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政治運作如同一場永不落幕的肥皂劇,每一集都充滿了戲劇化的轉折與出人意料的發展:2024年全盤皆勝的特朗普,上任後似乎要被拜登的"政治遺產"百般刁難。
現任總統喬·拜登在其任期接近尾聲之際,似乎有意為這場政治大戲再添幾分戲碼。他通過了延長「臨時保護身份」(temporary protected status,簡稱tps)政策18個月,並考慮赦免特朗普的批評者,以一種看似深思熟慮卻又帶有幾分荒誕色彩的方式,試圖在政治舞台上留下更深的印記。而這一系列舉措,不僅對數十萬移民的命運產生深遠影響,也將間接觸動特朗普最大的基本盤——那些狂熱支持者。
更耐人尋味的是,如果拜登真的赦免了特朗普的批評者,這些人未來很可能在新一屆政府中成為對特朗普政策進行圍追堵截的中堅力量。種種跡象表明,拜登的操作不僅為繼任者埋下了諸多隱患,還可能引發特朗普新任期內一場場接踵而至的政治風暴。
第一幕:tps的延長——移民的18個月喘息期
2025年1月10日,拜登政府宣布延長tps政策,為來自委內瑞拉、薩爾瓦多、烏克蘭和蘇丹的約90萬移民提供額外18個月的保護。這一決定無疑為這些移民帶來了希望,他們不僅獲得了繼續工作的許可,還獲得了免於被遣返的保障。然而,這一政策背後似乎隱藏着更深層次的政治考量,拜登是否在用這一舉措為即將到任的特朗普製造更多的執政難題?
「臨時保護身份」最早於1990年由美國國會立法確立,旨在為因自然災害、武裝衝突或其他特殊事件而無法安全返回母國的移民提供臨時避風港。拜登自2021年上任以來,大幅擴展了tps的適用範圍,使其涵蓋更多國家,受益人數超過100萬。其中,委內瑞拉的移民人數最多,達到60萬。這些移民因本國經濟崩潰、政治動蕩和社會治安惡化,選擇離開家園,尋求在美國的安全與穩定。
tps延長對移民個人和美國社會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移民而言,18個月的保護期意味着他們可以更好地規劃未來,繼續在美國的工作和生活,同時避免被遣返的恐懼。對美國社會而言,這些移民為勞動力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別是在農業、建築和服務行業,許多移民都是不可或缺的勞動力。然而,tps延長也可能引發關於移民政策和國家安全的激烈辯論,尤其是在特朗普可能推動更嚴格的移民限制的背景下。
拜登延長tps的決定不僅出於人道主義考量,更是一種巧妙的政治策略。通過延續tps,拜登政府有效地推遲了特朗普可能試圖取消這些保護的時間窗口。對於特朗普來說,這意味着在短時間內難以徹底逆轉拜登的移民政策成果,增加了其執政的不確定性和複雜性。更重要的是,tps延長使得即將上任的特朗普必須面對一個龐大而複雜的移民群體,這不僅需要大量的行政資源,還可能引發新的政治爭議。
第二幕:赦免行動——特朗普批評者的「終極對決」
與tps延長同時進行的,是拜登正在認真考慮赦免那些曾被特朗普批評或威脅的人士。這一舉動不僅涉及法律層面的赦免權使用,更是在政治層面上向特朗普及其支持者發起了一次大膽的挑戰。赦免權是美國總統的一項憲法賦予的重要權力,允許總統對聯邦罪行進行赦免。然而,拜登此時選擇將這一權力鎖定在特朗普的批評者身上,背後似乎另有深意。
總統赦免權的初衷是為了糾正司法系統中的不公,或是對那些因政治迫害而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士進行救贖。然而,拜登選擇赦免的對象卻是特朗普的政治批評者和敵人,包括在2021年國會騷亂事件後對特朗普進行調查的議員和特別檢察官。這些人物因堅持調查特朗普的行為而遭受了來自特朗普及其支持者的猛烈抨擊和政治打壓。拜登此舉被部分分析人士解讀為一種政治報復,旨在削弱特朗普的政治基礎。
拜登的赦免行動被視為一種策略性的政治操作,旨在為特朗普的新一任期製造更多的法律和政治難題。通過赦免這些關鍵人物,拜登不僅為他們提供了法律上的庇護,也在政治層面上削弱了特朗普在共和黨內的影響力。這意味着,在特朗普即將上任後,這些被赦免者可能會成為他政府政策推行中的潛在障礙,增加其執政的複雜性和挑戰性。
前懷俄明州眾議員莉茲·切尼(liz cheney)和特別檢察官傑克·史密斯(jack smith)等人,因在國會騷亂事件後的調查中堅持對特朗普進行審查,而成為了特朗普的主要批評對象。赦免這些人,意味着他們將免受未來的法律追訴,同時也意味着他們可以繼續在政治和法律領域發揮影響力,進一步挑戰特朗普的政策和執政方式。
特別檢察官傑克·史密斯
第三幕:雙重策略的協同效應——tps與赦免的聯動
拜登的tps延長和赦免行動,雖然在表面上看似獨立,卻在戰略上相互補充,共同為特朗普的執政製造更多障礙。tps的延長使得特朗普在移民政策上無法立即逆轉拜登的擴展成果,而赦免行動則在法律和政治層面上為特朗普製造新的麻煩。這種多層次的策略,不僅通過移民政策穩定了現有的政策成果,也通過赦免削弱了特朗普的政治勢力,為即將到來的權力交接增添了更多的不確定性和複雜性。
tps延長直接影響着數十萬移民的生活,他們在美國擁有工作許可和合法身份,能夠穩定地融入社會。而赦免行動則對那些政治人物和法律人士產生直接影響,使他們免受法律追訴,從而在政治上得到更大的支持和保障。這種雙重策略不僅穩固了拜登的政策成果,也在潛移默化中加深美國移民群體和特朗普支持者——"紅脖子"之間的對立馬歐尼,進而削弱了特朗普的政治勢力,使其在新一任期內面臨更多的執政難題。
在tps延長和赦免行動兩大"政治遺產"協同作用下,使得拜登能夠底層民眾和政治精英兩個層面上同時發難,自上而下為特朗普的執政製造障礙。移民政策的穩定延長,使得特朗普在短時間內難以對移民政策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而赦免行動則為特朗普的批評者提供了法律保護,使其能夠繼續在政治和法律領域挑戰特朗普的政策。這種多重策略的運用,無疑讓特朗普在新任期內需要應對更多的壓力。
2021年1月6日,特朗普支持者紅脖子衝進位於國會山的美國國會大廈,擾亂美國國會聯席會議。
第四幕:特朗普的應對激進反擊與執政複雜化
面對拜登的雙重策略,特朗普可能採取更為激進的反擊措施。在移民政策方面,他可能嘗試通過立法或行政手段,重新收緊tps的保護範圍,甚至撤銷部分已獲批准的身份。此外,特朗普還可能通過指責拜登濫用赦免權,動員其支持者對拜登政府進行更廣泛的法律和政治攻擊。這種反擊不僅會進一步加劇兩黨之間的對立,也可能引發更多的法律和政治紛爭。
拜登的策略將使得特朗普在執政初期面臨更加複雜的環境。很多層面都需要特朗普政府投入大量精力去應對。這不僅分散了特朗普政府的注意力,也可能限制其在其他政策領域的推進力度。與此同時,特朗普在新任期內還需面對國內外的各種政治和經濟壓力,這將使其執政之路變得更加艱難和複雜。
尾聲:美國政治的「肥皂劇」
從一個看戲者的角度來看,美國政治這場大戲真是跌宕起伏、令人捧腹。在為即將上演的權力交接時,拜登似乎預備了更多的懸念和衝突,而特朗普則像一個不甘示弱的對手,準備在新一任期內繼續他的「激進表演」。
作為觀眾,我們見證着這場政治大戲的發展:這樣的政治舞台,既是權力的角逐,也是策略的博弈,讓人不禁想知道接下來的劇情將如何發展?
無論拜登的"政治遺產"最終會產生怎樣的影響,這場政治大戲肯定不會停下腳步。隨着特朗普即將再次踏上總統寶座,拜登的策略和特朗普的反擊將繼續在政治舞台上上演。這場充滿戲劇性和不確定性的政治大戲,將繼續吸引全球觀眾的目光,成為未來美國政治史上的重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