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攝政王載灃遠赴德國的老照片

2020年06月10日13:12:02 歷史 1135

清末攝政王載灃遠赴德國的老照片 - 天天要聞

1900年,義和團運動在京津一帶發展迅速。對此,德公使克林德十分不滿,他氣勢洶洶地坐着轎子到衙門質問清廷。不料,去的路上,發生衝突,克林德被神機營擊斃。事情發生後,八國侵略軍以此為借口,對清廷進行威脅,兵臨城下。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後,八國聯軍逼迫清廷派王公大臣赴德道歉。慈禧、光緒帝無奈之下只得派醇親王載灃(攝政王)為頭等專使大臣,赴德謝罪致歉。來看一組清末載灃老照片。這一張是載灃。時年18歲。

清末攝政王載灃遠赴德國的老照片 - 天天要聞

載灃是第二代醇親王,是老醇親王愛新覺羅·奕譞第五子,光緒皇帝的弟弟,宣統帝溥儀生父。溥儀稱帝期間,他是監國攝政王,清廷大權的實際掌握者,其地位可謂顯要煊赫。因義和團運動,公使克林德在京被殺後,載灃於1901年被慈禧太后委派充任頭等專使大臣赴德國道歉謝罪,並任命張翼、蔭昌為侍郎,隨同載灃出訪。這一張照片是1901年7月12日,18歲的載灃以「頭等專使大臣」名義離京赴德,為克林德被殺一事親自致歉。

清末攝政王載灃遠赴德國的老照片 - 天天要聞

1901年7月12日上午,載灃一行從永定門啟程,下午到達塘沽,登上了輪船招商局的安平號海輪。7月15日,輪船到達上海。又換乘德國的拜安號輪船前往德國。經過一個多月的顛簸航行,8月23日到達瑞士西北邊境靠近德國的巴塞爾。這一張照片是醇親王載灃出訪德國,途經(香)港時,與港督合影。

清末攝政王載灃遠赴德國的老照片 - 天天要聞

載灃遠赴德國時途徑上海,所到之處官兵封路,排場甚是壯觀。此時的載灃只有18歲,但卻肩負遠赴德國賠禮道歉的重任。載灃離京時曾公開表示:此非榮耀之行,不必鋪張。到上海時,見接待過於隆重,又強調"要節儉」。這一張照為載灃途經上海時經過南京路的情景。

清末攝政王載灃遠赴德國的老照片 - 天天要聞

這一張照為出使德國船經香(港)時載灃與港督和其家人及侍郎、將軍等官員合影。照片中可以看到此次「道歉謝罪」之旅使每個人神態各異。此次載灃出訪是以親王的身份去德道歉,所以對於禮儀問題十分在意。當時的清駐德公使呂海寰在載灃出使前就曾向德外交部詢問會見的禮儀,可德國方面卻遲遲沒有答覆。直到8月19日在載灃快到德國時,德方突然通知呂海寰:「德皇在白廳坐見,王爺行三鞠躬禮,遞書,致頌。切照臣下覲君禮節叩首。」

清末攝政王載灃遠赴德國的老照片 - 天天要聞

到達德國後,德皇為了刁難和羞辱載灃,要求載灃向其行跪拜之禮,逼他下跪。18歲的載灃得知後直接拒絕,他說:"寧蹈西海而死,不甘向德皇跪拜。大清王爺怎能在『洋鬼子』面前下跪呢?」為了這個跪拜禮,雙方交涉了十幾天。最終,德方妥協,讓載灃與其隨從皆行鞠躬禮。這一張照片是載灃(中)與內閣大學士張翼(右四)副都統蔭昌(左五)赴德時的留影。

清末攝政王載灃遠赴德國的老照片 - 天天要聞

9月4日中午,載灃在蔭昌的陪同下來到了德國皇宮。載灃向威廉二世行三鞠躬禮,遞呈國書,宣讀致辭,表示深感抱歉。面對一國親王的「道歉」,德皇十分地傲慢。行鞠躬禮致歉後,載灃本想順路到英、意等國訪問參觀以「開眼看世界」,但遭到德國堅決反對,說「若往歐洲英意比,有違專誠之意」。載灃無奈,只得放棄。這一張照片是載灃到達德國時的場景。

清末攝政王載灃遠赴德國的老照片 - 天天要聞

載灃這次赴德道歉之行,開拓了眼界視野,加深了對國外的了解。這一張照片是1901年,赴德向德皇致歉的載灃在"巴伐利亞號"裝甲蒸汽戰列艦。照片中的人物有:陸軍大臣蔭昌,清廷全權公使張翼,醇親王載灃,德意志帝國海軍分艦隊馮-希施特少將,戰艦艦長。載灃回國後,慈禧太后對他這次赴德之行的表現,甚為滿意。有人贊載灃:「從今一代擎天柱,要仗吾王手自擎」。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 - 天天要聞

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

7月4日,全國最大電力負荷達到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從國家能源局獲悉:7月4日,全國最大電力負荷達到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較6月底上升約2億千瓦,較去年同期增長近1.5億千瓦。入夏以來,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等地電網負荷創歷史新高。其中,江蘇電網負荷首次突破1.5億千瓦,最高負荷較春季平均增長近400...
你知道中國歷史上,全身上下都背負着典故的男人是誰嗎? - 天天要聞

你知道中國歷史上,全身上下都背負着典故的男人是誰嗎?

1. 胯下之辱典故:韓信年輕時家貧,曾遭市井無賴當眾侮辱,被迫從其胯下爬過。韓信忍下了這奇恥大辱,後來發奮圖強,成就大業。2. 一飯千金典故:韓信落魄時,常在河邊釣魚充饑。一位在河邊漂洗絲綿的老婦人(漂母)見他可憐,連續幾十天分飯給他吃。
平頂山白龜湖水位持續下降,古墓群重見天日,兩處古代遺址「露真容」 - 天天要聞

平頂山白龜湖水位持續下降,古墓群重見天日,兩處古代遺址「露真容」

今夏白龜湖水位持續下降,不僅讓一處清代墓葬群重見天日,更意外揭開了兩處古代遺址的神秘面紗。7月2日,平頂山市文廣旅局文物保護中心組織專業人員進行了全面調查:原有墓葬已於水庫修建初遷移,僅剩墓碑躺在地面。市文廣旅局文物保護中心已組織人員開始對現有墓碑進行轉移保護。7月2日,記者隨文物保護人員深入白龜湖西北...
哈爾濱怎麼從清朝一個村鎮,成為黑龍江省會的? - 天天要聞

哈爾濱怎麼從清朝一個村鎮,成為黑龍江省會的?

哈爾濱是古肅慎人的地盤,在女真崛起前,只有小型聚落,清朝初期也不過是小鎮,如何成為黑龍江省會的呢?【哈爾濱】哈爾濱位於黑龍江省南部,南與吉林省接壤,地處松嫩平原東南緣,松花江中游,面積5.31萬平方千米,居中國省會城市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