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改革原來是場宣傳戰?路德教你用傳媒學的手法打敗教會

新教的傳播是以平民為基礎的。在強調《聖經》權威和人人皆為祭祀的原則上,透露出的是新教領袖對一眾看不懂、聽不懂教廷官方宣傳策略信徒們的關注。他們之所以能吸引無數跟隨新教的信徒,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超前的宣傳策略。

一、新教改革的歷史背景

16世紀初,在浩浩蕩蕩的新教運動中,出現了原本堅信天主教的西歐市民大量改信新教的熱潮。但似乎從來沒人提出過疑問,天主教會的腐敗從12世紀以來一直斷續存在,但為什麼直到當時才出現反天主教的活動?路德及一干教會領袖,究竟是憑藉什麼能力吸引到如此多信眾追隨的?這與當時的社會背景及新教傳播的特殊方法緊密相關,二者缺一不可。

首先,宗教改革的起因是當時德國民眾對天主教會的控制和腐敗深惡痛絕。在整個中世紀,德意志湧現出了不少以宗教領主身份坐大的封建領袖,他們在帝國議會中常常為教廷的利益奔走呼告。教廷與神聖羅馬帝國的合作是以剝削地方民眾為代價的,雖然德意志國王能夠享受到「歐洲皇帝」的名號,但教會也因此抽走了大部分地方稅收,這也導致南德地區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窮苦困頓的德國農奴


其次,14世紀以來,教會為籌措資金,開始發明出兜售「贖罪券」的方式。一些受利益誘惑的神甫公然向信徒叫賣,聲稱購買贖罪券之人可以用金錢換取「心靈的安靜」。神甫們願意為購券之人禱告祈福,此券因而獲得了市場的青睞。但是,這種明確與《聖經》內容相抵觸的欺騙方式,很快激起了百姓們的反抗。繼胡思之後的一些宗教領袖開始思考,究竟是什麼使一些利欲熏心的教士如此猖狂?這些基於現實的考慮,最終推動了路德革命。

求購贖罪券的農婦


路德,首先是一位基督徒和神學家,其次才是一位宗教改革者。他所反抗的並不是基督教本身,而是惡貫滿盈的腐敗教會。資料顯示,中世紀的天主教會並沒有推行教化平民的教育政策,他們所採取的教育手段是「精英式」的。也就是說,在修道院中研習《聖經》和古典知識的教士為社會中之少數,他們在走進寺院後便與社會脫節,不可能真正懂得人民的需要。

而路德所厭惡的教士群體,正是這種自己心智已開、卻不願教化民眾的「老古董」。民眾們日益受到蒙蔽,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這種生活,路德改革的衝擊力恰恰根源於此。許多學者關注到路德改革的時代原因,卻沒有注重其取得成就的關鍵因素是「宣傳策略」。如果路德依舊使用拉丁文、面對一臉迷茫的民眾空喊口號,恐怕是不會收穫民心的。因此,路德的宣傳策略可被視為是宗教改革勝利的一大因素。

路德與主教進行教理論辯


二、路德超前的宣傳策略

「要想宣傳好,調查少不了。」路德深知,如果想爭取民心,就得先調查民怨。當時德國處境最為悲慘的農民莫過於受到封建勢力控制的「宗法農奴」和「失地農」。其時的歐洲早已在13世紀結束了農奴制的束縛,意、法、英等國的商人階層日漸成為社會中的主導,像德國這樣仍舊將農民捆綁在土地上,用僵化的信條奴役他們身心的國家實屬少見。

除了貧困的農村,一些中小城市的境地也好不到哪去。在1500年的德國,除了有66個直屬帝國的自由城市發展得較好之外,其他城市的經濟狀況可以用凄慘形容。在一些中小城市的社區中,隨處可見從各地趕來逃往的流離農民。一些被行會壓制的小工的生活狀況甚至比他們好不了多少。這樣一來,老百姓累積起來的不滿日益加深。正是他們成為了路德改教的目標對象。

面對路德改革,手足無措又十分憤怒的天主教教士


的確,貧民們因為自身的窮困,自然是對天主教會充滿厭惡。而那些同樣被教會坑騙錢財的地主和貴族們,卻因為一些禮儀糾纏,並不願將怒火完全爆發。因此,路德在改革初期所針對的民眾正是這些生活難以為繼的貧民百姓。考慮到老百姓們不通拉丁語,路德在製作宣傳手冊的時候特意在冊面打印上醒目的德文。這些小冊子主要有傳單、木刻版畫和簡本書目,其中起主要宣傳作用的是一本叫《是時候開始思考》的小宣傳頁,上面印有路德本人的頭像和各種口號。

這種小冊子圖文並茂,同枯燥古板的天主教宣傳冊有着天壤之別。用新聞分析學的角度去看,路德牢牢把握住了受眾的審美偏好,他用農民們喜聞樂見的「預言」和圖畫諷刺抨擊天主教會,起到了啟迪民智、與民眾拉近距離的作用。反而,天主教會在應對路德印刷物之時,只會訓斥那些接收小冊子的農民,強逼他們撕毀或燒毀印刷品。這就又增加了教會同農民間的對立。

路德派的印刷物布滿鄉村和城堡


那些不帶圖片、只印有德文的理論性小冊子的印刷量要小於純圖文冊。因為這些理論性較強、文筆憤慨激昂的作品往往被用來呈給各地稍有文化的小領主或地方貴族。路德在小冊子中收回了滑稽可笑的諷寓文風,轉而用嚴肅的口吻告誡領主,「切莫責怪農民,因他們只是想找回純正的信仰。」而且,路德並非空談議論之人,他著名的《九十五條論綱》也在貴族中廣為流傳。這份言之鑿鑿的批判,曾使教廷不敢正面回應,而只能單方面要挾路德撤回他的論斷。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教廷對自身存在的問題應當是默認的。

此外,天主教會也革新了自己的宣傳手段,開始模仿路德等人製作宣傳手冊。然而,天主教會的反宣傳策略明顯略遜一籌,其手冊不僅在內容上缺乏創新,而且在數量、質量上也鮮有優勢。從1518到1525年的出版物數量上來看,新教宣傳陣營中僅僅是數目不同的出版手冊合計一共有2000多部,而天主教會的宣傳冊是由官方制定的,一共只有100餘本宣傳冊被翻來覆去的印刷,顯然得不到民眾青睞。

上至官紳下至平民,都在討論路德的宣傳冊


文史君說

然而,面對路德派燃起的燎原之火,羅馬教廷仍不願放下身段,依舊採用晦澀難懂的拉丁文出版印刷物,這種文法拗口的出版物很難引發讀者的共鳴。到1520年,新教宣傳已經取得驚人成效的時候,羅馬教廷和德國反改革諸侯十分恐懼,不斷敦促各地領主增強對城市和莊園的管控,要求「一旦發現路德異端分子,概扣留法庭待審」,許多被棄置不用的古莊園法庭,一度收納了難以計數的勇於反抗教會苛政的信徒。在危難之際,路德派積蓄的廣大人力依舊能持續不斷地為信徒帶來關懷,反觀羅馬教廷,則一直使用愚笨的宣傳手段和高壓政策搞得民心盡失。怪不得宗教改革會進行地如此順利,路德的宣傳策略顯然起了作用。

參考文獻

朱孝遠:《宗教改革與德國近代化道路》,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周施廷:《路德新教宣傳的策略及其作用》,《史學月刊》2012年第3期。

(作者:浩然文史· 瓷國垃圾堆)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團隊文史科普自媒體,全網主流平台文史類優質作者。讓專業的歷史更有趣,讓有趣的內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同名公眾號(id:haoranwen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