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退役將領楊國強向大陸叫囂狂言:黃埔軍校的建立沒你中國的份

2025年04月07日20:44:04 歷史 1254

2023年,台灣一位退役將領楊國強因為一段視頻火了,他在視頻里放出一句狠話:「黃埔軍校的建立沒你中國的份。」這話一出口,兩岸網友炸開了鍋,評論區直接翻車,有人罵他是數典忘祖,有人覺得他有種敢說真話。

台灣退役將領楊國強向大陸叫囂狂言:黃埔軍校的建立沒你中國的份 - 天天要聞

楊國強是誰?為啥他這話這麼炸?

先說說楊國強這個人。他是台灣的退役將領,具體軍銜和履歷網上資料不多,但能混到將領級別,說明他在台灣軍界混過不少年頭,資歷不淺。退役後,他和其他一些台灣老兵一樣,偶爾會發聲評論兩岸關係。

他通過視頻喊話,語氣挺沖,直接點名「中國」,也就是指咱們這邊的大陸——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PRC)。他這話的核心意思是:黃埔軍校1924年建校的時候,PRC還沒影兒,所以大陸沒資格說自己跟黃埔有啥關係。

這話聽起來挺刺耳,尤其是對大陸這邊的人來說,畢竟黃埔軍校可是個響噹噹的歷史名詞,跟中國近現代史綁得死死的。

楊國強這麼一說,等於把大陸的歷史敘事給否了,難怪網上罵聲一片。

台灣退役將領楊國強向大陸叫囂狂言:黃埔軍校的建立沒你中國的份 - 天天要聞

黃埔軍校的歷史

黃埔軍校全名叫「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1924年6月16日在廣州黃埔區長洲島正式開辦。

當時的背景是國共第一次合作,國民黨(KMT)和共產黨(CCP)聯手想搞革命,推翻北洋軍閥,建立一個統一的國家。孫中山是創辦人兼首任總理,蔣介石當校長,周恩來後來也當過政治部主任,還有一大堆蘇聯顧問幫忙出錢出力。

那時候是啥情況?1924年,距離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還差25年,所以楊國強說「黃埔軍校的建立沒你中國的份」從字面看沒毛病——PRC當時壓根不存在,能參與個啥呀?建校的主體是KMT和CCP,當時的「中國」是個地理和文化的概念,不是PRC這個政治實體。

台灣退役將領楊國強向大陸叫囂狂言:黃埔軍校的建立沒你中國的份 - 天天要聞

但事情沒這麼簡單。黃埔軍校建在廣州,廣州現在是PRC的地盤,學校培養的軍官後來不少成了大陸和台灣兩邊軍隊的骨幹。KMT和CCP雖然後來翻臉了,但1924年那會兒是真合作過。

所以,大陸這邊一直把黃埔軍校看成自己歷史的一部分,覺得它是國共攜手抗敵的象徵。而台灣那邊呢,尤其是KMT退到台灣後,也把黃埔當成自己的根,說它是國民黨軍事傳統的起點。

楊國強這話等於把PRC從黃埔的歷史裏直接剔出去,擺明了想強調台灣的獨立性。這種說法在技術上站得住腳,但明顯是挑釁大於事實,把複雜的歷史簡單化了。

台灣退役將領楊國強向大陸叫囂狂言:黃埔軍校的建立沒你中國的份 - 天天要聞

為啥楊國強要這麼說?政治動機很明顯

楊國強這話可不是隨便發牢騷,他是退役將領,說話有分量,挑的又是黃埔軍校這麼敏感的話題,背後肯定有政治算盤。

兩岸關係這幾年本來就緊繃,台灣內部「台獨」和「統派」的爭論也沒停過。楊國強這句「沒你中國的份」,擺明了是想站在「台獨」或者至少是「反PRC」的立場上,給台灣的身份認同加碼。

台灣退役將領楊國強向大陸叫囂狂言:黃埔軍校的建立沒你中國的份 - 天天要聞

其實,楊國強的話點燃的爭議,核心是兩岸對黃埔軍校歷史解釋的分歧。大陸這邊一提黃埔軍校,重點是1924-1927年的國共合作。官方教材里,黃埔是「第一次大革命」的產物,說它培養了一批革命軍官,為後來的北伐戰爭打下基礎。

CCP雖然當時是小弟角色,但出力不少,比如周恩來、葉劍英這些人都在黃埔干過活。後來國共分裂,CCP這邊覺得黃埔的成果間接幫了自己,因為北伐削弱了軍閥,為共產主義革命鋪了路。

1949年PRC成立後,黃埔軍校的舊址在廣州被修繕成紀念館,成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大陸的說法是:黃埔是全中國的遺產,不分KMT還是CCP,更不分兩岸。

台灣退役將領楊國強向大陸叫囂狂言:黃埔軍校的建立沒你中國的份 - 天天要聞

台灣那邊講黃埔,重點是KMT的貢獻。孫中山是精神領袖,蔣介石是實際操盤手,學校培養的軍官後來跟着KMT打抗日戰爭內戰,最後撤到台灣。

台灣的軍校系統,比如「陸軍官校」,還延續了黃埔的名字和傳統。他們覺得黃埔是KMT的私有財產,CCP只是短暫搭夥,PRC更沒資格插一腳。

楊國強這話明顯是站在台灣的立場上,把黃埔的歷史跟PRC徹底切割,想強化台灣的獨立性。

台灣退役將領楊國強向大陸叫囂狂言:黃埔軍校的建立沒你中國的份 - 天天要聞

歷史咋看?黃埔的遺產歸誰?

楊國強這句狂言,說白了就是往兩岸關係的火藥桶里扔了個火星子。本來這幾年大陸和台灣的關係就夠僵了,軍事對峙、經濟脫鉤、外交拉鋸,啥矛盾都有。現在再加上歷史敘事的爭端,等於又給雙方添了塊心病。

對大陸來說,這話是個挑釁,可能會讓官方更強調對黃埔軍校的宣傳,甚至拿它做文章強化統一立場。對台灣來說,楊國強這種言論可能會給「獨派」壯膽,但也可能讓中間派覺得煩,覺得這種挑釁沒啥建設性。

更大的問題是,這種歷史爭議不是一次兩次了。以前兩岸還合作搞過黃埔軍校紀念活動,比如2004年建校80周年的時候,雙方都派人去廣州參加。

台灣退役將領楊國強向大陸叫囂狂言:黃埔軍校的建立沒你中國的份 - 天天要聞

楊國強的說法抓住了時間點上的技術性漏洞,但忽略了黃埔跟大陸地理、文化、人員的深層聯繫。黃埔軍校的遺產到底歸誰?這問題沒標準答案。

從事實看,它是1920年代中國內部的一次軍事實驗,參與者包括KMT、CCP、蘇聯顧問,還有一大堆地方勢力。後來這些力量分道揚鑣,KMT去了台灣,CCP建了PRC,黃埔的學生也散落在兩岸。

台灣退役將領楊國強向大陸叫囂狂言:黃埔軍校的建立沒你中國的份 - 天天要聞

大陸這邊有黃埔的舊址,有當年的歷史檔案,覺得自己是正統。台灣有黃埔的傳承,比如軍官培訓體系和精神符號,覺得自己也沒輸。楊國強想用一句「沒你中國的份」把PRC踢出去,簡單粗暴,但現實沒這麼黑白分明。

說到底,黃埔軍校是兩岸共享的歷史,不管政治上咋撕,它的事實擺在那兒。1924年建校的時候,沒人想到1949年的分裂,更沒人想到2023年會因為這事吵架。歷史是複雜的,楊國強這話挑了個簡單角度喊話,但也暴露了他對歷史全貌的忽視。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女人最好的精神長相,不是出眾的顏值,而是這3個字 - 天天要聞

一個女人最好的精神長相,不是出眾的顏值,而是這3個字

《人生得遇蘇東坡》【中】 意公子 著有網友說,在他人生最低谷時,是蘇軾的「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治癒了他。還有人說,是「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將他從極度悲傷的情緒中拉了出來。然而,沒有人天生就擁有這種恬淡的處世態度。
《慶余年》大結局是不是最好的結局? - 天天要聞

《慶余年》大結局是不是最好的結局?

《慶余年》的大結局是否真的稱得上最佳?最近,我又重拾《慶余年》,還讀了一部以唐玄宗與安史之亂為背景的網文,越讀越覺得,《慶余年》的大結局,堪稱最佳!在《慶余年》的世界裏,太后、皇后、公主、慶帝、太子、二皇子、秦老將軍、陳萍萍這些慶國高層人物
1966年的中國:解放軍戰士把毛主席像送給一位貧農 - 天天要聞

1966年的中國:解放軍戰士把毛主席像送給一位貧農

看歷史老照片,品百年滄桑巨變。大家好,我是歷史君,一個搜集整理老照片的博主。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組拍攝於1966年的老照片。從這些老照片上,我們能看到當時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下面,一起來看看吧!1966年,解放軍戰士把毛主席像送給一位貧農。19
人民心中永遠的豐碑——毛主席 - 天天要聞

人民心中永遠的豐碑——毛主席

導語:在華夏大地的歷史長河中,有一個名字如璀璨星辰,跨越時空,照亮了無數人的心靈,他就是毛澤東。直至今日,國內外各界人士對他讚譽有加,在韶山沖,每天都有遊客排着長隊,只為瞻仰他的風采。這份跨越歲月的愛戴,源自他波瀾壯闊的一生和始終如一的為民
少女與兵器(09) - 天天要聞

少女與兵器(09)

前幾天和大家聊過了《少女與兵器(08)》的第八篇漫畫,不知道你看了嗎?有沒有為受傷的雪兒擔心呢?不過有一個好處,她的機能並沒有丟失,看來還可以繼續旅行的。 這次的內容裏面居然還有電磁炮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