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陵王:容貌絕美,戰功彪炳,北齊皇族的另類,終逃不出家族魔咒

2025年04月04日20:33:07 歷史 1365

北齊政權從頭到尾一共存在了28年,不僅皇帝換位跟走馬燈一樣,三十年不到的時間就經歷了六任皇帝,還被稱為史上的"禽獸王朝",不過軍力卻很強大,農業、鹽鐵業、瓷器製造業都十分發達。

大帥哥高歡從一介小兵靠顏值翻身,步步為營建立了這個政權,奈何自家的遺傳基因有問題,繼承者不定時發病而且短命。全家四個兒子輪流當皇帝,活不過40歲不說,還到年紀就開始做一些匪夷所思的荒唐事。

到了高歡的孫子輩,好不容易出了正常人,也抵擋不了家族的魔咒,依然早逝。

蘭陵王:容貌絕美,戰功彪炳,北齊皇族的另類,終逃不出家族魔咒 - 天天要聞

高歡有多帥?史書上說:目有精光,齒白如玉,面容英俊,氣宇軒昂。貴族美女婁昭君對他一見鍾情,他的孩子們都個個高顏值,只是都有精神疾病。到了孫子輩,依然不乏顏值出眾者,其中最有名和突出的是高長恭,他是個沒有精神疾病的完美男子。

高長恭就是歷史上的蘭陵王,他有多帥?史書上說:白類美婦人。跟女人一樣白凈美麗,五官立體俊朗,兼具柔美與英氣,甚至因過於俊美而在戰場上需佩戴面具震懾敵軍。

蘭陵王相比祖父高歡的顏值過之而無不及。這個看似書生一樣的翩翩公子,卻是一員驍勇善戰的猛將。但讓人覺得可惜的是,蘭陵王的美貌並沒有像祖父高歡一樣給他帶來好處,反而是負擔和災禍的源頭。

蘭陵王:容貌絕美,戰功彪炳,北齊皇族的另類,終逃不出家族魔咒 - 天天要聞

因為擁有驚為天人的帥氣容顏,以至於敵軍初見時,竟誤將蘭陵王視作文弱書生,甚至心生不忍與之交戰的荒唐念頭。這在戰場上,無異於是一種侮辱,因為自己的美貌而被輕視,氣的人牙痒痒。

為了給予敵軍致命的威懾,蘭陵王下令讓士兵打造了一個猙獰無比的面具。每當戰火燃起,他戴上那駭人的面具,掩蓋住原本俊美的容貌。面具上那扭曲的線條、恐怖的表情,彷彿來自地獄的使者,讓敵人望而生畏。

自此,蘭陵王因為這面具又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他平時刻苦磨練武藝,研讀兵法,憑藉自己的努力獲得重用,是北齊最重要的將領之一。

蘭陵王:容貌絕美,戰功彪炳,北齊皇族的另類,終逃不出家族魔咒 - 天天要聞

立下赫赫戰功的蘭陵王並沒有在北齊朝政里如魚得水,相反,因為北齊皇帝的猜忌,皇帝的淑妃覬覦他的美貌而不得對他各種使絆子,在戰場上名聲遠揚的蘭陵王,在朝堂上卻如履薄冰。

他的父親本該繼承皇位,可北齊皇族精神病一樣的權利爭鬥,讓三歲的蘭陵王就失去了父親。雖是北齊貴族,卻像是被遺忘在一旁的孤兒。叔父搶了他父親的皇位,朝中奸臣們怕他日後報仇雪恨,所以上下其手,處處刁難。

哪怕立了戰功,皇帝更怕他功高蓋主,早已想除之而後快。種種陰謀算計像荊棘一般,遍布蘭陵王的一生。

蘭陵王:容貌絕美,戰功彪炳,北齊皇族的另類,終逃不出家族魔咒 - 天天要聞

終於,蘭陵王在32歲那年,沒有經受住命運的考驗,被毒殺了,才華橫溢的忠心郡王就此目斷氣絕。

畸形的北齊政權,畸形的皇位傳承,好不容易出了一位正常人,還才貌雙全,依然逃不出活不過40歲的魔咒。

這是個被詛咒的家族嗎?姐弟相戀、姑侄曖昧、兄妹私通有悖人倫的關係屢屢出現,更不要說慘無人道的虐殺,還有個兩位帝王死於嚴重的精神病。皇位都是兄弟幾個輪流坐,但每次政權的交接都伴隨着流血的政變。

蘭陵王:容貌絕美,戰功彪炳,北齊皇族的另類,終逃不出家族魔咒 - 天天要聞

為何北齊皇帝個個都精神不正常?精神不正常的各位卻是一個比一個帥氣,都是風度翩翩的美男子。

精神疾病一般都是遺傳為主,高歡和婁昭君哪個有精神方面的問題呢?按照他倆的兒子輩都有問題,無法判斷誰有問題;但他們的孫子輩中卻有正常人,說明精神疾病的基因來自婁昭君的可能性更大。

蘭陵王的正常讓他在北齊高家格格不入,在腐朽的北齊王朝中,他像一朵淤泥里長出的高潔聖雅的蓮花。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毛新宇攜家人清明回韶祭祖 - 天天要聞

毛新宇攜家人清明回韶祭祖

據湖南省韶山管理局主辦的天下韶山網消息,清明期間,毛澤東主席的孫子毛新宇少將攜妻子劉濱、兒子毛東東、女兒毛甜懿回到韶山祭祖,慎終追遠、禮敬祖先。
戰犯的新生之路Ⅱ(185):杜聿明的迷茫 - 天天要聞

戰犯的新生之路Ⅱ(185):杜聿明的迷茫

由於東北「剿總」原將領范漢傑等人找到了「正確」的學習改造之路,下午的討論會很快便結束了,得出的結論自然是國民黨反動派自蔣介石起到具體的戰役執行者,反動透頂,愚蠢透頂,竟然沒有一個人能看出解放軍偉大而神奇的決策,先打錦州,然後形成關門打狗之勢
武漢市民帶着鮮花祭掃張公堤上「漢口碉堡群」,緬懷抗日英烈 - 天天要聞

武漢市民帶着鮮花祭掃張公堤上「漢口碉堡群」,緬懷抗日英烈

極目新聞記者 常怡攝影記者 劉中燦「武漢張公堤上有很多抗日時期的碉堡群,早上看到有人擺黃花祭奠。」近日,武漢市民李先生反映,有市民在清明期間祭掃抗日英烈,他很感動。4月5日,清明節假期第二天,極目新聞記者來到武漢張公堤江漢段,沿着大堤步行看到了多個碉堡遺址群。碉堡遺址散布在整條張公堤的沿線,有市民自發前...
清明祭掃緬懷革命先烈 - 天天要聞

清明祭掃緬懷革命先烈

新華社照片,北京,2025年4月5日4月2日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大青山紅色文化公園拍攝的中國少年先鋒隊出旗儀式。清明節將至,各地舉行祭掃活動,緬懷先輩,寄託哀思。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來源:新華社)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
沙俄和蘇聯,先後兩次對遠東下手?斯大林:需確保俄族為主體民族 - 天天要聞

沙俄和蘇聯,先後兩次對遠東下手?斯大林:需確保俄族為主體民族

俄國是中國非常重要的一個鄰國,同時俄國也是國際上響噹噹的大國。不過很奇怪的是,為什麼俄國境內,居然沒有一個唐人街?很多人會給你普及知識,說什麼唐人街是華人在外面受欺負,從而團結起來的產物。難道說,俄國沒有唐人街,是因為華人在俄國沒有受到欺負,所以沒有團結在一起嗎?其實以上對唐人街的定義,已經是老黃曆...
清初時期的朝鮮一直使用明朝崇禎紀年 - 天天要聞

清初時期的朝鮮一直使用明朝崇禎紀年

1644年,明朝的崇禎皇帝弔死在煤山,明朝的藩屬國高麗,也就是朝鮮和韓國,君臣非常悲痛,準備替崇禎皇帝報仇,可惜實力不允許。後來,朝鮮民間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沿用崇禎紀年的年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