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洪門、青幫的髮際,這麼多名人,竟然都是幫會中人

這次我將用5篇文章來講一講中國歷史上的幫派。

大家都聽過「三教九流」這個詞,可你知道,所謂三教是值得哪三教嗎?可千萬別以為是佛教、儒教、道教,那就大錯特錯了。

其實啊,所謂三教,指的是江湖中的三大社團,俗稱青紅白的青幫(亦作清幫)、洪門和白蓮教。

但幾百年來,除了白蓮教消失的比較快以外,其他兩個社團:洪門和青幫,一直存在了近一個多世紀,雙方有融洽的時候,但多數時候都是你爭我斗,為了讓大家少些爭鬥,江湖上也流傳着「紅花綠葉白蓮藕,三教九流本一家」的俗話。

洪門還有很多階段性的稱呼,比如說天地會、三合會等,都是為了適應當時的社會環境而修改的。

青幫也是如此,又叫漕幫,因為青幫最開始就是靠着漕運起家的,漕運是其主戰場和經濟來源,更像是一個商會組織,後來因為清朝統治者的鎮壓,又改名叫「安清」,所以青幫弟子又叫「安清子弟」。

在幫會的傳承和發展會員上,洪門和青幫有着本質上的不同,洪門更多的帶有宗教性質的社會組織,他們會中稱兄道弟,講究的是輩分高低,入會的早晚和貢獻大小,屬於橫向發展的一大社團。

而青幫呢,不是稱兄道弟,青幫入會,是用拜師的形式進行的,就是遞門生貼,我們熟知的蔣介石早年混跡上海灘還沒發跡時,經人引薦拜過杜月笙,且遞過「紅帖子」,所謂「紅帖子」就是投門生帖子,要在幫內施行擺香堂的儀式。

據說後來蔣介石發跡後,杜月笙本打算找個合適的忌諱,將門生貼遞還給蔣介石,沒想到鎖在保險柜中的門生貼竟不翼而飛,其他重要物品一件沒丟,唯獨少了蔣介石的門生貼,後人猜測可能是蔣介石派人取了去,因為知道密碼的就兩個人,一起跟着去了重慶,另一個沒有。

也正是因為青幫這種師徒傳承的神秘感,在儀式上比直接拜把子就能入會的洪門多了很多規矩,而且非常複雜。

總之呢,洪門屬於橫向發展的粗放型社團,雖然也有很多入會的儀軌,會員需要遵守的規矩、幫中地位高低之分,但畢竟開枝散葉比較隨意,所以在人數上佔優勢。

青幫則屬於拜師入會的縱向發展,會眾以師徒相稱,崇尚「師徒如父子」。

洪門大家比較熟悉的大人物就是孫中山了,其實我們的賀龍元帥和劉伯承元帥,都是洪門出身,屬於四川洪門——哥老會分支。大名鼎鼎的秋瑾,也是洪門中人,而且地位非常高。

還有一個比較知名的洪門弟子,竟然登上了天安門城樓,參加了開國大典,就站到毛主席身後,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司徒美堂。(下一篇文章,我講寫一篇關於司徒美堂的故事,敬請期待)。

青幫相對洪門的這麼政治化來說,多了幾分社會流氓氣,比如說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三大亨,就是青幫。

因此江湖傳言是:「青幫一條線,洪門一大片。」

今天就講到這裡,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