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說:「回家進門三見三不見」,不是迷信,真是有一定道理

2025年03月25日18:50:26 歷史 2190

從小我就聽家裡的長輩說,回家開門後有「三見三不見」,一開始我還覺得是迷信,但隨着年齡增長,自己開始用心生活後,才發現,這些說法真的有一定道理。

今天,我就好好和大家聊聊,進門回家後一開門應該有的3見3不見,看看你家裡是不是有做到位吧~

老一輩說:「回家進門三見三不見」,不是迷信,真是有一定道理 - 天天要聞

不見廁

老一輩說:「回家進門三見三不見」,不是迷信,真是有一定道理 - 天天要聞

開門見廁從自古以來就是比較不受待見的戶型,以前的旱廁,穢物異味重,廁所不僅要離居住處遠一些,更是不能放到一進門的位置,否則每天一進門,或有人來家裡作客,先看到的就是廁所,總歸是有些難堪。

但其實現在有很多樓房並沒有這種講究,甚至有不少戶型,都將衛生間門正對在了一進門的位置。

老一輩說:「回家進門三見三不見」,不是迷信,真是有一定道理 - 天天要聞

但一開門就見到廁所,先不說有什麼講究,單想一下,是不是就有些尷尬、有些彆扭?而且開門時候的氣流,也容易帶動衛生間內的空氣,導致異味傳得滿屋都是,隱私性和實用性方面,都有所欠缺。

我的建議是,若還沒裝修,盡量通過拆改格局,將衛生間門開在另一側,哪怕有個錯位,也別正對門口,若無法改變,最起碼買個門帘掛上也好。

不見鏡

老一輩說:「回家進門三見三不見」,不是迷信,真是有一定道理 - 天天要聞

玄關放鏡子其實很常見,但還是那句話,別正對門口。

老一輩講究比較多,經常能看見所謂「路沖」的房子窗戶上擺個鏡子,但同樣的鏡子,放到家裡一進門正對的位置就不太舒服了。

老一輩說:「回家進門三見三不見」,不是迷信,真是有一定道理 - 天天要聞

迷信的話咱不說,你就想想每天一進門對着面鏡子,你往家裡走,鏡子里的你往外走,是不是也容易嚇一跳?

鏡子裝在玄關側邊或門後其他的位置,要比一打開門就正對鏡子合適許多。

不見雜

老一輩說:「回家進門三見三不見」,不是迷信,真是有一定道理 - 天天要聞

進門不見雜物,這點就更不用我過多贅述了。

玄關作為回家最先接觸到的地方,若一打開門迎接你的就是雜亂無章,容易連帶着回到家的心情都變差。

老一輩說:「回家進門三見三不見」,不是迷信,真是有一定道理 - 天天要聞

進門不見雜物,是很多老一輩人都知道,卻很少有人能做到的,就拿我家鄰居舉例,門內外常年堆着到處撿來的紙殼子,看似省錢,其實又臟又亂。

更不用說還有消防隱患,無論從哪方面看,都不該在回家一進門的地方堆放這麼多雜物,這可真不是迷信,而是實打實的生活道理。

那麼,回家後又應該見到什麼呢?其實也有些講究,我就一併跟大家說了吧。

應見紅綠

老一輩人總覺得紅綠代表喜慶,看着明艷的色彩也能讓人心情變好,而這道理至今仍適用,尤其適用在回家一進門的玄關位置。

老一輩說:「回家進門三見三不見」,不是迷信,真是有一定道理 - 天天要聞

所謂紅,是一些花瓶、地毯、收納盤、玄關櫃或者其他擺件,明艷的紅色讓人眼前一亮,回到家後看到這些東西,心情也會變好,當然過於鮮亮的紅色還是得考慮搭配。

老一輩說:「回家進門三見三不見」,不是迷信,真是有一定道理 - 天天要聞

而綠色,我個人更建議去擺一些綠植,自然清淺的顏色,更能讓人打心眼兒里感到舒服,不是么?

應見字畫

老一輩說:「回家進門三見三不見」,不是迷信,真是有一定道理 - 天天要聞

進門掛字畫的傳統自古有之,從大宅院的屏風石牆,到過年時的春聯福字,其實都有類似的表達,一推開門就看到字畫,也算是增加了家裡的文化氣息,顯得主家很有涵養。

老一輩說:「回家進門三見三不見」,不是迷信,真是有一定道理 - 天天要聞

這裡我的建議是,盡量掛山水畫,尤其是山巒的掛畫,大有「開門見山」的磅礴氣勢;放到現在,一些其他的花鳥山水、抽象掛畫也大可一用,只是要注意應表達積極向上的情緒,別是一些比較悲觀的畫就行。

應見金件

老一輩說:「回家進門三見三不見」,不是迷信,真是有一定道理 - 天天要聞

最後,一些金件和類似金件的擺件,也可以放在玄關里,當然這點就看個人家裡的具體情況了。

所謂金件其實並非一定要純金,而是要這一抹亮色,金銅色的葫蘆瓶、圓環瓶壺擺件,乃至是放魚缸養一條小金魚、金龍魚都可以。

但記住不要擺尖銳或一些猛禽銅獸擺件,否則就本末倒置了。

老一輩說:「回家進門三見三不見」,不是迷信,真是有一定道理 - 天天要聞

總之,上面這回家進門的三見三不見真不是我亂說,也不是迷信,而是老一輩傳下來的道理,不知道各位小夥伴家裡做沒做到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立刻刪除)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崔康熙:克雷桑停賽有一定影響;要在高原球場踢得更聰明一些 - 天天要聞

崔康熙:克雷桑停賽有一定影響;要在高原球場踢得更聰明一些

北京時間5月4日,中超第11輪山東泰山客戰雲南玉昆賽前,山東主帥崔康熙攜球員趙劍非出席了新聞發佈會。備戰情況趙劍非:球隊是剛抵達雲南,賽程很密集,路途很遙遠,隊員們在恢復,以最好狀態迎接新的比賽,希望在客場拿到滿意的結果和分數。崔康熙:這場比賽的關鍵在於恢復和狀態提高,戰術要進行好準備,隊員們要踢得更聰...
巴菲特掌舵伯克希爾60年後將卸任CEO,庫克:認識他是人生中最珍貴的經歷之一 - 天天要聞

巴菲特掌舵伯克希爾60年後將卸任CEO,庫克:認識他是人生中最珍貴的經歷之一

「股神」巴菲特宣布即將卸任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CEO的消息,震驚全球。當地時間5月4日,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伯克希爾年度股東大會上宣布,負責非保險業務的副董事長格雷格·阿貝爾將在董事會批准後執掌伯克希爾·哈撒韋。他表示,董事會計劃於周日(當地時間5月5日)舉行會議。據媒體報道稱,這一消息震驚了...
與皇位失之交臂的清朝肅親王豪格 - 天天要聞

與皇位失之交臂的清朝肅親王豪格

清朝皇帝皇太極駕崩後,因未指定繼承人,一場激烈的皇位爭奪戰在皇官崇政殿打響。肅親王豪格就是在這場鬥爭中與皇位失之交臂。多爾袞當時,清廷的朝堂上由此形成涇渭分明的兩大陣營:一個是以肅親王豪格為首的皇子派,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極長子,相貌不凡,英武
王 笛:五四運動,「比勝利更偉大的是中國的覺醒」 - 天天要聞

王 笛:五四運動,「比勝利更偉大的是中國的覺醒」

今天是五四,讀歷史學家王笛《中國記事(1912—1928)》,令人深思,特別是本書第四部「巨人醒來,1919」,講述西方媒體眼中的五四運動——歡呼「中國開始覺醒」。經授權刊出書摘,讓我們一起看看,一百多年前西方人是怎麼看待中國的五四運動的。文|王笛「中國開始覺醒」比勝利更偉大的是中國的覺醒。——美國專欄作家喬治...
蔣少龍:柏林牆、奧斯維辛及多瑙河岸的鞋子 - 天天要聞

蔣少龍:柏林牆、奧斯維辛及多瑙河岸的鞋子

文|蔣少龍人間四月天,正是一年春光好。東歐遺產之旅,德國柏林牆、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布達佩斯多瑙河岸的鞋子紀念碑,歷史不容遺忘。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往者不諫,來者可追,忘記過去就意味着背叛。首先來到柏林牆遺址。清晨的陽光照耀在東柏林的一條大街上,柏林牆的遺址就在這條大街。儘管柏林牆現在...
日本間諜川島芳子「替身代死」說法 - 天天要聞

日本間諜川島芳子「替身代死」說法

1948年3月25日,川島芳子寫完遺書之後,於上午6點在北平第一監獄被執行槍決,終年41歲。因為川島芳子的機智聰敏,外加大半生間諜的生涯,民間便傳出了她替身代死說法。「替身代死」的說法。
五四青年節丨我們永遠年輕! - 天天要聞

五四青年節丨我們永遠年輕!

青春是什麼?是清澈的雙眼是春天的閃電是無畏的夢想是永不熄滅的火焰是失敗後倔強起身的勇氣是迷茫後無比堅定的眼神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心中的理想,從未放棄……青春,不是年華而是心境縱使時光老去夢想在,勇氣在青春,就在奮鬥的路,是最美的路追夢的青春,是最美的時光今天是五四青年節願你我永葆青春,永遠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