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新疆航空:楊增新創辦,金樹仁發展,盛世才辦起紅色航空隊

1912年6月,新疆巡撫袁大化在迪化兵變的威脅下倉促東歸,新疆的軍政大權為楊增新所掌握。楊增新躍登新疆都督寶座之後,對外閉關自守,對內能愚則愚,省內倒也安靜。

楊增新,雲南蒙自人,清末民初的政治人物,新疆軍閥。

1924年,楊都督忽然「開明」起來,他計劃在新疆創辦航運事業。經與民國政府西北航空委員會商議,決定航線以河南陝州為起點,經渭南、西安、平涼、蘭州等地至伊犁接中亞細亞,並着手準備在迪化烏蘇、伊犁試圖建站通航。

1929年,開始在迪化、哈密塔城修建機場。當時的迪化機場修在今烏魯木齊南梁正東邊的東山附近,距東城牆約8公里,稱歐亞機場,後遷至地窩鋪。

哈密機場建在離縣城3~4公里的北沙窩。1930年7月7日,楊增新被樊耀南在省立俄文法政專門學校第一期畢業典禮宴會上擊斃。

政務廳廳長金樹仁聞訊後立即採取措施捕殺了樊耀南等人,在外交署長陳積善的提議下,金樹仁當上了省政府主席。

1931年5月,中德合辦歐亞航空公司成立。雙方簽訂了一項有效期為十年的郵運合同,籌資300萬元,首先完成了上海經北平滿洲里的第一條航線,並經西伯利亞轉至歐洲的第二條航線。

金樹仁,甘肅永靖人,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時期新疆省政治、軍事領導人,任新疆省主席兼總司令。

「九一八」事變後,因東北淪陷被迫停航。當時歐亞航運又急需實現,而東北問題非短期內所能解決,於是就開闢了第三條航線,即滬新航線。

該線由上海起航,經南京、洛陽、西安等地至中俄邊境的塔城。此線沿途貧瘠,乘客郵件極少。尤其是西安以西,各航站應用的油料均由公司自行運往儲存,西北驛道路中亦無該公司的輸油駝隊,靡費大而收入少。

但因經滿洲里的國際航線遭日本關東軍的炮火封鎖,歐亞航空計劃不能實現,故不得不忍痛開闢這條航線。

滬新航線全程為4050公里,單程需飛三個晝夜。定期航班為每星期二上午7時,分別在上海和塔城兩地同時起飛。

上海至迪化客票價為1130元(舊幣),至塔城為1405元。歐亞航空公司的機型均為德國容克飛機公司製造的下單翼客機F -13、W -33、雙W -34和TV -52四種。

1931年12月13日,歐亞航空公司決定由中國飛行員李景樅駕駛「歐亞1號」客機從北平起飛,經洛陽、西安等地,12月22日抵達迪化,降於歐亞機場上。

中國最早的國際航空公司,1931年3月成立,總公司設上海。國民政府與德國漢莎航空公司合資經營的。

至此,西北大漠的天際里才出現了第一架飛機。處女航的試飛成功,開闢了新疆與內地的空中通道,開創了西線航空的新紀元。

當時天津《大公報》曾載文說,這將是「民國史上可以特記之大事」,並稱「西北航空成功之日,即是國家基礎鞏固之時」。

金樹仁上台之後,因為措置乖方,使得各種社會矛盾日益激化,局勢動蕩不安。軍閥馬仲英重整旗鼓,再次入疆,堯樂博斯、和加尼亞孜與馬仲英緊密配合圍攻東疆重鎮哈密。

戰火此起彼伏。金樹仁深感自己的座椅搖搖晃晃,試圖發展軍用航空來穩定政局,維護其搖搖欲墜的統治地位。

1931年上半年,金樹仁向蘇聯訂購了10架老式軍用飛機。其中用於偵察轟炸的拉-1型飛機4架,投彈射擊的烏- 2型教練機4架,輕型小客機2架。

年底至翌年春,飛機機件陸續到貨,蘇方將機件用汽車運到塔城入境,經烏蘇再運到迪化地窩鋪機場。專業技術人員也隨到迪化,住在蘇聯領事館內,並連日在機場臨時搭起席棚組裝飛機。

同年10月,第一、二架飛機組裝完畢。檢查試車良好,從此,揭開了新疆軍用航空史的序幕。迪化市的居民聞知這一消息,紛紛趕到機場開眼界。

玻-2,初期稱烏-2,蘇聯波利卡波夫設計局設計的的一種多用途雙翼機,蘇聯稱之為「玉米」北約代號為「騾」。

連日來,通往機場的道路上人來人往,川流不息,停機棚周圍被擠得水泄不通。這大概是新疆有史以來的第一次。與此同時,金樹仁開始招兵買馬,搜羅力量。

他一面聘請蘇聯顧問,一面到內地招聘航空技術人員。通過各種渠道,從張學良東北軍航空隊伍里招聘了幾名飛行、機務人員。

這年隆冬,李笑天、姚雄、喬萬才、張緒芝等人被金樹仁從北平接到迪化,給予優厚的待遇,這就是新疆第一批航空人員。嗣後,又陸續從內地請來了王貞、王玉山、張念勺等人,組成了新疆航空隊伍的骨幹力量。

1932年哈密告急,金樹仁急派飛機前去助戰。在徵得蘇領事的同意後,他派蘇聯飛行員駕駛第一號機飛往哈密。

令好下,事難成,瀚海戈壁,目標難尋。蘇飛行員只嘆垂直能見度差,異國飛行不熟悉航線地標。結果偏航到哈密以北的巴里坤,飛機迫降在荒野的雪地上,一根油管震裂,飛機擱淺,急得這位俄羅斯青年心如火焚。

當地幾個圍觀的百姓不懂他的俄語,他只好將斷裂的油管拆下拿到街上找修理匠,最後在一個洋鐵鋪子門前停下來時,跟隨的人才知道他是要焊接。焊好後拿去裝在飛機上,這才重上天空返回迪化。

1號機返航落地,早有人報知金樹仁。金樹仁聞知蘇聯飛行員只是虛此一行,心裏很是不快。隨後,他又通知李笑天速去助戰,李笑天喊來機械師張緒芝與他同往。

容克斯昵稱為「容克大嬸」或者「鋼鐵安妮」

這是李笑天第一次駕機在西部上空飛行。他駕起飛機在迪化上空盤旋了片刻,然後駛向東方。到了哈密向下俯視,但見暴動的農民緊緊地包圍着孤城,李笑天不想傷害這些起義的農民,駕着飛機低空繞城轉了幾圈。

一時間馬達轟鳴、震耳欲聾,這天降神兵的突然出現,嚇得眾民們目瞪口呆四散而去,他們還不知道這是何樣武器。哈密守軍將官將此消息用電訊傳到迪化省府,金樹仁樂不可支。

哈密一戰,金樹仁嘗到了利用飛機作戰的甜頭,覺得飛機的作用太大了,可就目前招聘的航空人員來維持現狀,他是不滿意的,何況李笑天等人均系東北籍軍官。

金樹仁要造就一批新疆土生土長的飛行人員,於是他任命李笑天為航空處處長,由李笑天籌辦一所航空軍官學校。

1932年1月,迪化街頭出現了招飛文告,迪化中學學生出於好奇紛紛前去報名,王聰、高繼忠、黎煥章等12人被錄取。

另外新疆陸軍軍官學校的孫緒昌等四人也被送來入學,這16人組成了第一期飛行班。

1932年3月1日,新疆航空軍官學校正式成立,校址在東門外。金樹仁自任校長,李笑天被委任為教務科長,總管學校一切政務。

玻-2,初期稱烏-2,該機結構簡單,性能可靠,可作為多種用途,如農用機、運輸機、轟炸機、偵察機等。

學校設飛行室、機務室、總務室、財務室、翻譯室。初辦時條件十分簡陋,一切都靠蘇聯贊助,完全按蘇式教育方法。課程設置有《航空歷史》、《氣行原理》等課程,以及領航、氣象知識等。

四名蘇聯航空專家擔任教官,飛行教官是關仁勤克、那扎諾夫,機械教官是奇卡洛夫、謝爾蓋。學校有6架教練機,被稱為雙膀子的拉-1型3架;烏-2型3架。

第一年學員只學理論,訓練一直停留在地面進行,最多能上飛機在機場開車滑行幾次,體驗一下而已,還沒有資格翱翔藍天。

因戰亂頻繁,學校不太正規,學員散居各處,吃飯實行定額包伙制,一切仿效蘇聯的做法。

當時購進的蘇聯飛機,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生產的木製飛機,除機翼是帆布外,連起落架都是木頭做的,性能很差,安全係數很小,事故不斷發生。

1932年夏,一架拉-1型紅色飛機,在地窩鋪機場進行表演飛行,蘇領事特邀省府要員前去觀看,金樹仁也應邀到場。開始要金樹仁坐在飛機上參觀,金樹仁不肯。

民國時期新疆省地圖

蘇聯飛行員駕駛飛機騰空而起,在空中作特技表演,在做最後一個上升轉彎動作時,由於操縱動作粗,拉杆過猛,飛機失速,隨即起火。飛行員耶夫列莫夫、克里莫維奇二人被大火燒死。金樹仁一行敗興而歸。

同年11月7日,為紀念十月革命,又一架拉-1型飛機在迪化市上空進行特技表演。當時,飛機離地只有100米的高度,本來很低,加之橫滾時再掉高度,機翼不慎撞在大樹上,將飛機摔壞,飛行員摔成重傷。

接連兩次的飛行事故發生後,人們對飛行產生一種談虎色變的畏懼心理。蘇方亦不滿意,覺得有失體面,隨即將原來的四名教官調回,又換來畢利斯克、馬莫諾夫、那伊扎克、尤仁等八位教官,使飛行教練繼續進行。

30年代初期的飛機場相當簡易,選一塊平坦的開闊地平整一下,調騎兵隊伍踩一遍就算機場,既沒有正規的跑道,也沒有完善的保障設備,指揮是在土房子里進行。

冬天,冰雪覆蓋了機場,機輪陷在雪窩裡不能轉動,飛行被迫停飛。當時在人口稀少的迪化市郊區,用人工清掃一個偌大場地的積雪談何容易!

於是就採用改換起落裝置的辦法,把飛機的兩個前輪拆掉,裝上兩塊一尺多寬六尺多長的木質橇板,尾部也改裝成小雪板,用雪橇代替起落架支撐機體在機場上起落滑行,保證訓練繼續進行。當然事故也沒少出。

民國時期新疆的蘇聯使館

1932年12月,因迪化市郊周圍比較亂,飛機停在小地窩鋪保護困難,因此將小東門外長600米、寬200米的大教場改建為基地小機場。

此處靠近城市,交通方便,緊挨航空學校。由於機場面積小,只能用于飛機起降和停放。至於用於訓練的機場,開始時設在歐亞機場,以後轉至迪化西邊的地窩鋪機場。

1933年春,第一期飛行班的學員開始進入初級訓練,16名學員分兩組由蘇聯教官尤仁和馬莫諾夫分別帶飛。

4月12日,教務科長李笑天,參與了迪化警備司令部參謀陳中、迪化縣長陶明樾策動的倒金兵變。金樹仁聞訊倉皇離開迪化,出走昌吉,逃至塔城通電下野。

航空學校處於混亂狀態,人心渙散,訓練被迫停止。此時,第一期飛行班學員只剩下了十人。

1933年4月12日,隨着一聲槍響,宣告了金樹仁五年集權統治的結束。

航空軍官學校教務科長李笑天等人,勸說督辦公署中將參謀長兼東路剿匪總指揮盛世才響應兵變,盛世才雖沒表態卻把隊伍帶至六道灣觀察動靜。

盛世才,遼寧開原人。自1933年到1944年負責新疆軍政。陳潭秋和鄧發評價,從其行為講,他是個「狼種豬』。

14日下午,盛得知兵變在東北義勇軍的配合下取得了勝利,劉文龍當上了臨時主席,義勇軍鄭潤成做了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心裏頗為不悅。

李笑天駕烏- 2飛機把盛世才從烏拉泊接到迪化城後,盛世才依仗軍權施加壓力,逼迫鄭潤成辭職,由他擔任這一職務,並自封邊防督辦。

為了消除異己,盛又採取斷然手段,於4月26日以莫須有的罪名在省政府後花園中槍殺了被稱為「少壯三傑」的李笑天、陳中、陶明樾。

李笑天被殺後,盛世才令飛行員姚雄、王玉山接管航空學校。8月25日,南京國民政府外交部長兼司法部長羅文干,受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行政院院長汪精衛之命,乘歐亞航空公司飛機離渝經蘭州飛抵迪化。

9月7日,劉文龍、盛世才正式宣布就職,羅文干代表國民政府及行政院致訓詞。嗣後,羅文干開始到哈密、伊犁等地遊說,規勸馬仲英、張培元與盛世才合作。盛對此極不滿意,因為他的目的是要做新疆王。

於是,盛大耍兩面派手段,親自派財政廳廳長陳立德和航空學校姚雄赴莫斯科,要求蘇聯從速交付在金樹仁執政時期莫斯科曾答允賣給新疆的裝備。

12月,伊犁軍墾使張培元、三十六師師長馬仲英結盟並與盛世才分道揚鑣,省城迪化處於南北夾攻之中。

左一為張培元,青海貴德縣人。只可惜在與盛世才的爭鬥中失敗於外部力量之干涉下,自戮身亡。

1934年元月1日,張培元首先攻取塔城,截留由蘇運往迪化的槍械。適遇航空學校姚雄正在塔城,姚雄即召集當地歸化軍進行抵抗。

同時蘇聯紅軍兵分兩路,從塔城邊卡葦塘子、霍爾果斯入新疆作戰,張部在紅軍面前潰不成軍。馬仲英配合張培元的行動,用重兵包圍了迪化,並集中力量攻佔了東門外的飛機場,砸壞飛機兩架。

幾個彪形大漢登上一架飛機,強逼從未駕駛過飛機的機械師張緒芝駕機起飛散發傳單。

張無奈只好起動滑行,歪歪扭扭地飛起來轉了一圈,向城內散發反盛傳單,並向盛部投擲三枚小型炸彈,着陸時飛機幾次落不下,後終於摔壞。

迪化城被圍,尤其是馬仲英攻佔了要地「一炮成功」以後,盛世才吃驚不小,接二連三地向塔城的姚雄告急,探詢紅軍入境的情況。

蘇聯除派陸軍增援外,還派來12架飛機抵迪化助戰解圍。蘇方飛機入新前,將機徽塗為青天白日徽,到迪化上空後,立即對馬部進行轟炸、掃射。

馬部雖在哈密經受過李笑天的單機威懾,但對富有經驗的蘇空軍大機群轟炸掃射從未見過,迫使馬仲英連夜撤離,敗走南疆

航空軍官學校密切配合了這次作戰行動。飛行員王貞、張念勺、程宏祿駕機執行偵察、轟炸任務。程宏祿在奇台偵察時,被地面炮火擊中了腿部,程忍痛把飛機飛回迪化後就命歸黃泉。

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斯大林,格魯吉亞人,蘇聯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對二十世紀蘇聯和世界影響深遠。

王貞執行轟炸任務時,將炸彈誤投到盛軍之中,盛世才大怒,判王貞一年徒刑。

蘇聯出兵助戰,為鞏固盛世才的政權打下了基礎,盛世才自稱是「斯大林元帥的忠實朋友」,邀請蘇空軍在哈密建立了飛行基地。

戰後,蘇聯的12架飛機停在地窩鋪機場,一天夜裡突起大風,12架飛機全部損壞。經過全力搶修,7架修復良好,隨即飛回蘇聯,未修好的5架留給了新疆航空學校。

盛世纔此刻對斯大林的幫助非常感激,1934年4月,在盛世才掌權一周年時,召開第一次全疆民眾代表大會,打出了親蘇聯共的旗幟,將「四一二」政變稱作「四月革命」,盛以「四月革命」的領袖自居,開始着手改組軍政機構。

不久,新疆航空學校被改稱為邊防督辦公署航空隊,盛世才親任隊長,任姚雄為常務隊長,主管航空隊的日常公務。航空隊機關下設十幾個科股,轄三個中隊,即驅逐機中隊、轟炸機中隊和教練機中隊。

任兆祥、楊兆榮、黎煥章分別任一、二、三中隊長。為便於機動,督辦公署在阿克蘇阿爾泰、塔城富蘊等地設立航站。督辦公署航空隊擔負培訓飛行隊伍和執行支援地面軍隊作戰的雙重任務。

1935年春,航空隊從軍官學校和迪化中學招收張自強、張琮等15名學員開辦了第一期偵炸班,開設的課目有:空中領航、空中偵察、投彈、射擊、通訊、照相等。

民國時期新疆邊防督辦公署航空隊

次年7月,航空隊第一期飛行班10人畢業,第二期飛行班招生。學員來自軍官學校10名,地方考入3名,經人介紹2名,共15名學員。

年底姚雄被調往塔城任警備司令,張在善代理隊長。不久,由張念勺任隊長,張樹炎任隊附。

1937年秋,第二期飛行班初教訓練在歐亞機場開始,學員分兩組,張念勺、張樹炎分別帶飛。

次年春天,在地窩鋪機場進入中級飛行教練,分組不變,教員由孫太昌、高繼忠擔任。同年9月,14名第二期飛行學員期滿畢業。

在這個時期里,航空隊參加過兩次大的行動。一次是1937年3月,盛世才為了徹底消滅馬家軍,發兵南剿,蘇聯紅軍派飛機參戰,航空隊一中隊飛行員王膺祺、朱陳禹、孫祥福分別駕機配合蘇空軍到南疆協同地面部隊作戰。

另一次是1937年4月,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左支隊,在李卓然、李先念、程世才等率領下,在安西與馬步芳軍隊激戰後突圍,幾經挫折到達星星峽,經中共駐新疆代表陳雲與盛世才交涉,盛世才即派航空隊前往空投食品,接濟西路軍

陳雲,上海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傑出的馬克思主義者

蘇聯顧問尤傑耶夫親自帶隊,兩架拉-5飛機先後前往星星峽,順利完成了任務。

感謝大家的支持,因為有你們對這篇文章的觀感,才有持續不斷更新的動力。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