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龍華、南京雨花台,兩地烈士陵園互贈桃梅緬懷革命先烈

2025年03月22日21:50:49 歷史 6016

時值清明前夕,滬寧兩地紅色場館攜手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3月22日,由上海市龍華烈士陵園發起的「致敬英烈 薪火相傳」主題活動在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園舉行。

上海龍華、南京雨花台,兩地烈士陵園互贈桃梅緬懷革命先烈 - 天天要聞

3月22日,由上海市龍華烈士陵園發起的「致敬英烈 薪火相傳」主題活動在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園舉行。上海市龍華烈士陵園 圖

作為見證中國革命歷程的重要地標,龍華與雨花台在歷史時空中緊密相連。黨的初創和大革命時期,惲代英、鄧中夏、郭綱琳等革命志士在龍華監獄經受嚴酷考驗,最終於雨花台刑場慷慨就義,用生命鑄就了忠誠信仰的豐碑。

活動伊始,雨花台烈士紀念館副館長方國中與龍華烈士紀念館館長鄒強分别致辭,回顧兩地多年合作成果,展望未來創新方向。

為再現革命女傑郭綱琳的壯烈人生,雨花台和龍陵兩地講解員共同宣講了英烈事迹報告《高飛的大雁》。1934年,郭綱琳因叛徒出賣在上海被捕,面對龍華監獄的酷刑威逼始終鐵骨錚錚,她寫下「我不願造一點點罪惡在我的生命中」,並用針在磨成雞心的銅板上刻下「永是勇士」的抗爭印記。1937年7月,這位29歲的共產主義戰士在雨花台刑場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慷慨赴義,從龍華牢獄到雨花台刑場,是革命者用熱血貫通兩大精神地標的歷史見證。

上海龍華、南京雨花台,兩地烈士陵園互贈桃梅緬懷革命先烈 - 天天要聞

承載龍華記憶的桃樹被栽種在雨花台烈士紀念區。

現場,上海龍華烈士陵園與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園完成苗木的互贈移栽,曾參與雨花台烈士陵園建陵種樹的88歲戈春友在現場見證。承載着龍華革命記憶的桃樹被栽種在雨花台烈士紀念區,而象徵著雨花台英烈風骨的梅樹也將在龍陵落地生根。作為革命精神傳承的象徵,龍華的桃樹與雨花台的梅樹將在兩地同步生長,見證紅色文化的生生不息。

上海市龍華烈士陵園表示,未來,滬寧兩地將依託長三角紅色文化城市聯盟協同機制,持續深化合作,探索出跨區域紅色資源共建共享的創新範式。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大暴雨!或破歷史極值!緊急提醒 - 天天要聞

特大暴雨!或破歷史極值!緊急提醒

南方人做好準備!今年以來強度最強暴雨、大暴雨範圍最大的新一輪降水於昨日(5月27日)夜間開始登場部分地區日雨量或破5月極值!接下來兩天將橫掃南方大部地區此次降水單日降雨量大局地降雨具有極端性且強降雨落區與上一輪高度重疊致災風險高,需高度警惕!此輪強降雨究竟有何特點?強度強!暴雨或大暴雨成過程「標配」昨日...
上海解放76周年,在李白烈士故居共憶「永不消逝的電波」 - 天天要聞

上海解放76周年,在李白烈士故居共憶「永不消逝的電波」

吳儂軟語的評彈、鏗鏘有力的解說,一同講述着革命先烈壯烈而感人的故事。今天是上海解放76周年,李白烈士故居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電波從這裡發出」專場活動,以獨特的方式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活動伊始,虹口區黃渡居民區黨總支與虹口區評彈協會黨支部簽署了共建協議,在文化傳承、紅色教育等方面的合作邁出堅實...
台媒:賴清德當局強推全台「中正路」改名,蔣萬安批「只搞政治、不辦正事,無法苟同」 - 天天要聞

台媒:賴清德當局強推全台「中正路」改名,蔣萬安批「只搞政治、不辦正事,無法苟同」

【環球網報道】賴清德當局在島內大搞「去蔣化」,全台的「中正路」醞釀改名。據台灣《聯合報》5月27日報道,台「內政部」負責人劉世芳稱,希望島內各縣市地方政府推動改名,被台中市長盧秀燕反嗆「吃飽太閑」。台北市長蔣萬安今日(27日)也批評稱,民進黨當局「只搞政治,不辦正事」,無法苟同。當地民政局長陳永德也說,...
76年彈痕依舊!這座見證上海解放的碉堡今日重返彭一小區!居民含淚撫摸:感覺特別親切 - 天天要聞

76年彈痕依舊!這座見證上海解放的碉堡今日重返彭一小區!居民含淚撫摸:感覺特別親切

就在今天,這座見證上海解放的碉堡「回家」了!5月27日上午,彭浦新村街道彭一小區舉行歷史見證物回搬暨上海解放76周年紀念活動,歡迎一座見證上海解放烽火歲月的碉堡以及彭浦新村歷史紀念浮雕,在歷經三年多的保護性遷移後正式回遷原址。「彭浦新村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傳奇經歷、光榮夢想的地方,見證了彭浦新村人民不屈...
女子遇刺身亡  兇手 「精神分裂」 一審改期 - 天天要聞

女子遇刺身亡 兇手 「精神分裂」 一審改期

2025 年 5 月 27 日,成都陰雨連綿。備受關注的成都 27 歲女子在家門口遭精神分裂者捅刺身亡案,原定於今天在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但庭前會議後,法院決定延期開庭。案件發生於2024 年 6 月 9 日下午 1 點多,在成都市某小區,35 歲的梁某某來到受害人家門口,無故敲門滋擾並對家門吐口水。受害人發現後讓母親通知...
紀念錢學森歸國70周年——僑心築夢同上「科學報國課」 - 天天要聞

紀念錢學森歸國70周年——僑心築夢同上「科學報國課」

「僑心築夢·科學報國」——紀念錢學森歸國70周年專題活動,今天在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舉行。本次活動由徐匯區委統戰部、上海交通大學黨委統戰部聯合主辦,旨在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激發廣大僑界人士的愛國熱情,凝聚僑心、匯聚僑智、發揮僑力,激勵廣大留學人員傳承家國情懷,勇擔時代使命。上海市僑聯黨組書記、主...
古代巨型船隻是怎麼建造的? - 天天要聞

古代巨型船隻是怎麼建造的?

古代巨型船隻的建造,不僅是當時技術和智慧的結晶,更承載了時代的雄心壯志,古人為什麼要建造如此巨大的船隻?古代的造船技術遠不如今天先進,但正是在這種條件下,古人依靠智慧與創新,建造出了令後世驚嘆的巨型船隻,那麼古代人是如何在條件極為簡陋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