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開慧犧牲前給毛澤東的情書:千字皆血淚,發現時主席已逝世6年

2020年12月11日23:00:19 歷史 1783

這是一段滿含血淚的文字,楊開慧在與毛澤東主席分離的三年時間裏,將對丈夫的思念訴諸12頁手稿,藏到卧室後牆的磚縫裡,一藏就是52年。直到1982年3月10日,工人們在修繕楊開慧烈士的故居時,打開卧室後牆,一摞楊開慧的手稿驚現於世人面前。

「幾天睡不着覺,無論如何,我簡直要瘋了。許多天沒來信,天天等。眼淚……我不要這樣悲痛,孩子也跟着我難過,母親也跟着難過。簡直太傷心了,太寂寞了,太難過了。我想逃避,但我有了幾個孩子,怎能……五十天上午收到貴重的信。即使你死了,我的眼淚也要纏住你的屍體。」

這是摘自其中一封寫給毛澤東主席的信,當然這封信並未寄出,主席終其一生也未能讀到。寫這封信的時候,楊開慧已經與毛主席分開兩年多,這裏面提到的「貴重的信」,是毛主席在1928年10月捎回來的,那也是一年前的事了。


楊開慧犧牲前給毛澤東的情書:千字皆血淚,發現時主席已逝世6年 - 天天要聞

楊開慧手稿

那是毛澤東上井岡山之後,用暗語給楊開慧寫的信,信里大意是說,我在這裡做買賣,賺了錢,生意興隆,信里還提到自己的腳傷一直沒好……楊開慧看着毛澤東的信,不覺百感交集,她寫了一首懷念毛澤東的詩,題為《偶感》:

天陰走朔風,濃寒入肌骨。念茲遠行人,平波突起伏。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備?孤眠誰愛護?是否亦凄苦。書信不可通,欲問無人語。恨無雙飛翮,飛去見茲人。茲人不得見,惆悵無已時。

楊開慧犧牲前給毛澤東的情書:千字皆血淚,發現時主席已逝世6年 - 天天要聞

楊開慧《偶感》原稿

自從1918年隨父親到北京,與毛主席再次相遇,楊開慧便跟這個男人緊緊聯繫在一起。當時,毛主席為了參加「驅張」運動來到北京,在恩師楊昌濟家裡再遇楊開慧,兩人確立了戀愛關係。

從楊開慧遺留下來的手稿可以看出,是毛澤東主動追求她的。兩個人都是極其驕傲的人,楊開慧將深愛藏在心中,唯恐毛澤東發現。而毛澤東的驕傲也讓他一直隱瞞,不願去表現。捅破這層窗戶紙後,兩人的關係也得到了楊昌濟的默許。

在北京的時光是你儂我儂,毛澤東還許諾要給楊開慧寫一首情詩。那是一天,他們在陶然湖散步,楊開慧小鳥依人般地挽着毛澤東的手,邊走邊訴說著自己的情感。過了一會兒,毛澤東笑着問:「聽你的朋友說,你愛作詩,最近有什麼大作,可否誦給我聽聽?」

楊開慧犧牲前給毛澤東的情書:千字皆血淚,發現時主席已逝世6年 - 天天要聞

毛主席與楊開慧

楊開慧便將前不久寫給她哥哥女友李崇英的一首詩讀了一遍:

高誼薄雲霞,溫和德行嘉。抽贈嬌麗菊,今尚獨開花。日夜幽思永,樓台人幕遮。明年秋色好,能否至吾家?

毛澤東聽完樂了,說道,「你是要崇英早一點嫁到你家,做你的嫂子吧!霞,你說這首贈給我是不是也很合適啊!」

就在這時,毛主席也許諾楊開慧,一定會給她寫一首詩。然而就在不久後,楊昌濟因病逝世,接下來的革命形勢逼人,毛主席開始各地奔波,這首詩一拖就到了兩人結婚之後。

楊開慧犧牲前給毛澤東的情書:千字皆血淚,發現時主席已逝世6年 - 天天要聞

楊開慧

1920年冬天,楊開慧和毛澤東舉行了一場特殊的婚禮。楊開慧一個人帶着自己的衣物,來到了毛澤東在第一師範教員的宿舍之中,直接住了進去,兩名志同道合的戰友有情人終成眷屬。毛澤東花了6塊銀元辦了一桌酒席,宴請了當時在長沙的親友們。

婚後不久,毛主席多次與新婚妻子楊開慧短暫別離,到岳陽、華容、南縣、常德、湘陰等地考察,了解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情況和廣大人民的生活狀況。新婚後的離別雖說短暫,卻也讓毛主席的思念之情難以言表。於是,他終於兌現了自己的諾言,寫下一首《虞美人·枕上》:

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

夜長天色總難明,寂寞披衣起坐數寒星。

曉來百念都灰盡,剩有離人影。

一鉤殘月向西流,對此不拋眼淚也無由。

這是毛主席寫下的第一首情詩,楊開慧收到後,幸福之情溢於言表,還特地拿出來在自己的閨蜜李淑一面前「炫耀」。建國後,李淑一還曾寫信給毛主席,索要他當年寫給楊開慧的這封信,勾起了毛主席的無限回憶。也就是在當時,毛主席寫下了著名的《蝶戀花·答李淑一》: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

儘管有着多次短暫的分離,但在1927年前,楊開慧和毛澤東結婚七年里,大部分時間都是夫妻如影相隨。在這7年里,楊開慧為毛主席生下3個兒子。

楊開慧犧牲前給毛澤東的情書:千字皆血淚,發現時主席已逝世6年 - 天天要聞

楊開慧與兒子

然而就在楊開慧的第三個兒子毛岸龍出生(1927年4月4日)後幾天時間,蔣介石在4月12日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汪精衛緊隨其後在武漢也大開殺戒,毛主席從武漢回到長沙,準備策劃秋收起義。

秋收暴動就要開始了,楊開慧期待着這場暴風雨的到來。她開始做着參加秋收起義的準備。然而,毛主席已意識到未來鬥爭的艱巨性,決定自己獨自前往,而讓楊開慧回板倉,去照顧母親和孩子,並參加那裡的農民運動。

毛主席在出發前,先將楊開慧送回板倉家中,毛主席從屋後竹山翻過來,腳都沒歇,又翻過後山走了。不料,此一別竟成永別。

楊開慧犧牲前給毛澤東的情書:千字皆血淚,發現時主席已逝世6年 - 天天要聞

毛主席與楊開慧

秋收起義爆發後,國民黨反動當局立即通令各軍,「獲毛逆者,賞洋5000元」,這讓楊開慧日夜擔驚受怕,寢食難安。與丈夫分離,生死兩茫茫,這讓楊開慧陷入了絕望。

「我要吻你一百遍,你的眼睛,你的嘴,你的臉頰,你的額,你的頭,你是我的人,你是屬於我的!」

楊開慧在信中如此抒發自己的思念之情,卻又時時擔心愛人的安危:

「天哪,我總不放心你!只要你好好地,屬我不屬我都在其次,天保佑你罷。今天是你的生日,我格外不能忘記你。晚上睡在被子里,又傷感了一回。聽說你病了,而且是積勞的緣故……沒有我在旁邊,你不會注意的,一定要累死才休!」

在這段時間裏,楊開慧得到的都是駭人聽聞的慘劇,在國民日報上看到朱德的妻子慘遭殺害後,被掛頭示眾;得知好友向警予在赴刑場的路上,還受着酷刑;閨蜜鄭家奕,在無法站立的情況下,被敵人用籮筐抬到了刑場,一排槍口,對着籮筐頻頻點射。分別兩年後,極度的思念和白色恐怖籠罩着她,她總覺得,死亡,如影隨形。

日子一天天過去,楊開慧似乎感到自己的心被一點點地掏空。她終日神情恍惚,萬般無奈,只能用寫日記的方法排遣自己內心孤獨無助的絕望。但又怕日記落在敵人手裡,因此每次寫完日記後,楊開慧就將日記本藏到卧室後牆的磚縫裡。

楊開慧犧牲前給毛澤東的情書:千字皆血淚,發現時主席已逝世6年 - 天天要聞

噩耗終於也降臨到了楊開慧頭上。

湖南軍閥何健把對朱、毛紅軍的仇恨都發泄到楊開慧身上。他出了1000銀元的賞格捉拿楊開慧。楊開慧在群眾的掩護下,幾次都逢凶化吉,躲過了敵人的追捕,但在同年10月24日凌晨,楊開慧潛回板倉看望母親和孩子時,被軍閥密探發現後而被逮捕。

楊開慧入獄後,父親楊昌濟的老友章士釗、蔡元培、譚廷闓等名流教授開始積極營救,他們聯名向南京的國民黨當局致電,從輿論上施加壓力,南京政府屈於外界壓力,致電何鍵,囑其緩刑。

楊開慧犧牲前給毛澤東的情書:千字皆血淚,發現時主席已逝世6年 - 天天要聞

何健一方面承受着外界的壓力,另一方面聽從中共叛徒任卓宣的建議,認為「楊開慧如能自首,勝過千萬人自首」,於是,審訊官提出,楊開慧只要宣布同毛澤東脫離關係即可自由。但楊開慧則毅然回答:「死不足惜,惟願潤之革命早日成功。」

1930年11月14日,楊開慧於瀏陽門外識字嶺英勇就義,年僅29歲。

在那樣嚴峻的革命環境下,楊開慧早就做好了犧牲的準備,1929年3月,她曾給自己的堂弟楊開明寫了一封「託孤信」,她唯一放不下的,就是跟主席的三個兒子。楊開慧在信中寫道:

我好像已經看見了死神——唉,它那冷酷嚴肅的面孔!說到死,本來,我並不懼怕,而且可以說是我歡喜的事。只有我的母親和我的小孩呵,我有點可憐他們!而且這個情緒,纏擾得我非常利(厲)害——前晚竟使我半睡半醒的鬧了一晚!


我決定把他們——小孩們——託付你們,經濟上只要他們的叔父長存,是不至於不管他們的,而且他們的叔父,是有很深的愛對於他們的。倘若真的失掉一個母親,或者更加一個父親,那不是一個叔父的愛,可以抵得住的,必須得你們各方面的愛護,方能在溫暖的春天裏自然地生長,而不至於受那狂風驟雨的侵襲!

楊開慧犧牲前給毛澤東的情書:千字皆血淚,發現時主席已逝世6年 - 天天要聞

楊開慧「託孤信」原稿

這封信直到楊開慧犧牲,也沒有能寄出,只好藏匿在家中老宅的牆縫中。而她的堂弟楊開明,先於楊開慧於1930年2月22日犧牲在長沙瀏陽門外識字嶺刑場,年僅25歲。楊開慧被抓時,年僅8歲的毛岸英也一同被抓去。

楊開慧犧牲後,當地群眾不顧生命危險,將她的遺體送回了板倉,葬在青松環繞的棉花坡上,讓她落葉歸根。此時,在江西指揮紅軍反「圍剿」的毛主席,得知楊開慧犧牲的消息,寄信給楊家說:「開慧之死,百身莫贖。」

楊開慧犧牲前給毛澤東的情書:千字皆血淚,發現時主席已逝世6年 - 天天要聞

「你是幸運的,能得到我的愛,我真是非常愛你的喲!不至於丟棄我吧?你不來信一定有你的道理。普通人也會有這種情感,父愛是一個謎,你難道不思想你的孩子嗎?是悲事,也是好事,因為我可以做一個獨立的人了。」

楊開慧在絕境中的思念之情,在這封信里展現得淋漓盡致。誠然,毛主席能得到楊開慧這樣的愛,是幸運的。可對於楊開慧來說,能有毛主席這樣一個愛人,又何嘗不是幸運的呢?在她從容赴死時的堅定,臨死前對毛主席革命成功的寄望,這是怎樣的一種革命情感?

1923年12月,當毛主席要動身去上海開會,楊開慧剛剛生下毛岸青,尚在坐月子。毛主席滿含深情的寫了一首《賀新郎·別友》給楊開慧:

揮手從茲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訴。眼角眉梢都似恨,熱淚欲零還住。知誤會前番書語。過眼滔滔雲共霧,算人間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東門路,照橫塘半天殘月,凄清如許。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憑割斷愁絲恨縷。要似崑崙崩絕壁,又恰像颱風掃寰宇。重比翼,和雲翥。


楊開慧犧牲前給毛澤東的情書:千字皆血淚,發現時主席已逝世6年 - 天天要聞

臨別之前,夫妻情意綿綿躍然紙上,凄然相向,苦情重訴,眼淚已在眼眶打轉,需要何等的意志,才能忍住不流?數遍人間的知己,也莫過於你與我了。恨只恨,這亂世,唯有割斷愁絲恨縷,只盼革命成功,再與你比翼雙飛於雲霄之上。

一面是與妻子纏綿的兒女情長,一面是革命志士的遠大抱負,毛主席在艱難之中做出自己的選擇,為了普天下的老百姓,將自己的兒女私情埋諸心底。

楊開慧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明明思念愛人到「即使你死了,我的眼淚也要纏住你的屍體」,卻還是毅然決然的支持着愛人的革命之路,甚至在面臨劊子手時,還是「惟願潤之革命早日成功。」將自己的思念之情訴諸文字,埋在一堵破敗不堪的牆裡。

日後,當毛岸英犧牲在朝鮮戰場上時,毛主席聽聞後強忍悲痛,一句「誰讓他是毛澤東的兒子呢」,誰人聽了能不潸然落淚?

楊開慧犧牲前給毛澤東的情書:千字皆血淚,發現時主席已逝世6年 - 天天要聞

毛主席與毛岸英

附楊開慧給毛主席的一封信(情書)全文:

潤之:


「幾天睡不着覺,無論如何,我簡直要瘋了。許多天沒來信,天天等。眼淚……我不要這樣悲痛,孩子也跟着我難過,母親也跟着難過。簡直太傷心了,太寂寞了,太難過了。我想逃避,但我有了幾個孩子,怎能……五十天上午收到貴重的信。即使你死了,我的眼淚也要纏住你的屍體。


你是幸運的,能得到我的愛,我真是非常愛你的喲!不至於丟棄我吧?你不來信一定有你的道理。普通人也會有這種情感,父愛是一個謎,你難道不思想你的孩子嗎?是悲事,也是好事,因為我可以做一個獨立的人了。


我要吻你一百遍,你的眼睛,你的嘴,你的臉頰,你的額,你的頭,你是我的人,你是屬於我的!


昨天我跟哥哥談起你,顯出很平常的樣子,可是眼淚不知怎樣就落下來了。我要能忘記你就好了,可是你的美麗的影子、你的美麗的影子,隱隱約約看見你站在那裡,凄清地看着我。誰把我的信帶給你,把你的信帶給我,誰就是我的恩人。


天哪,我總不放心你!只要你好好地,屬我不屬我都在其次,天保佑你罷。今天是你的生日,我格外不能忘記你。晚上睡在被子里,又傷感了一回。聽說你病了,而且是積勞的緣故……沒有我在旁邊,你不會注意的,一定要累死才休!


你的身體實在不能做事,太肯操心。天保佑我罷,我要努一把力,只要每月能夠賺到六十元,我就可以叫回你,我不要你做事了,那樣隨你的能力、你的聰明,或許還會給你一個不朽的成功呢!


又是一晚沒有入睡。我不能忍了,我要跑到你那裡去。小孩,可憐的小孩,又把我拖住。我的心挑了一個重擔,一頭是你,一頭是小孩,誰都拿不開。我要哭了,我真的要哭了!我怎麼都不能不愛你,我怎麼都不能……人的感情真是奇怪……我真愛你呀!天哪,給我一個完美的答案吧!


雲錦


1929年12月26日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着漫長的海岸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只要羅長子往我身邊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羅瑞卿卻是個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親切地稱呼他為「羅長子」。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 天天要聞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陳水扁,但是,她一定會為特赦陳水扁創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為陳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礙,這一點蔡英文在這8年里早都在做,現在基本也比較成熟了,蔡英文辦任何事情都是比較穩妥的,陳水扁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陳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