凱政府的所作所為。

同時,被曾任雲南都督的蔡鍔在得知劉策成被捕宣判死刑之後,也急忙給劉策成求情。在多方因素之下,袁世凱這才將原本的死刑,修改成為15年的監禁懲罰。

1919年3月,環球中國學生會在上海送別留法學生合影。後排右一為毛澤東。

在袁世凱死後,劉策成在群情激憤之下被得以放出。作為反對袁世凱「賣國稱帝」的英雄人物,劉策成的釋放,迎來了上千長沙群眾的夾道歡迎。

蔡鍔曾稱讚劉策成「有臨死不屈之志,愛國熱情溢於言表」,而劉策成在1916年在方維夏的推薦之下,來到了湖南第一師範擔任歷史教員的職務。

也就是從這裡開始,劉策成和毛主席的緣分正式拉開了序幕。

湖南第一師範對於毛主席的影響無比深遠。在毛主席求學的期間,毛主席得到了方維夏、楊昌濟、徐特立等進步人士的影響。

1918年3月,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第八班合影。四排右二為毛澤東。

1916年,毛主席聽聞湖南第一師範的歷史教員換了人,新來的劉策成是反抗袁世凱的大功臣,因此心中對於劉策成十分好奇。

早在1915年袁世凱接受日本政府提出的吞噬中國主權的「二十一條」時,毛主席的心裏便對袁世凱充滿了厭惡。

他曾立下誓言:「五月七日,民國奇恥;何以報仇?在我學子。」,並積極投身於救國救民以及拯救民族危亡的道路之上。

因此劉策成的第一堂課,毛主席便來到了現場。他想看看這個劉策成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的思想,對於自己的進步究竟有無幫助。

1919年11月16日,新民學會部分會員在長沙周南女校合影。後排左四為毛澤東。

只見講台之上,劉策成沒有如同毛主席想像的那樣身着中山裝或是教書先生的服裝,而是一身農民的打扮。

但是如果有人因為這身打扮看輕了劉策成,那麼便就是看走眼了。他的課堂生動活潑,並且劉策成從來不帶教科書,因為他將歷史全部印在了腦子之中。

劉策成對於歷史的講解細緻入微,又不同於死板的教材,這讓年輕的毛主席對劉策成格外尊敬。直到1918年毛主席畢業,才同這位恩師暫時分別。

當時的毛主席並不知道,劉策成竟會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多次幫助自己。

1920年5月8日,新民學會部分會員在上海半淞園合影。左四為毛澤東。

毛主席的救命恩人

1920年,不論是當地控制輿論的新聞機構還是大肆摧殘教育制度的種種舉措,都讓馬克思主義在湖南的傳播幾乎陷入停滯。

以《湘江評論》這份報刊舉例。當時,因為《湘江評論》宣傳了反帝反封建的思想,湖南省督軍張敬堯便不斷阻撓,致使《湘江評論》被徹底查封。

而在湖南驅趕張敬堯的運動取得成功之後,毛主席認識到:文化宣傳、教育改造已經刻不容緩。

1927年,毛澤東在武漢。右圖是他從湖南回武漢後寫的考察報告。

為了讓更多的進步學子接觸到馬克思主義,毛主席聯合湖南教育界以及新民學會成員還有新聞界的部分人士,在湖南長沙創辦了一個「文化書社」。

可是書社的創辦和維護需要大量的資金,在書社初創的時候,毛主席的手頭並沒有足夠多的資金。於是,他想方設法地聯繫上了自己的恩師劉策成。

當時的劉策成離開了教師的崗位,開始了屬於自己的仕途。他先後擔任瀏陽衡山一帶的縣長。雖然官位不大,但這並不影響他造福百姓的福祉。

這一天,被當地百姓譽為「劉青天」的劉策成忽然收到了毛主席的來信,在信中,毛主席請求劉策成借給自己一筆資金,讓自己得以維持文化書社的運轉消耗。

文化書社舊址

劉策成看到之後,沒有絲毫地猶豫當即傾囊相助。他聯繫家人,聯繫朋友,為毛主席籌得了300枚大洋,幫助毛主席度過了最困難的一段時期。

而說起救命,就不得不說到毛主席的長沙脫險了。

當時的毛主席,在參加完1921年7月,在上海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之後,奉命回到湖南領導當地的工人運動。

1922年,時任湖南省省長的趙恆錫調任湖南省水警廳廳長職位,對於毛主席領導的學生運動和工人運動十分擔憂。

毛主席打乒乓球

第二年,劉策成因為自己的兒媳婦是趙恆錫的侄女,趙恆錫又仰慕劉策成在民間的威望,於是將劉策成調任成為了湖南省的警察廳廳長。

這本是一件美差,可是趙恆錫覺得,劉策成曾經作為毛主席的老師,相比對毛主席的生活習慣十分熟悉。

於是在一次軍警會上,他將抓捕毛主席的任務交給了劉策成。在趙恆錫看來,劉策成的學生那麼多,肯定犯不住和警察廳廳長這樣的職位過不去。

可是他不知道,毛主席卻是劉策成最為得意的學生。劉策在成得知毛主席已經開始領導工人運動之後十分欣慰,可是心裏卻又十分犯難。

趙恆惕

他想給趙恆錫一個交代,卻又不想讓毛主席因此被捕。於是,劉策成只好交給自己在警察局裏面的親信,再讓親信派遣自己的下屬去給毛主席送信。

兩名下屬連夜前往毛主席所居住的清水塘,在發現毛主席不在家後,急忙來到倉后街湖南全省工團聯合會,這才親自將這一重要情報交給了毛主席。

在得到這一情報之後,毛主席為了不讓自己的老師難做,立刻安排進行了轉移。劉策成在得知毛主席已經轉移之後,立刻令人大張旗鼓,在長沙市區進行搜捕。

搜捕自然不會有結果,這樣的所作所為只是為了迷惑趙恆錫的耳目。在劉策成的掩護之下,毛主席順利脫險。趙恆錫雖然有所察覺,但也早已無可奈何。

1925年,毛澤東在廣州

他能做的只有將劉策成調離實權崗位,沒有了自己往日對於劉策成的信任。

劉策成的求職申請

1949年10月1日,伴隨着中華人民共和共的成立,劉策成得知了毛主席已經身為國家的主席。

比起街上歡呼雀躍的百姓,劉策成顯然要比他們高興激動得多。他衝出家門,見人就喊着「不出我所料!」

1952年8月,毛主席與周總理在北京先農壇體育場觀看第一屆全軍運動會

他早就看出毛主席「少年大志,青年大才」是中國人民的大救星。所以,他才再三幫助毛主席,讓毛主席走得更遠。

1950年的8月,劉策成給毛主席寫去了一封信件。在信件之中,劉策成提出了自己的三個目的。

第一自然是希望能和自己的學生再次相見,而第二個目的則是想要知道自己當官時候土地財產要怎麼處理,第三個目的則是希望毛主席能夠給自己安排一個工作。

很顯然,這是一封「求職信」。可是這一封「求職信」卻讓毛主席犯了難。因為毛主席作為國家主席,如果想要親自給別人安排工作,自然是很簡單的。

1960年,毛主席在北戴河游泳後小憩。

可是這種事情一旦開了一個頭,到了後面便不好收手。自己也會在別人嘴中留下閑話。共產黨人講究清正廉潔,因此毛主席對於這種事情並不喜歡。

同時,在建國之後毛主席日理萬機,不論是安排工作或者見面,毛主席也都抽不出來時間。只有寥寥幾次的「安排工作」,也不過是隨口地引薦。

於是,在8月16日,他給自己的恩師寫了一封回信。在信中,毛主席關於土地財產,農會自然會幫忙處理,而劉策成的求職一事,也不必毛主席親自安排。

因為劉策成是有真才實能的!毛主席指出,他可以去長沙找省長程潛,憑藉自己的真才實學謀上一份工作。

1955年10月30日,毛澤東、賀龍在觀看中國同蘇聯列寧格勒澤尼特足球隊的比賽後到運動場上接見運動員

等到回信的劉策成心裏自然是有些失望的,可是他也理解作為主席的苦衷。於是在向程潛簡單提過一次之後便沒有過多過問。

唯一可惜的便是自己的一部著作,忘了請毛主席幫着自己出版發行了!

原來在1937年的時候,劉策成曾因為主張聯合抗日而得罪了蔣介石,至此重新回到了學校做起了一名國文老師。

當時的學生,讀的是一本名為《莊子集內解》的書籍,可劉策成早年專心研究《莊子》,一眼便看出這《莊子集內解》中存在着不少錯誤。

《莊子集解內篇補正》

文化人對於文章的準確性和嚴密性自然是吹毛求疵的,於是,劉策成寫下了一本《莊子集解內篇補正》,在《莊子集內解》這一書籍上加以訂正補充。

他曾嘗試過自己出版,可是出版商一直沒能讓劉策成滿意,於是劉策成這才找到了毛主席。卻沒想到,毛主席的回信,依然是讓劉策成在長沙解決。

他看出毛主席心裏對於自己前往北京的抗拒,雖然在信中多用敬語表達了對於劉策成的尊敬,證明毛主席從來沒有忘記過這位老師,但劉策成依然有些失望。

與此同時,劉策成給程潛說了半年,程潛也沒能給自己安排下來工作。心裏想為國家作出貢獻的劉策成性急,便於1951年的5月,索性直接來到了北京。

1963年,榮高棠請毛澤東、劉少奇、楊尚昆等觀看中國運動員在第27屆世乒賽上奪得的獎盃

他本是想謀個差事,可是來到北京之後劉策成卻因為準備不夠充分而被困在了這裡。眼見自己的自己見底,又沒能得到滿意的工作,劉策成第三次給毛主席寫信。

正在中南海辦公的毛主席,看到自己68歲的老師這麼大年紀了還這麼急切,毛主席也不好將他老人家攆回老家。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毛主席並沒有直接出門接待,只是讓工作人員好生安排好遠道而來的劉策成,從事一切開銷不走公款,全部用自己的收入支付。

為了幫助劉策成一次性地解決問題,毛主席還找到了周總理,希望周總理幫忙給劉策成他老人家圖一個可以謀生也樂得清閑的職位。

毛澤東在延安

周總理聽過劉策成的名字,郭沫若等人,常常誇讚劉策成《補正》的嚴謹以及價值之高。

於是他來到政務院,討來一個文史研究館館員的工作。這份工作,同素有「活歷史」之稱的劉策成十分契合,也能最大地發揮劉策成的作用。

雖然工資不高,但是足以養活劉策成和自己的家人。在賓館住了一個多月之後,來自政務院的聘請書,終於送到了劉策成的手中。

這樣一來,劉策成的心愿終於完成。一方面他可以再一次地修訂自己的《補正》,另一方面,這份工作也能讓自己繼續為國家效力。

毛澤東和基辛格親切交談

1951年7月,劉策成將自己的全家遷往了北京的北海公園附近定居。1953年,經過再一次修訂的《莊子集解內篇補正》正式出版發行,並被定為國家藏書。

這部集結了劉策成半輩子的著作,成為了莊子研究的最權威的著作之一,成為了最好的古代哲學資料。

1957年,沒有任何遺憾的劉策成在北京病逝。自始至終,劉策成從來沒有改變過自己的初心。

不論是反對袁世凱稱帝還是多次幫助毛主席,劉策成的一生,都始終堅持着為國家奉獻有益的一面。

這種清廉正直的品格,值得我們進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