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體委狩獵隊隊歌 誰會唱?誰吃過那肉?1961年內蒙古草原打黃羊

2025年05月17日04:23:04 歷史 1819

國家體委狩獵隊隊歌 誰會唱?誰吃過那肉?1961年內蒙古草原黃羊


懷舊五六十年前的老歌曲,這一首恐怕沒什麼人知道、沒人會唱了?歌詞是這樣的:第一段:摩托轟隆,槍聲振天響,健兒狩獵鬥志昂。並肩作戰,消滅豺狼,為民除害,把英雄當。第二段:寒風勁吹,沙石飛揚,冰天雪地無阻擋。團結一致,奮勇前進邊邊疆狩獵,把標兵當。結束詞:我們是優秀的運動員,我們是人民的獵兵,提高技術,鍛煉思想,保衛生產,保衛國防,保衛國防。

國家體委狩獵隊隊歌 誰會唱?誰吃過那肉?1961年內蒙古草原打黃羊 - 天天要聞

(圖1 題圖1961年《某某某畫報》報道草原上打野牛野驢狗熊)

國家體委狩獵隊隊歌 誰會唱?誰吃過那肉?1961年內蒙古草原打黃羊 - 天天要聞

(圖2 1961年國家體委狩獵隊隊歌

裡邊有兩個關鍵詞,不然就跟許多歌兒雷同了;一是「狩獵」二是「獵兵」,表現出了國家體委狩獵隊的來歷、任務與特色,那是一段很特殊的歷史。

當年為了應對食物特別是肉食短缺,而內蒙古草原上野生動物無數,幹嗎不打來吃呢!國家就組織了去打獵,一支主力是國家體委,有現成的開展軍事體育的摩托隊、射擊隊與無線電通訊隊。於是就有了「國家體委狩獵隊」,開赴內蒙古阿巴嘎旗打黃羊。

狩獵隊員們頭戴坦克帽,身穿翻毛大衣腳蹬着大頭毛氈靴,開上二十幾台長江750跨斗摩托車,威風凜凜地向茫茫草原進發。每輛車一個駕駛員、跨鬥上一個射擊手,帶瞄準鏡的步槍。黃羊晚上一般都躲在山坳背風處。車隊打開大燈能照射一百多米遠,把睡夢中的黃羊群轟得驚慌逃竄。黃羊奔跑時速達80公里,但也沒有摩托車加上子彈快。車手不愧國家級運動員,大摹上追趕黃羊又快又穩;早準備好的射擊手扣動扳機「啪!啪!啪!」,不愧百發百中。最多一晚上打死過130隻,由一輛嘎斯51卡車專門運送到火車站。總共為北京送去了幾萬隻黃羊。

那回在內蒙古狩獵打黃羊,既艱苦又自豪,狩獵隊員就創作了這首「國家體委狩獵隊隊歌」,自己唱着很帶勁,儘管全國人民都不知道——幸好有心人將它記錄在了這裡,成了歷史的一頁。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你知道盜墓的祖師爺是三國中的誰嗎? - 天天要聞

你知道盜墓的祖師爺是三國中的誰嗎?

《三國志·魏書》明確記載,曹操為籌措軍餉「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曹操並不是第一個盜墓的,但是他是第一個將盜墓軍事化的。曹操曾組建軍隊專門盜墓,以補充軍餉,因此說曹操是盜墓者的祖師爺。後期的盜墓者都會先拜曹操。
「兩彈一星」精神永放光芒——中國原子城歷史圖片展在煙台舉辦 - 天天要聞

「兩彈一星」精神永放光芒——中國原子城歷史圖片展在煙台舉辦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7日訊 為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迎接第九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5月16日,在煙台市萊山區圖書館,煙台市科協聯合市委宣傳部、市直機關工委共同舉辦「兩彈一星」精神永放光芒——中國原子城歷史圖片展。記者了解到,「兩彈一星」精神永放光芒——中國原子城歷史圖片展通過百餘張珍貴歷史圖片,輔以翔實...
海上絲路爭霸:托勒密埃及的開拓壯舉 - 天天要聞

海上絲路爭霸:托勒密埃及的開拓壯舉

相比於除傳內陸貿易,今人對海上絲綢之路始終知之甚少。這可能是因為中國的歷史記載脈絡,往往採用遠離大洋的華北視角。以至於很少有人注意到,紅海-阿拉伯半島-印度西部的眾多港灣,孕育過絲毫不輸農本帝國的天量財富。
時隔3年 持續近2小時 俄烏在土耳其談成了什麼? - 天天要聞

時隔3年 持續近2小時 俄烏在土耳其談成了什麼?

俄羅斯和烏克蘭代表團16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關於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的會談,當天的雙方直接談判持續近2個小時。此次會談是2022年3月以來,時隔三年,俄烏雙方首次直接會談。 當天,首先舉行了土美烏三方會談,然後在土耳其的主持下舉行了俄烏直接談判。談判以閉門形式展開,地點都在土耳其總統府伊斯坦布爾辦公區,即...
為「小人物」寫史,普通鄉民從歷史塵煙中走來 - 天天要聞

為「小人物」寫史,普通鄉民從歷史塵煙中走來

19年前,如果不是意外邂逅一組「排日賬」,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劉永華不會想到,之後的近20年,他會一點點勾勒出19世紀徽州一戶農家三代人長達60年的生活,並為這樣的「小人物」寫史。日前出版的《程允亨的十九世紀:一個徽州鄉民的生活世界及其變遷》一書,講述了發生於19世紀徽州一個普通鄉民生活世界的故事。通過鄉民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