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賦》有云:「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甄宓的魅力在曹植筆下刻畫得淋漓盡致,然而紅顏命運多舛,甄宓最後的結局並不美好,令人惋惜不已。
三國時期的美女除了大小喬之外,甄宓也堪稱絕色,但大小喬多見於詩人筆下,而甄宓德才兼備,後來更是皇后之尊,在歷史上的記載卻很少,那麼甄宓做錯了什麼,為何最後會被丈夫賜死呢?
少年聰慧的「洛神」
甄宓出身河北名門,祖上曾在朝廷擔任太保之類的高官,雖然到甄宓父親這一代,甄家有所沒落,但甄家仍是三國時期位於金字塔頂端的商業家族。在這種環境下生活的甄宓日子自然過得舒心。
甄宓自幼聰慧,不僅喜歡讀書,還為甄家賺取不少聲譽。處於三國亂世,各地豪族百姓未雨綢繆,紛紛囤積糧食以防萬一,很多商人此時就將之前囤積的糧食高價賣給百姓。
甄家是當地大家族,府中自然也有不少糧食,甄宓之母見有利可圖,也想高價賣出一些糧食。甄宓知道母親想法之後,跑來勸告母親不要這樣做,在亂世當中,手中有太多糧食並非好事,將多餘糧食發給百姓不僅能夠救助百姓,為甄家賺取好名聲,另一方面也能打消豪強對甄家的覬覦之心。
甄宓母親接受了女兒的規勸,將原來打算賣掉的糧食免費發給百姓,這讓甄家的名望在當地又上升了一個檔次。許多人因此斷言甄宓以後必成大器,甚至連有名的算命大師都說甄宓以後會大富大貴。
曹操「惦記」,卻成曹丕妻
曹操的好色之名世人皆知,據說曹操在建安十三年攻打東吳,有一半的原因是想得到大小喬,結果曹操大敗,在孫劉聯軍的大火下,狼狽逃回了北方。而曹操回到大本營後,又惦記上了袁紹次子袁熙的夫人甄宓。
曹操趁着袁紹、袁熙外出打仗的間隙,進攻袁紹的大本營鄴城。在一些野史中,曹操在攻破鄴城前,特意囑咐侍衛許褚要保護好甄宓,務必安全將她帶到自己面前。
不過令曹操鬱悶的是,竟然有人捷足先登,搶先一步將甄宓帶走,而這個人就是曹操的兒子曹丕,無奈之下,曹操只好將甄宓許配給曹丕。曹丕與甄宓婚後倒也非常恩愛,就連曹操的老婆卞夫人都對甄宓的孝心稱讚不已。
《三國志·魏書·后妃傳》就記載有卞夫人對甄宓的評價:「此真孝婦也。」
不過,夫妻之間的魔咒「七年之癢」很快就出現在曹丕和甄宓身上。彼時曹丕外出征戰,甄宓留守後方伺候婆婆,後來還為曹丕生下兒子曹叡以及東鄉公主。俗話說,男人有權就變壞,曹丕稱帝之後開始寵幸郭貴妃,對甄宓也冷落了很多。
對曹丕有怨言,結局凄慘
公元221年,曹丕稱帝後的第二年,他就賜死了甄宓,而在甄宓下葬時,還做出了「披髮覆面,以糠塞口」的事情來羞辱她,據說是為了防止甄宓到下面之後申冤告曹丕的狀。
那麼曹丕為何如此痛恨甄宓,以至於做出這樣羞辱甄宓的舉動呢?理由或許有二。
首先為兒子曹叡鋪路,警告外戚不要妄想把控朝堂。甄家原本就是河北豪族,甄宓嫁給曹丕之後,甄家也迎來了高光時刻,曹操對甄家也異常寵信,曹沖病逝後,還特意從甄家選一女與曹沖成婚,併合葬在一起。
甄家也有意壯大自己權勢,明裡暗裡通過甄宓的地位聯絡其他豪門,甚至還敢和曹丕爭奪北方礦產和鹽業的主導權,這讓曹丕非常不滿。
後來曹丕身體每況愈下,他沒有更多精力與甄家較勁,於是通過處死羞辱甄宓的方式來壓制甄家,為曹叡上位掃清阻礙,也就是說,甄宓只是這場鬥爭中無辜的犧牲品而已。
其次則是甄宓和曹植的緋聞讓曹丕惱羞成怒。其實結合相關史料可以發現,這種緋聞根本是無稽之談,甄宓和曹植相差了十幾歲,兩人有私情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所以甄宓一直回護曹植這個小叔子或許確有其事,但也只是嫂子對弟弟正常的關心罷了。
結語
自古薄情當屬君王,或許曹丕始終沒有將甄宓視作皇后的最佳人選,不然早就給了她皇后封號。喜新厭舊也罷、權力鬥爭也可,不管怎樣,甄宓已經失去了曹丕的寵愛,被賜死是必然之事,只是沒人能想到曹丕竟然會那麼無情,死後也不肯給甄宓體面,心性薄涼至此,世所罕見……
參考資料:《三國志》、《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