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所設的鴻門宴,不是劉邦的危機,而是他的機遇

2020年04月28日22:48:52 歷史 1284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各地諸侯紛紛舉兵起義,意圖推翻秦朝的統治。在這其中,最具有實力的諸侯莫過於項羽和劉邦兩人了。在歷史書上,有關兩人之間恩怨的記載也有很多,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鴻門宴了。

鴻門宴是項羽針對劉邦舉辦的一場問責宴會,劉邦在赴約這場宴會的過程中看似兇險無比,其實只是有驚無險,並沒有性命之憂,這場宴會反倒是讓劉邦避免了一場真正的危險。

項羽所設的鴻門宴,不是劉邦的危機,而是他的機遇 - 天天要聞

公元前206年,劉邦攻入關中,佔據咸陽。項羽則因為劉邦在函谷關的駐兵,導致其不能進入關中,項羽氣憤之下,命令英布攻破函谷關,率軍到達戲水之西。

在這個時候,劉邦在霸上駐軍,還沒有和項羽相見。劉邦的麾下有一名叫做曹無傷的將領,他就已經派人向項羽告密:「劉邦想要在關中稱王,讓子嬰做丞相,珍寶應有盡有。」項羽一直很痛恨秦始皇,秦朝最後一位皇帝子嬰是秦始皇的後代,所以也是項羽必除的對象。

項羽見劉邦不僅擅自稱王,還拜他一直想要除掉的子嬰為丞相,再加上之前劉邦在函谷關駐兵阻止他進入關中,心中已經對劉邦十分不滿,這時,軍師範增又在一旁陳述利害,勸說他趁機除掉劉邦,以絕後患。在這種種原因之下,項羽決定攻打劉邦的軍隊,徹底除掉劉邦。

項羽所設的鴻門宴,不是劉邦的危機,而是他的機遇 - 天天要聞

在當時,項羽的軍隊有四十萬,而劉邦的軍隊只有十萬,再加上項羽軍事水平一流,兩者若是發生戰爭,劉邦並沒有什麼勝算。不過好在劉邦命不該絕,項羽的叔父項伯,在項羽軍中任左尹。項伯是張良的至交好友,在聽到項羽的決定後,連夜跑到劉邦的軍中提醒張良,結果在張良的勸說下面見劉邦,經過劉邦一番拍馬屁和解釋後,反倒與劉邦結為了親家。

事後,項伯連夜返回後,將劉邦的解釋告知項羽,並趁機勸說項羽放過劉邦。在項伯的努力遊說下,項羽決定停止對劉邦的軍事行動,同意讓劉邦來軍中道歉解釋。

宴會上,因為之前項伯的勸說,范增數次示意項羽下令除掉劉邦,都沒有得到項羽的回應。范增見指望不上項羽,就讓項莊以舞劍的方式,在席間趁機除掉劉邦,結果也在項伯的干擾下沒有得逞。就這樣,在親家項伯的保護之下,劉邦在宴會上有驚無險,順利地渡過這一劫。

項羽所設的鴻門宴,不是劉邦的危機,而是他的機遇 - 天天要聞

在這場鴻門宴中,劉邦雖然對項羽低頭認錯,並且將咸陽交還給項羽,但是卻也避免了一場毫無勝算的戰爭,有了東山再起的機會,而且劉邦還在宴會中得知,是他的部下曹無傷給項羽告密,因此還解決了曹無傷這個內患,可以說是利大於弊。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遼金時代博物館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神秘面紗 - 天天要聞

遼金時代博物館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神秘面紗

在吉林省農安縣前崗鄉遼金時代文化園(以下簡稱文化園)內,吉林印記遼金時代博物館(以下簡稱博物館)靜靜佇立。博物館以文物搜集、整理、保護和展覽為主線,依託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與深厚人文歷史,融合青銅文化、遼金文化與民俗文化,自2012年開館以來,持續為遊客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的神秘面紗,展現其悠久歷史與燦爛文...
我國古代的四斗如今再度復興 - 天天要聞

我國古代的四斗如今再度復興

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5000年歷史積澱出中華文明,一脈相承,是地球上至今唯一保持下來的文明。在數千年文明積澱中,也有些民間遊戲代代相傳,包括一些博彩的遊戲。其中有鬥雞、斗狗、走馬、鬥蟋蟀、鬥鵪鶉等比較流行,而且產生了許多相關的成語、
東晉「王與馬共天下」,王敦為何「清君側」起兵? - 天天要聞

東晉「王與馬共天下」,王敦為何「清君側」起兵?

王敦其人王敦,字處仲,出生於公元 266 年,琅琊臨沂(今山東費縣)人 ,是東晉時期極為重要的大臣與丞相,同時也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女婿,治書侍御史王基之子,司徒王導的堂兄。他出身於頂級士族琅琊王氏,這個家族在當時的政治和社會中擁有着極高的地位
賴清德粉飾美化日本殖民統治,國台辦批: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 天天要聞

賴清德粉飾美化日本殖民統治,國台辦批: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14日午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主持本次新聞發佈會。環球網記者:賴清德日前在台南參加八田與一紀念會時稱,台灣與日本的感情不是只像朋友一樣,是像家人一樣。島內輿論抨擊其對日本殖民時期屠戮台灣民眾的慘痛過去選擇
八路軍被日軍囚於木籠,解手睡覺都在籠里,戰士傳奇越獄 - 天天要聞

八路軍被日軍囚於木籠,解手睡覺都在籠里,戰士傳奇越獄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文|六六鱗編輯|六六鱗前言1942年2月的一個漆黑夜晚,河北平西某日軍戰俘營內,一名被囚禁在不足兩平方米木籠中
【三國季漢秘史250】鐵壁霍弋:血火鑄就的忠誠 - 天天要聞

【三國季漢秘史250】鐵壁霍弋:血火鑄就的忠誠

一、臨危受命平永昌 建興九年的雨季格外漫長,霍弋站在永昌郡城牆上,望着遠處瘴氣繚繞的哀牢山,手指無意識地摩挲着劍柄上的銅吞口。三日前收到的軍報還揣在懷中——夷王孟獲的族弟孟琰糾集三十七寨蠻兵,已切斷通往滇池的鹽鐵要道。"參軍大人,閻都督的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