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狐狸過河,開始小心翼翼,生怕弄濕了尾巴,後來…


戰國策》不僅是口才與謀略寶典,而且也是外交寶典。古往今來的外交家們都從中吸收到無數智慧和經驗,對於如何建立國際聯盟、如何化解大國間危機、如何剖析和預測各個國家的利害和連鎖反應等等外交知識和技能,都可在《戰國策》中找到案例和答案。


楚國作為一個大國,面臨著亡國之險,看看楚國外交家是如何說服超級大國秦國,化解衝突和危機的。

楚襄王二十年,秦將白起攻陷楚國的西陵,另一支秦軍攻陷鄢、郢、夷陵,放火焚燒楚國先君的陵墓,頃襄王被逼遷都於東北的陳城,以存社稷。

楚自此而日漸削弱,為秦所傾。不久,白起又率軍伐楚。楚國有個名叫黃歇的人,遊學各地,博學多聞,楚襄王認為他是大辯之才,於是派他出使秦國,以遊說秦王

黃歇到秦國後對秦昭王說:「天下諸侯實力,以秦、楚為最,如今聽說大王想要伐楚,臣以為這樣無異於兩虎相爭、最終說不定會讓獃滯的獵犬佔了便宜,大王倒不如與楚修好。臣請求說說其中的緣由。

臣聽人這樣說:『物極必反,正如冬夏相替;安極而危,好比堆疊棋子。』如今秦國據有天下半數土地,西北兩方俱達到極邊遠之境,有史以來,沒有哪個大國能與秦比肩而立。

從先帝孝文王、庄襄王,到大王共歷三代,從未忘記開疆拓土以求與齊接壤共邊,從而切斷諸侯合縱抗秦的交通之道。

大王多次派盛橋到韓國擔任監國要職,盛橋不負所托,並北燕之地入秦國,這樣大王不用勞師動眾,不用吹灰之力拓地百里。

大王又發兵攻魏,封鎖大梁城,佔領河內,攻取南燕、酸棗、虛、桃人等地,楚、燕兩國軍隊只是作壁上觀,不敢與秦軍交鋒,大王之功也算不小了。

此時假如大王能休兵兩年,再出兵攻取蒲、衍、首垣,兵臨仁、平丘,那麼小黃、濟陽之地將不戰而降,魏氏俯首臣服。

大王再割濮、磨以北之地與燕,加以拉攏,則掌握齊秦間的通道,斬斷楚魏之間的聯繫,這樣一來,山東諸國即使結聚聯盟,也無法挽救其危亡的命運了。

眼下大王威名正盛,倘能守成功業,停止攻伐而施行仁義,不僅免除後患,而且那『三王』 就不愁變成「四王」,而五霸也不難變成『六霸』了。

反之,如果大王倚仗兵威,乘着擊敗魏國的余銳威服天下諸侯,臣擔心秦國自此後患無窮。

詩經》是這樣說的:『凡事都有一個很好的開始,卻很少有圓滿的結局。』

易經》中也有類似的例子:『狐狸涉水過河,開始時小心翼翼,生怕弄濕了尾巴,可是由於多種原因,到達對岸時還是把尾巴弄濕了。』

這些都說明了始易終難的道理。憑什麼斷定事理必然如此呢?有事實可據 。

智伯只看到攻打趙國很有利,可惜卻沒有注意到榆次之禍,吳王發現攻打齊國有利可圖,可惜料不到有干遂之敗。這兩個國家都曾戰功赫赫,只是由於貪圖眼前利益,最終不免滅國亡身。

吳王相信越國,放心地全力攻齊,取得了艾陵大捷,勝利歸來卻被越王擒殺於三江之浦;智伯輕信韓、魏,與之合力攻趙,圍攻晉陽,不料大勝在即,韓、魏兩軍陣前倒戈殺智伯於鑿台之上。

如今大王念念不忘滅掉楚國,卻沒有注意到楚國的覆滅會增強魏國的實力。

臣因而替大王深感憂慮。《詩經》中說:『有威望的大國,不必征戰,自能懷敵附遠。』以此來看,地處僻遠的楚國應當是秦國的盟友,鄰近之國方是肘腋之患。

《詩經》中又說:『別人有害我之心,我應時刻提防,再狡猾的兔子,也躲不過獵犬的追捕 。』

如今大王為韓、魏所惑而加以親信,無異於吳王輕信越國,到頭來後悔莫及。臣聽說:『敵人不可輕視,時機不容錯過。』

臣認為韓、魏兩國是擔心亡國滅族才卑躬屈膝臣服於大王的,並非真心臣服,為什麼積怨甚深,韓、魏兩國人民的父子兄弟,歷代死於秦人手中的不可勝數,國家殘破,宗廟坍塌,百姓被剖腹毀容,身首異處,暴屍於荒野,觸目可見,而被擄掠押送的,相隨於路。

鬼神無人供奉,而百姓無法生存,淪落為別人奴僕臣妾的,遍布諸侯各國。韓、魏不亡,秦國則永難安忱無憂,此時大王卻全力攻楚,難道不是大大的失策嗎?何況大王出兵伐楚,將取道何處呢?大王不會向仇敵韓、魏借道吧?恐怕出兵之日,大王就開始擔憂能否再回秦國了。借道兩國,無異於大王把大批兵馬拱手贈與韓、魏。

如果大王不向兩國借道,那隻能攻打楚國睢陽、右壤。

而綏陽、右壤都是高山大河、森林溪谷,人煙稀少,大王即使佔有這些地方,又有什麼用?徒有滅楚之名,而無得地之實。

況且大王攻打楚國之時,齊、趙、韓、魏四國勢必乘虛而入。秦兵陷於楚戰,無暇他顧,魏國必定攻取留、方與、胡陵、碭、蕭、相等地,宋國故地盡屬於魏。齊國南下攻取泗北之地,大王出兵擊潰楚國,不料讓他人坐收漁人之利,既擴張了韓、魏國土,又增強了齊國實力。韓、魏兩國強大起來,就會與秦分庭抗禮。

而齊國以泗水為西境,東臨大海,北靠黃河,再無後顧之憂,將成為諸侯中的最強者。齊、魏獲得土地保有利益,再加上官吏的悉心治理,一年之後雖然尚無能力稱帝,但有足夠的力量阻攔大王建號稱帝。

以大王疆土之廣,民眾之多,兵力之強,出兵與楚國結怨,反倒讓韓、魏支持齊王稱帝,這是大王失策之處。

臣誠心為大王考慮,最好是和楚國言歸於好,和睦相處。

秦楚一體,兵臨韓境,韓必俯首稱臣。大王據定崤山之險,保有河曲之利,韓國必然成了替秦伺察天下諸侯動靜的吏屬。

這時大王以十萬大兵進逼鄭地,魏國必然震恐,許和鄢陵兩城馬上會閉城自守,上蔡、召陵都不和魏國往來。

這樣,魏國也就成為秦在東方的偵察官。大王一旦與楚國修好,韓、魏兩國自會戮力攻齊,齊國右方的土地大王就垂手可得。

這時秦之土地,自西海至東海,橫絕天下。燕、趙與齊、楚相互隔絕,然後加以脅迫,四國不待出兵攻打,便會臣服於秦。」

肉丸子點評:

黃歇果然是個大辯之才,向秦昭王說明了秦國攻楚的弊端和不攻楚的好處。

旁徵博引、鋪陳排比,用極具感染力的語言說明為了能夠防止「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始易終難的結局,為了妨止韓魏借隙襲秦和齊國乘機坐大的危險,秦楚應該聯手,建立合作夥伴關係。

如此才能征服其他五國,雄踞天下。

不管後來的歷史如何發展,黃歇的外交雄辯畢竟能自圓其說、收到了暫時抑制秦國攻楚步伐的效果。

在先秦戰國時代,《詩經》《易經》是當時最有權威性的經典,如果引用這些典籍上的話語,自然具有無可辯駁的真理性。外交家黃歇有三個地方引用經典。

第一個地方用《詩經》《易經》的話語揭示了始易終難這樣一個在自然界、社會界都通用的公理,意在叫秦王見好就收。

第二個地方用《詩經》說明有王道仁義的國家能懷敵附遠,意在叫秦國以仁義對待楚國。

第三個地方用《詩經》說明秦國要提防韓魏、而不要來對付楚國。

引用經典既顯得有文化韻味,又具有說服力。

所以我們要在說話、論辯時不要忘記引用經典之妙。

古代外交家很早就注意到地緣政治,從每個國家在天下的分佈和各個國家相鄰位置,來決斷國家的利害所在、動向如何。

秦國統一天下,也是悟透了地緣政治學的奧秘才按部就班、有步驟有計劃地消滅了六國。

如果想維護楚國的利益,只有從地緣政治出發,只有秦楚兩個大國聯合,秦國才有最大的利益,其他六國才會臣服秦國,只有此說才能挽救瀕臨滅亡的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