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年兵團司令自請降為軍長,3年後應授少將,毛主席:必須是上將

2025年05月03日15:22:05 歷史 1423

1949年,陳明仁在湖南通電起義,宣告湖南和平解放,粉碎了老蔣想要拿湖南做後盾的想法。

陳明仁是帶兵起義的,他起義之前就是兵團司令,起義之後還是兵團司令。

但就在1952年的時候,他卻直接被降成了軍長。

然而到55年大授銜的時候,毛主席卻說:「他必須要授上將……」

52年兵團司令自請降為軍長,3年後應授少將,毛主席:必須是上將 - 天天要聞

堅守四平

1947年,東北戰場進入關鍵時期,四平成為兩黨的必爭之地。當時四平被國民黨掌握在手中,我軍想要拿下這座城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負責駐守四平的將領,是黃埔一期的陳明仁。陳明仁是一員猛將,而且是從北伐戰爭的時候就開始嶄露頭角了。

52年兵團司令自請降為軍長,3年後應授少將,毛主席:必須是上將 - 天天要聞

猶記北伐戰爭的時候,北伐軍在攻克惠州的時候受阻。關鍵時刻,是身患重病的陳明仁主動站了出來,帶領敢死隊向著惠州發起衝擊。

在他的帶領下,隊員們一個個捨生忘死,向著惠州發起一次次衝擊。最終,他順利帶人登上了惠州城頭。

52年兵團司令自請降為軍長,3年後應授少將,毛主席:必須是上將 - 天天要聞

這場戰鬥,老蔣遠遠拿着望遠鏡觀察着,對陳明仁這個人十分欣賞。

但陳明仁為人倔強,而且很有自己的想法。他誰都不給面子,就連老蔣親自來,他該罵也得罵。

在黃埔學生中,他是唯一敢正面痛斥老蔣的人。

52年兵團司令自請降為軍長,3年後應授少將,毛主席:必須是上將 - 天天要聞

解放戰爭開始之後,他被老蔣派到了東北。他和杜聿明是老同學,杜聿明也知道他的能力,所以對他頗為倚重。

不過他在國民黨內不涉黨派,因為性格問題得罪了不少人。這就導致雖然他的能力不錯,但職位卻一直升不上去。

52年兵團司令自請降為軍長,3年後應授少將,毛主席:必須是上將 - 天天要聞

杜聿明想讓他去守四平,也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最終還是杜聿明態度強硬,將其他反對的聲音壓了下來,他才能成為四平守將。

事實上,這是國民黨為數不多的英明的決定。陳明仁打仗一向很厲害,他是一個純粹的軍人,將所有精力都放在提升軍事技能上。

52年兵團司令自請降為軍長,3年後應授少將,毛主席:必須是上將 - 天天要聞

我軍進攻四平的時候,他手上當時只有三萬多兵馬。而我軍則出動了七個師的兵力,對四平勢在必得。

要知道,在守四平之前,陳明仁手下的88和91師,才剛在我軍手底下吃了敗仗。本身就是敗軍之將,再和我軍打,不說軍官們,就是士兵們的士氣也都不高,都非常消極。

52年兵團司令自請降為軍長,3年後應授少將,毛主席:必須是上將 - 天天要聞

但就是靠着一支這樣的部隊,他硬生生抵住了我軍的進攻。

雖然這是我軍第一次打攻堅戰,但此時我軍足足有十萬兵力,是他兵力的三倍。可即便這樣,在他的頑強抵抗下,我軍依舊沒有拿下四平,他等來了援軍。

52年兵團司令自請降為軍長,3年後應授少將,毛主席:必須是上將 - 天天要聞

被卸磨殺驢

在堅持了40天之後,他苦苦等待的援軍終於來了,四平被他守住了。

為了防止被敵人前後包夾,我軍不得不主動撤出戰場。四平守住之後老蔣很高興啊!這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此次守城的功勞全都是陳明仁的。

52年兵團司令自請降為軍長,3年後應授少將,毛主席:必須是上將 - 天天要聞

老蔣當然也知道了,人家立了這麼大的功,不給人家晉陞也不好,要不然以後就沒人給他賣命了。

所以老蔣得給他陞官,他很快就被任命成了第七兵團司令員。陳明仁很高興啊,覺得自己終於出人頭地了,可以衣錦還鄉、光宗耀祖了。

52年兵團司令自請降為軍長,3年後應授少將,毛主席:必須是上將 - 天天要聞

他帶着自己的夫人返回家鄉,搞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祭祖儀式。然而儀式剛進行完,陳明仁就收到消息,老蔣將他給撤職了。

為什麼將他撤職呢?因為陳誠告他縱兵搶糧。先不說這件事是對是錯,但縱兵搶糧的也不止他一個人,國民黨這種情況很普遍。

52年兵團司令自請降為軍長,3年後應授少將,毛主席:必須是上將 - 天天要聞

為什麼他們不受老百姓支持?就是因為他們不但不維護老百姓,反而經常損害老百姓的利益。

長此以往,哪個老百姓還敢支持他們呀。

但此時陳誠可不管那麼多,自從他上位之後,就派出了很多人專門調查陳明仁。

52年兵團司令自請降為軍長,3年後應授少將,毛主席:必須是上將 - 天天要聞

別的沒調查出來,不過到調查到他在守四平的時候,出現過強買老百姓糧食的情況。但對陳明仁來說,他是沒辦法了才這麼做的。

自從他開始守四平之後,補給什麼的就一直沒有運進來過。他總不能讓戰士們餓着肚子打仗,所以只能強行買糧。

52年兵團司令自請降為軍長,3年後應授少將,毛主席:必須是上將 - 天天要聞

國民黨里的很多將領,行事比他惡劣多了。就連陳誠手下的將領,也有很多這麼乾的,可陳誠偏偏要和他過不去。

這下好了,老蔣撤了他的職,他成了一個笑話。那段時間,他整日在家酗酒,靠酒精麻痹自己的神經,只有這樣才能忘掉一切。

52年兵團司令自請降為軍長,3年後應授少將,毛主席:必須是上將 - 天天要聞

他的能力很多人都能看得到,他在軍校的同學更清楚。胡宗南等人曾經力邀他來自己的部隊任職,甚至可以讓他做軍長。

但他被老蔣傷透了心,有了厭世的想法。在這種時候,程潛來找他,和他談了湖南籍子弟在軍中和政壇上的處境。

52年兵團司令自請降為軍長,3年後應授少將,毛主席:必須是上將 - 天天要聞

決心起義

程潛的話給了他很大的感觸,湖南從不缺熱血男兒,每次革命都沒有落下過。北伐戰爭的時候,多少湖南子弟投身沙場。

國民政府里,卻沒有一個湖南人身居高位,掌握權力。因此,湖南籍的人處處被打壓,像陳明仁一樣的人太多了。

52年兵團司令自請降為軍長,3年後應授少將,毛主席:必須是上將 - 天天要聞

程潛告訴他,老蔣這種用人方式,註定國民政府走不長遠。老百姓真正需要的,是一個剛正不阿的政府,是不靠沾親帶故的政府。

在程潛的建議下,他開始和我黨接觸,並且思想漸漸轉變了過來。他之前只想當個軍人,現在才發現,軍人和政治分不開。

52年兵團司令自請降為軍長,3年後應授少將,毛主席:必須是上將 - 天天要聞

當時程潛早已和我黨接觸了很長時間,也已經下定決心要走和平起義的道路。對湖南參加革命的人來說,程潛是他們避不開的一個人。

他是一個革命資歷深厚的老革命家,甚至連毛主席都曾經在他麾下,受過他的教導。

52年兵團司令自請降為軍長,3年後應授少將,毛主席:必須是上將 - 天天要聞

陳明仁也受過程潛的恩惠,他對程潛的話很認同。和我軍接觸之後,他了解了我軍的很多政策,包括我軍對待起義幹部的政策。

在1949年的時候,他終於下定決心,在程潛的通電起義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

52年兵團司令自請降為軍長,3年後應授少將,毛主席:必須是上將 - 天天要聞

陳明仁起義之後,得到了毛主席的大力讚揚。湖南軍區成立之後,毛主席親自任命他為軍區副司令員,並且邀請他參加第一屆政協會議。

在北京的這段時間,不止毛主席非常歡迎他,周總理和朱老總也經常邀請他去自己家做客。

52年兵團司令自請降為軍長,3年後應授少將,毛主席:必須是上將 - 天天要聞

他在毛主席的帶領下遊了天壇,毛主席甚至還專門和他拍了照片。

1949年11月,跟隨他起義的部隊被改編為21兵團,他也擔任了兵團司令員。

然而到了1952年的時候,21兵團被改編為55軍。當時,陳明仁作為正兵團級幹部,完全有機會調到大軍區任職。

52年兵團司令自請降為軍長,3年後應授少將,毛主席:必須是上將 - 天天要聞

但他沒有,他選擇繼續留在自己的老部隊里,主動提出要擔任55軍的軍長。

從正兵團級到正軍級,他這一下子降了好幾個級別。但他不在乎地位的高低,只希望能和部隊在一起,為祖國做出貢獻。

52年兵團司令自請降為軍長,3年後應授少將,毛主席:必須是上將 - 天天要聞

等到55年大授銜的時候,按照他正軍級幹部的身份,應該是被授予少將軍銜的。在初次擬定軍銜的時候,他就被定為了少將軍銜。

然而毛主席在少將里看到他的名字之後卻非常不滿,直接告訴工作人員,陳明仁必須是上將。

52年兵團司令自請降為軍長,3年後應授少將,毛主席:必須是上將 - 天天要聞

就這樣,他被授予了上將軍銜,成了一名開國上將。

參考資料

文史拾遺丨記毛澤東與程潛、陳明仁的交往,湖南日報,2020-05-16,唐振南

虎將、赤子!余戈:我眼中的陳明仁將軍,中國軍網,2017.06.29,余戈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罷免吳思瑤案功虧一簣,凸顯國民黨無能 - 天天要聞

罷免吳思瑤案功虧一簣,凸顯國民黨無能

台北市民進黨「立委」吳思瑤罷免案,原領銜人張克晉退出。更換領銜人的「鮭魚回郵」計劃,因700份無效連署遭中選會駁回。罷免民進黨吳思瑤與吳沛憶案,被稱為「地動刪瑤」行動。雙吳屬綠營「最弱環節」,罷免成功可重挫民進黨士氣,但國民黨卻將一手好牌打
周家橋「鐵軍講堂」開講!居民:歷史一下子鮮活起來了! - 天天要聞

周家橋「鐵軍講堂」開講!居民:歷史一下子鮮活起來了!

近日,上海解放紀念日之際,由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浙東浙南分會與周家橋街道關工委聯合打造的「鐵軍講堂」第二講,以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為主題正式開講。當天下午兩點,周家橋三十七民眾夜校舊址紀念館內擠滿了前來聽講的群眾。上海新四軍研究會浙東浙南分會宣講團團長謝魯淮從抗戰相關歷史講起,為大家講述了一段段抗戰...
端午Citywalk | 從東吳到大明,從吳敬梓到陳獨秀:1800年,一條河與一座城 - 天天要聞

端午Citywalk | 從東吳到大明,從吳敬梓到陳獨秀:1800年,一條河與一座城

進香河題圖來源:Bigger南京微信公號今天穿行在南京的街道,穿過新街口熙熙攘攘的人群,沿着洪武北路一路向北,當兩側高大的水杉逐漸取代了高樓大廈,進香河路就到了。叫「進香河路」,是因為有進香河——不過,現在這條河已經改為地下流淌的暗河了,但絲毫沒有掩蓋這條有着將近1800年歷史的河流在南京城市史上的地位:一...
皇帝的龍椅上,兩個男人一起接受百官朝拜 - 天天要聞

皇帝的龍椅上,兩個男人一起接受百官朝拜

作者:殘門銹鎖公元316年,西晉滅亡。都姓司馬,所以在公元317年,東晉隨之出現。建立東晉的人,叫做司馬睿。那麼司馬睿和司馬懿,啥關係?司馬睿的爹是司馬覲,司馬覲的爹是司馬伷,司馬伷的叔叔是司馬昭,而司馬昭是西晉的開國皇帝。
清代王傑為什麼被乾隆皇帝由殿試的探花提升為狀元呢? - 天天要聞

清代王傑為什麼被乾隆皇帝由殿試的探花提升為狀元呢?

作者:趙心放清代陝西人王傑有兩個第一的頭銜:清朝開國陝西的第一名狀元和清一代陝西的第一名臣。他的名臣頭銜確實是本人實至名歸,而他的狀元頭銜呢?是乾隆皇帝從第三名探花提上來的。直白地說,是撿的漏,甚或是意外驚喜。本文專門聊聊王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