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趙恆的第一戰,精彩之餘讓人扼腕嘆息

宋真宗趙恆,北宋的第三個皇帝,公元997年繼位,兩年後,遼軍南犯,邊境戰事驟起,趙恆迎來了他當皇帝以來的第一次戰爭。

宋朝派傅潛領兵應戰。傅潛何許人也,太宗時期的老人了,戰績平平,不過資歷擺在那呢,震懾三軍(當然說的是宋軍)還是沒問題的。

蠢蠢欲動

當年7月,傅潛領兵出征,駐紮定州(現河北定州),派田紹斌、石普為先鋒,與保州知州楊嗣合兵一處,共同禦敵。私下裡,石普與楊嗣商議,夜襲遼軍,被困不得出。田紹斌及時派兵救援,遼軍不敵,潰敗而逃,宋軍初戰告捷。

消息傳到汴京,眾人歡呼雀躍,心中都不禁感嘆,果不負我天朝上軍之威!立馬有人進言:皇上當御駕親征,像太祖太宗一樣,親征遼軍。

如果一戰功成,這是何等的榮耀!趙恆心裏開始蠢蠢欲動。

躍躍欲試

公元999年10月底,遼軍進攻遂城(現河北遂城鎮)。彼時楊延昭守遂城,楊延昭何許人也,他是故事《楊家將》中的主角楊六郎的原型。遂城只是一個邊陲小城,防禦十分有限,兵寡器少。楊延昭能夠成為大家熟知的楊六郎,那必定是有金剛鑽的。他充分運用了天時之利,創造出了 「地利」,在夜間,令全城運水,澆灌在外城牆上,第二天,遼軍攻城之時,發現城牆成了冰牆,堅硬光滑,無從下手,只得引兵退去。

楊延昭利用丁點兵力,成功抵擋住了遼軍的進攻。遼軍繞過遂城繼續進攻,攻城破寨,不可一世。

嘗到甜頭的遼軍又折返進攻遂城,楊延昭已經升遷走人,這次守遂城的是石保興,妥妥的將二代。為激勵士氣,他私自打開府庫,犒賞將士們,打開城門與遼軍正面硬剛,頗有「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的氣概,此一戰大勝。

面對接連的勝利,雖然傅潛無動於衷,堅持着「守」的策略,但是這些勝利,讓趙恆心裏痒痒得很,對於下面提議的御駕親征一事躍躍欲試,開始籌划行程具體事宜。

躊躇不定

十二月中旬,趙恆車駕到了大名府(現河北大名縣東南部),安營紮寨,觀察戰場變化,等待有利的時機親臨戰場。

傅潛沒有給趙恆這個面子!他的心裏依舊還有心魔,當年參與拒馬河之戰,楊業楊無敵都敗給了遼軍,戰況之慘烈讓他至今心有餘悸。誰說話都不好使,他堅守不出,任憑遼軍在河北境內燒殺掠奪。

前線戰事並不像預想的那麼順利,由於傅潛的死守戰略,趙恆等待的時機一直沒有到來,這讓他進退維谷,躊躇不定。

盛興而歸

傅潛的死守不出,讓眾將領很是氣惱,范廷召指着他的鼻子罵道:「公恇怯乃不如一嫗爾。」傅潛無奈,分騎兵八千、步兵二千給范廷召,讓他領兵出戰。范廷召明白,這點兵力跟遼軍數萬大軍打,純粹是找死,於是提前與康保裔約定,讓他隨時備戰,準備救援。

戰事果如范廷召所料,一打起來,立馬不敵,趕緊聯繫康保裔救援,康保裔馬不停蹄率軍來援。康保裔本以為兩處兵馬合在一起,可以與敵一戰。誰曾想,范廷召發了求救信之後,就領兵跑路了。康保裔到達戰場時,遼軍還未退走,立馬將康保裔軍圍了起來,康保裔軍奮勇作戰,因寡不敵眾,慘遭全殲(據遼史記載,康保裔兵敗投降)。

遼軍在宋朝境內一番燒殺掠奪,心滿意足知乎,引兵退去,留給趙恆一個滿目瘡痍的戰場。

遼軍已經退去,趙恆還沒有等到上戰場,這可如何是好?此次御駕親征本想成就不世之功業,奈何現如今,可能要貽笑天下了。

傅潛不給趙恆面子,想貼趙恆屁股的人多了去了。坑了康保裔的范廷召切合時宜地寄來一封捷報,在瀛洲大勝遼軍,遼軍抱頭鼠竄,逃回了北方

聽聞捷報,趙恆大喜,作《喜捷詩》慶賀,班師回朝,可謂是將阿Q精神發揮到了極致。

宋真宗趙恆的第一次御駕親征「完美的」划上了句號,確實精彩,精彩之餘卻讓人扼腕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