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的「三窟」》作者:王瑞峰


猛看這標題,覺得有些另類,畢竟有那麼多可寫的東西啊,有沿途上百公里色彩斑斕的山川田野,古樸而秀麗的圩鎮村落。油山的故事則更多了,上樂塔的秘密交通站,朱乙妹勇救紅軍的豪勇,紅色交通員李桂花智救陳毅的果敢,解放後陳毅一家真情相報的美談,項英與油山「三老表」的故事,曾紀財愈挫愈勇,堅定信念,獻身革命的壯舉,油山幹部學院看到的有170萬年曆史的伯樂樹……

  當然還有陳毅寫的洋洋洒洒324字的贛南遊擊詞,堪稱油山紅色景區的魂,每個景點都有刻畫贛南遊擊詞的碑石,你不覺得它完全符合聞一多關於詩詞的「三美」原則嗎?講了游擊的環境、游擊的條件、游擊紀律、游擊戰術、游擊的任務與理想、游擊的依託與靠山,敵軍圍剿的手段。堪稱贛粵邊三年游擊戰爭的歷史畫卷。有詩經的根底、詩歌的韻味、詞的形態、快板的風味,妥妥的「陳毅體」。

  其實,我講的陳毅「三窟」都在油山游擊密道里,如果你浮光掠影地看一遍,那不就是灰不溜秋、銹跡斑斑的陳舊文物嗎?只不過是帖着紅色的標籤而已。如果你只看到它是陳毅從事革命活動的遺迹、載體,而沒有透視這些平凡文物的眼力,那來不來油山又有多大區別呢。但當我翻山越嶺走完這5公里曲曲彎彎的游擊密道,使我驚嘆的,不是那一段近乎垂直的83級木板階梯路,而是密道旁的兩個石窟和一個木板房。第一個洞窟離山口才幾十米,是放哨用的。第二個洞窟接近山頂那個如簾似帶的長長的瀑布側角,這個既可藏身又可開會,瀑布飛流撞擊的轟鳴聲可以掩蓋洞內的聲響,而半山腰的那個木板旁是在油山存留很久的造紙作坊大棚的側旁,也是陳毅的藏身處。

其實紅軍將士藏身之處還有路邊用樹皮或雜草作頂棚的棚屋,甚至油山林木間、灌草叢中。從中可以看出陳毅的智慧,不管是藏在靠近山頂的洞里,還是棚屋、林子里,白軍來了,既有山口附近洞里偵察的哨兵的報告,也有造紙作坊老表的通風報信,白軍還能抓到他么?等敵人膽戰心驚攀登上那麼險峻的山路,人早就跑得無影無蹤了,臨走前,一梭子過去還能撂倒幾個呢。所以儘管經歷千難萬險、九死一生總能逢凶化吉、遇難呈祥。即使敵人採取了移民並村、聯保連坐、層層連線封鎖,萬人密集抄山、燒山也奈何不了陳毅,因為他有人民群眾的保護傘。他們或三、五人為一組,深度隱蔽、紮根於群眾之中;或以職業為掩護,巧做群眾工作。

  在分散隱蔽的同時,紅軍戰士採用「神出鬼沒、出敵不意」「麻雀戰法,老鷹抓雞」的戰術,向敵人比較空虛的中心據點或後方主動襲擊,打擊了當地的反動民團,鎮壓了一些土豪劣紳,繳獲大批槍支彈藥。早在1935年3月,項英、陳毅率部南下福建受阻,在曾紀財的幫助下輾轉來到油山與李樂天、楊尚奎等會合,轉至北山,於4月中旬在大余縣的長嶺村召開了軍政幹部會,會議制定了「依靠群眾、堅持鬥爭,積蓄力量,創造條件,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方針,確定以南嶺山脈為依託,以油山、北山為主要根據地,堅持長期游擊戰爭

這為項英、陳毅營造油山游擊密道及密道「三窟」創造了條件,有「窟」才有家啊,有家才安穩啊,所謂陳毅「三窟」就是紅軍「三窟」。陳毅和藹謙謙、溫慈款款、襟懷坦白,他接納並重用了被錯劃右派並被各蘇區嫌棄的好同志曾紀財,曾紀財赤膽忠心、領導有方,放手發動群眾支持陳毅的隊伍,使陳毅在油山落地生根、堅不可摧。

  據說有一次,陳毅和警衛員白天出山,以避開國民黨軍白天進山清繳,但晚上回山的半路上聽到國民黨軍將在山裡露宿的消息,陳毅靈機一動,決定到對面山腳下土豪家借宿一晚。這可嚇壞了警衛員,因為敵人到處張貼告示懸賞捉拿陳毅,土豪對他都恨得要命。「躲都躲不贏,您怎麼還能往虎口裡送呢?」陳毅說:「同志哥,現在住哪裡也沒有土豪家安全。莫怕,跟我來,沒問題。」陳毅一行人敲開土豪家大門後,警衛員就封鎖大門。陳毅向土豪解釋紅軍游擊隊的政策,指明厲害關係,然後就和土豪簽訂了雙方互不侵犯、互相關照的君子協定。土豪必須保證陳毅等幾個人的安全,否則就會有麻煩,土豪當然只得答應,乖乖聽話配合陳毅一行人的要求,還做了一桌飯菜招待他們。第二天中午他們離開時,土豪又請他們喝茶。你看陳毅這招「化敵為友」的功夫是不是又多了一窟呢?

  「任憑敵頑攻與剿,邊界紅旗終不倒」。陳毅在三年游擊戰中,依託大山、依靠群眾、打擊了敵人、保存了革命火種,才有抗日戰爭的延陵大捷,解放戰爭黃橋燒餅的驚喜,孟良崮、渡江戰役等大戰的輝煌,也才有他後來做上海市長、副總理、外交部長的大顯身手、叱吒風雲、豪氣干雲。

  總之,「七一」前的信豐油山紅色之旅,使我看到了在贛南三年游擊戰爭中陳毅元帥足智多謀、百變機巧的另一面。

抄襲必究,版權所有,圖文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作者簡介:作者:王瑞峰,崇義公路分局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