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我國南宋時期的愛國名將岳飛,很多人可能都知道。他親手創建的岳家軍,讓當時的金人聞風喪膽,當時的金人都有這樣一句諺語: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然而這樣的愛國英雄最後卻屈死於奸臣秦檜之手,使其「直搗黃龍府」的願望無法實現,留下了千古遺恨!這也讓後來很多人為其鳴冤叫屈。
甚至還有人問出這樣的問題:如果岳飛不死,繼續北伐,南宋就能統一整個華夏嗎?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必須結合歷史進行綜合考慮,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岳飛不死,至少金人不會輕易攻打南宋,甚至有可能收復一些北方失地,但想統一整個華夏,可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為大國之間的較量比的是綜合國力。我們現在可以從軍力和財力這兩個方面來分析一下當時的南宋與金人的金國這兩個大國之間究竟有沒有差別。首先我們看一下南宋的軍力。據史料記載:南宋的軍隊,其精銳力量大致上有四支部隊,第一是岳飛的岳家軍,第二是吳璋的吳家軍,第三是韓世忠的韓家軍,第四是劉錡的八字軍。
但若能進攻奪堅能力,則非岳家軍莫屬,吳家軍擅長的則是以守為主,韓世忠的部隊則只擅長於水戰和打伏擊,而劉錡的八字軍余部儘管名震天下,但它也就打了順昌一仗,在後來岳飛被害後,金人再度南侵時,劉錡竟然敗退江南,名聲也大打折扣。所以,倘若岳飛不死,繼續北伐,則岳家軍必須充當主力孤軍奮進。
但是,岳家軍當時有多少兵員呢?據史料記載,就全盛時期的岳家軍也只有100000餘人,如果除掉軍隊里搞後勤的「火頭軍」,正規兵員大約只有88300餘人。而岳家軍面臨的金兵,即便是在偃城、穎昌接連大敗、傷亡慘重的情況下,金帥完顏宗弼手中倘有70000大軍。再加上東北老家的部隊以及河北、燕京地區的部隊,金軍至少還有200000餘人的戰略預備隊可迎戰岳家軍。
這其中還沒算上用在西線川陝地區和東線兩淮地區被吳璘和韓世忠所牽制的人馬,所以,單從兵力上看,金人可是佔據着絕對優勢的。或許有人會這樣說,打仗用兵,貴在精,不在多,可你別忘了,岳家軍一路北上,就算一路順利的攻城拔寨,可沿途總得分兵把守吧!再加上糧草越往北,供給線便會越長,這些都會消耗岳家軍的兵力的哦!
實際上,歷史上的岳飛也早就看出了這個問題,在他上奏給朝廷的《伐金策》里,就提出要募兵擴充岳家軍到200000餘人。可見,歷史上的岳飛對於金兵從來就沒有輕視過!現在,我們回過頭來再看看南宋想「直搗黃龍府」的財力怎麼樣。在宋人一部重要的史料筆記《雞肋編》里記載:岳家軍100000餘人每月需用錢560000萬緡,米70000餘石。
按當時的米價摺合成銀兩的話,岳家軍一年的開銷高達9240000兩銀子,而南宋政府一年的財政總收入只有13600000兩銀子。也就是說,光養岳家軍,南宋政府每年要掏大約財政總收入的七成左右,現在明白了為什麼歷史上的宋高宗總是老想着與金人議和了吧!雖然南宋的這位官家有膽小懦弱的原因,但是財政吃緊還是最主要的問題。
當然,宋高宗聽信奸臣秦檜的讒言害死岳飛,這可與南宋的財力和軍為沒啥關係,純粹是中了金人離間他們君臣的毒計。倘若岳飛不死,歷史上的南宋縱然不能一統華夏,但是,就憑着岳家軍的威名,至少也可威懾北疆的金人,宣示我中原大國的國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