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英烈武霖:直至倒下仍保持控制嫌犯姿勢

2025年04月04日20:40:23 歷史 6520

  中新網忻州4月4日電 題:公安英烈武霖:直至倒下仍保持控制嫌犯姿勢

  中新網記者 李庭耀

  「快!快!上銬!上銬!」27歲的武霖喊出生前最後的話,直至倒下,仍保持着控制犯罪嫌疑人的姿勢。

  2024年4月15日,山西省忻州市定襄縣公安局晉昌派出所接到線索後,由民警輔警在轄區依法對一身份可疑男子進行核查。一行人接近該男子時,對方突然翻過一道梯田向山下跑去,民警在其後緊追不捨。狂奔500多米後,犯罪嫌疑人突然轉身,拿出藏在長褲口袋裡的短刀,向民警刺去。

  民警武霖在身負重傷的情況下,同戰友一起與犯罪嫌疑人展開殊死搏鬥將其制伏。

  武霖身中兩刀,一刀將頸動脈扎穿,一刀扎進肺部,胸腔內積血達1900毫升,經全力搶救無效,不幸壯烈犧牲。後經查證,犯罪嫌疑人不僅有前科,還是身負命案的在逃人員。

  「那一刻,他肯定會衝上去。」武霖犧牲後,他的父親武國新說。

公安英烈武霖:直至倒下仍保持控制嫌犯姿勢 - 天天要聞
4月3日,清明節前夕,在定襄縣革命烈士陵園,武霖的戰友們手捧菊花前來悼念他。忻州市公安局供圖

  出生在軍人家庭的武霖,在長輩的言傳身教下,從小就有英雄情結和報國理想。長大後,當警察成為他的願望。2015年,他如願考入山西警察學院,2018年畢業後,又順利參加公安工作。

  在刑警大隊工作的兩年間,武霖參與偵辦多起大案要案。「我們互相分享工作經驗,互相鼓勵,我經常半夜在辦案區遇到他。」劉帥琪與武霖同年參加公安工作,曾一起在刑警大隊工作。

公安英烈武霖:直至倒下仍保持控制嫌犯姿勢 - 天天要聞
武霖生前工作照。忻州市公安局供圖

  2021年5月,武霖主動選擇到轄區治安複雜的晉昌派出所工作,成為一名社區民警。他主動公布自己的手機號,方便社區居民第一時間聯繫,手機24小時開機,全天候接聽來電。

  晉昌派出所民警劉艷回憶,武霖會為了研判案件通宵達旦、會衝進失火的農田滅火、會坐在老鄉院里調解矛盾糾紛、會踩進沒過腿的大雪裡幫忙推車。

  為了解決居民多次反映廣場舞擾民的問題,連續一個星期的時間,武霖每天晚上7點準時到小區與阿姨們推心置腹,並幫大家協調了一塊不影響他人休息的跳舞場地,解決了這個長期困擾小區居民的難題。

  從警5年來,武霖辦理各類刑事、行政案件200餘起,調處化解矛盾糾紛300餘起……「項目開工後,小武警官經常走訪並幫我們解決實際問題,大家相處得就像一家人。」得知武霖犧牲的消息後,轄區民眾自發前往晉昌派出所獻上鮮花,轄區一家企業負責人汪聚強也第一時間趕到派出所。

公安英烈武霖:直至倒下仍保持控制嫌犯姿勢 - 天天要聞
染血的警察證。忻州市公安局供圖

  犧牲近一年來,武霖的名字沒有被忘記,反而被更多人知道。他被評為烈士、被中國公安部追授「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範」。武霖的故事也以一場場報告會的形式傳遍各地。

  「武霖哥哥是我們家鄉的英雄,他的故事讓我明白,真正的勇敢不是無所畏懼,而是在面對危險時依然選擇挺身而出。」3月20日,定襄縣六館一院影劇院內,500餘名中小學師生代表聆聽武霖英模事迹報告會,武霖家鄉的一名中學生這樣說。

  武霖英模事迹報告會已走進中國刑警學院、忻州師範學院、中北大學等高校,以及忻州、定襄等地的中小學校,他的精神在約5000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心中生根發芽。

  4月3日,清明節前夕,在定襄縣革命烈士陵園,微風輕拂、松柏環繞,武霖的墓碑前擺滿鮮花。他的戰友們手捧菊花、緩步繞行、敬獻鮮花,默默站在墓碑前悼念他。

  如今,武霖的警號已被重啟,由擔任定襄縣公安局指揮中心教導員的姐姐武俠沿用。定襄縣公安局在晉昌派出所正式成立了「武霖警務先鋒隊」,在集體點名點到武霖的名字時,大家會齊聲答「到」。(完)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武漢市民帶着鮮花祭掃張公堤上「漢口碉堡群」,緬懷抗日英烈 - 天天要聞

武漢市民帶着鮮花祭掃張公堤上「漢口碉堡群」,緬懷抗日英烈

極目新聞記者 常怡攝影記者 劉中燦「武漢張公堤上有很多抗日時期的碉堡群,早上看到有人擺黃花祭奠。」近日,武漢市民李先生反映,有市民在清明期間祭掃抗日英烈,他很感動。4月5日,清明節假期第二天,極目新聞記者來到武漢張公堤江漢段,沿着大堤步行看到了多個碉堡遺址群。碉堡遺址散布在整條張公堤的沿線,有市民自發前...
清明祭掃緬懷革命先烈 - 天天要聞

清明祭掃緬懷革命先烈

新華社照片,北京,2025年4月5日4月2日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大青山紅色文化公園拍攝的中國少年先鋒隊出旗儀式。清明節將至,各地舉行祭掃活動,緬懷先輩,寄託哀思。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來源:新華社)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
沙俄和蘇聯,先後兩次對遠東下手?斯大林:需確保俄族為主體民族 - 天天要聞

沙俄和蘇聯,先後兩次對遠東下手?斯大林:需確保俄族為主體民族

俄國是中國非常重要的一個鄰國,同時俄國也是國際上響噹噹的大國。不過很奇怪的是,為什麼俄國境內,居然沒有一個唐人街?很多人會給你普及知識,說什麼唐人街是華人在外面受欺負,從而團結起來的產物。難道說,俄國沒有唐人街,是因為華人在俄國沒有受到欺負,所以沒有團結在一起嗎?其實以上對唐人街的定義,已經是老黃曆...
清初時期的朝鮮一直使用明朝崇禎紀年 - 天天要聞

清初時期的朝鮮一直使用明朝崇禎紀年

1644年,明朝的崇禎皇帝弔死在煤山,明朝的藩屬國高麗,也就是朝鮮和韓國,君臣非常悲痛,準備替崇禎皇帝報仇,可惜實力不允許。後來,朝鮮民間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沿用崇禎紀年的年號。
73歲湖北老人與22歲烈士父親清明「重逢」,那曲英雄讚歌永遠在心中高唱 - 天天要聞

73歲湖北老人與22歲烈士父親清明「重逢」,那曲英雄讚歌永遠在心中高唱

極目新聞評論員 屈旌今年清明節,一場跋涉千里,跨越時空的祭掃之行,讓無數人心潮澎湃,淚盈眼眶。4月4日清晨,73歲的湖北老人方漢炳,小心翼翼將一包故鄉麻城的熱土和父親最愛的火燒粑裝進行囊,啟程前往1725公里外的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看望犧牲了73年的父親方金耀。 方漢炳帶了一包家鄉的土去祭拜父親方金耀烈士195...
抗戰史上的今天:4月5日 - 天天要聞

抗戰史上的今天:4月5日

歲月無聲,歷史有痕。八十載光陰流轉,抗戰的烽火歲月依然銘刻在中華民族的記憶深處。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觀察者網特別推出「抗戰史上的今天」欄目,每日與您共同回望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1932年4月5日 日軍佔領錦州以後,決定乘機恢復南滿地區「治安」,並按地區配備兵團進行「討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