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西康王」劉文輝的暮年的影像:臨終曾感慨:搞政治沒意思

2025年05月27日01:23:02 歷史 1149

60年代「西康王」劉文輝的暮年的影像:臨終曾感慨:搞政治沒意思 - 天天要聞

這張泛着歲月痕迹的老照片,定格於上世紀60年代初的某個寧靜午後。鏡頭裡,一位戴着老花鏡的老人安靜地坐在藤椅上,身上那件洗得有些褪色的藍色中山裝,與旁邊略顯陳舊的茶几相得益彰。

老人兩鬢已染霜白,專註地閱讀着當天最新的《人民日報》,鼻樑上架着的眼鏡偶爾滑落,他便伸手輕輕扶回。身旁斑駁的木桌上,放着一個搪瓷杯,杯口還氤氳着裊裊熱氣。單看這幅畫面,任誰都會以為這是一位享受閑適退休生活的老幹部,若不加以介紹,很難有人猜到,眼前這位神態安詳的老者,竟是民國政壇與軍界叱吒風雲的「西康王」劉文輝。

60年代「西康王」劉文輝的暮年的影像:臨終曾感慨:搞政治沒意思 - 天天要聞

在民國時期的川蜀大地上,劉文輝與劉湘這對叔侄,可謂是聲名赫赫。有趣的是,侄兒劉湘竟比叔叔劉文輝年長7歲。早年,初入軍政界的劉文輝,正是在劉湘的大力提攜下嶄露頭角。

彼時,劉湘對這位頗具潛力的叔叔極為倚重,而劉文輝也憑藉著過人的軍事才能與謀略,在川軍中迅速站穩腳跟。然而,隨着劉文輝勢力不斷擴張,二人之間的利益衝突逐漸浮出水面。正所謂「一山難容二虎」,曾經相互扶持的叔侄,最終因權力與地盤之爭,爆發了震驚川渝的「二劉爭川」之戰。這場慘烈的內鬥中,劉文輝終究不敵實力更勝一籌的劉湘,落得個一敗塗地的結局,不得不率領殘部退守西康。

60年代「西康王」劉文輝的暮年的影像:臨終曾感慨:搞政治沒意思 - 天天要聞

退守西康後的劉文輝,迎來了人生的重要轉折。抗日戰爭爆發後,西康成為了抗戰大後方的重要屏障。劉文輝憑藉出色的治理能力,將這片土地經營得井井有條,保障了戰時物資供應與社會穩定。

實際上,劉文輝並非傳統意義上頑固守舊的軍閥,早在紅軍長征途經川康地區時,他便主動與我黨及紅軍展開接觸,展現出開明進步的一面。此後,他與我黨的聯繫愈發緊密,甚至架設了秘密電台保持單線溝通。抗戰勝利後,國民黨獨裁統治的本質逐漸暴露,劉文輝對其愈發失望,內心投向光明的想法也愈發堅定。

60年代「西康王」劉文輝的暮年的影像:臨終曾感慨:搞政治沒意思 - 天天要聞

1949年,隨着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搖搖欲墜,劉文輝毅然率部起義,投身人民的懷抱。新中國成立後,他先後在地方與中央任職,還擔任了林業部部長一職。褪去昔日軍閥光環的劉文輝,始終保持着低調謙遜的作風,兢兢業業地為新中國建設貢獻力量。

然而,歲月不饒人,步入古稀之年的劉文輝,身體每況愈下。70年代初,一場意外讓他摔斷了腿,緊接着又被查出癌症。幸運的是,特殊年代裏,他並未受到過多衝擊。

60年代「西康王」劉文輝的暮年的影像:臨終曾感慨:搞政治沒意思 - 天天要聞

1976年年初,周總理與世長辭的噩耗傳來,劉文輝悲痛萬分。或許是過於哀慟,亦或是被病魔耗盡了最後一絲生機,短短五個月後,這位傳奇老人也永遠閉上了雙眼,享年82歲。臨終之際,他曾感慨「搞政治沒意思」,這簡短的話語,飽含着一位歷經滄桑、看盡風雲變幻的歷史人物,對自己跌宕起伏一生的深刻反思,令人唏噓不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北宋銅錢~太平通寶版別詳解 - 天天要聞

北宋銅錢~太平通寶版別詳解

太平通寶為北宋鑄幣,鑄行於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至公元984年),是北宋年號錢的開端。自此以後宋朝每當更改年號時幾乎都會鑄造新的年號錢,這是當時文化風貌、經濟快速發展的綜合體現。
古錢幣里的「吉祥三寶」-北宋篇(二)——三元及第 - 天天要聞

古錢幣里的「吉祥三寶」-北宋篇(二)——三元及第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大家好,我是你們距離2025年高考只有45天了高三的學子們,現在處在水深火熱、晝夜不分、懸樑刺股、手不釋卷、程門立雪、囊螢夜讀的努力中。
特大暴雨!或破歷史極值!緊急提醒 - 天天要聞

特大暴雨!或破歷史極值!緊急提醒

南方人做好準備!今年以來強度最強暴雨、大暴雨範圍最大的新一輪降水於昨日(5月27日)夜間開始登場部分地區日雨量或破5月極值!接下來兩天將橫掃南方大部地區此次降水單日降雨量大局地降雨具有極端性且強降雨落區與上一輪高度重疊致災風險高,需高度警惕!此輪強降雨究竟有何特點?強度強!暴雨或大暴雨成過程「標配」昨日...
上海解放76周年,在李白烈士故居共憶「永不消逝的電波」 - 天天要聞

上海解放76周年,在李白烈士故居共憶「永不消逝的電波」

吳儂軟語的評彈、鏗鏘有力的解說,一同講述着革命先烈壯烈而感人的故事。今天是上海解放76周年,李白烈士故居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電波從這裡發出」專場活動,以獨特的方式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活動伊始,虹口區黃渡居民區黨總支與虹口區評彈協會黨支部簽署了共建協議,在文化傳承、紅色教育等方面的合作邁出堅實...
台媒:賴清德當局強推全台「中正路」改名,蔣萬安批「只搞政治、不辦正事,無法苟同」 - 天天要聞

台媒:賴清德當局強推全台「中正路」改名,蔣萬安批「只搞政治、不辦正事,無法苟同」

【環球網報道】賴清德當局在島內大搞「去蔣化」,全台的「中正路」醞釀改名。據台灣《聯合報》5月27日報道,台「內政部」負責人劉世芳稱,希望島內各縣市地方政府推動改名,被台中市長盧秀燕反嗆「吃飽太閑」。台北市長蔣萬安今日(27日)也批評稱,民進黨當局「只搞政治,不辦正事」,無法苟同。當地民政局長陳永德也說,...
76年彈痕依舊!這座見證上海解放的碉堡今日重返彭一小區!居民含淚撫摸:感覺特別親切 - 天天要聞

76年彈痕依舊!這座見證上海解放的碉堡今日重返彭一小區!居民含淚撫摸:感覺特別親切

就在今天,這座見證上海解放的碉堡「回家」了!5月27日上午,彭浦新村街道彭一小區舉行歷史見證物回搬暨上海解放76周年紀念活動,歡迎一座見證上海解放烽火歲月的碉堡以及彭浦新村歷史紀念浮雕,在歷經三年多的保護性遷移後正式回遷原址。「彭浦新村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傳奇經歷、光榮夢想的地方,見證了彭浦新村人民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