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編輯丨A.xk
歲月不饒人,開國功臣們相繼離世,壽終正寢。
至今健在的將帥只剩一位——王扶之,全然印證了「上馬殺敵,下馬安民」。
5歲喪母,12歲參軍報國,廝殺於戰場負傷8次,幾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親身經歷了新中國從無到有的百年變遷,是真正意義上的「世紀老人」。
一生戎馬倥傯,戰功赫赫,如今雖已101歲高齡,仍精神矍鑠,身體硬朗。
他的傳奇人生,任誰看了都忍不住豎起「大拇指」!
01
歷經戰火的洗禮、歲月的沉澱,至高榮譽的背後是傷痕纍纍。
怎料,從102歲的王扶之身上,絲毫看不出已超期頤之年。
更意想不到,這位一刀一槍拼出來的「開國將帥」,曾是從小飽受毒打的「放牛娃」。
1923年出生的王扶之,身為陝西子洲人,家中幾代貧農。
窮到揭不開鍋,常常食不果腹,飽餐一頓成了難以啟齒的奢望。
5歲時母親去世,對本不富裕的家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為減輕家庭負擔,年幼的王扶之去到地主家打工,辛勞付出換取微薄收入。
粗糙的小手,風吹日晒的皮膚,活兒干不好,稍有不慎就會慘遭一頓毒打。
王扶之懂事的讓人心疼,父親看了老淚縱橫。
不甘心兒子像他一樣,這輩子抬不起頭。
便絞盡腦汁,想辦法將兒子送去私塾上學讀書。
雖說三個月的時間,學的東西不多,倒也算得上知識分子。
直到一次給地主開荒地時,偶然發現一支紅軍隊伍,命運的齒輪就此轉動。
當時劉志丹帶領下的紅軍在周圍活動,十分親民的給老百姓務農。
遠處觀察許久的王扶之,被這一幕深深觸動,小小年紀便有了參軍的念頭。
生怕年齡限制,12歲的他謊報稱17歲,得以分配至紅26軍「少共營」。
雖說在部隊年紀最小,但各種訓練和學習,王扶之從未抱怨喊苦喊累。
不久後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次年又稱為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時期,王扶之挺身而出,跟隨部隊參與大大小小的戰鬥不計其數。
且作為新四軍第三師師長黃克誠最信任的作戰參謀之一。
戰鬥中多次騎着單車,載着他去往前線偵查。
出眾的表現,不止一次讓黃克誠給予肯定。
到了解放戰爭時期,王扶之晉陞為四野39軍115師343團團長。
在錦州、平津戰役中,三次立下大功。
可是連他自己都不敢想,曾在危難之際,竟被兩隻蒼蠅救了一命。
02
1952年正處於抗美援朝戰爭,敵軍派用戰鬥機轟炸。
一時間,王扶之的作戰室遭受重磅傷害,他本人也失去了知覺。
再醒來時,眼前一片漆黑,想要動身卻發現腿部被原木和岩石壓住。
元帥彭德懷想盡辦法解救,奈何情況危急,敵人炮火不斷。
整整三十八個小時過去,沒有水、沒有食物、沒有任何補給。
在絕望中,王扶之依然憑着一絲毅力堅持。
我軍戰士一度以為王扶之等人已經陣亡,便準備安置遺體。
就連他的老上級——三十五軍軍長吳信泉也含淚發表電報。
悼念稱「王扶之等人被困地下生還無望」,備註犧牲二字。
不料就在這時,負責營救的戰士,突然發現坍塌的石縫中飛出兩隻蒼蠅。
當即意識到蒼蠅能活,人就能活。
連忙召集增援部隊,奮力將王扶之等人救了出來。
那一刻,渾身虛脫,腿部負傷的王扶之,終於看到生還的希望。
但凡營救時間再晚點,恐怕他們真就難以脫險。
對於他而言,這場經歷永生難忘,正所謂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戰役勝利後,養好傷的王扶之多次身先士卒,屢立戰功。
一路披荊斬棘,於1964年被賦予少將軍銜。
另外,還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三級獨立自由勳章等榮譽。
每一項都飽含着他為國家和民族揮灑的汗水、付出的心血。
這既是國家對他的肯定,也證明着多年來的浴血奮戰。
即使至今,王扶之雖滿載榮譽歸故里,但仍然心繫祖國。
03
從新中國成立以來,王扶之作為我國的「開國將帥」,已然102歲。
但光陰似箭的歲月,似乎並未在他身上留下印記。
身體依舊硬朗,精氣神十足,依稀記得曾經度過的點點滴滴。
一次接受採訪時,王扶之拿起筆,哆哆嗦嗦的寫下「忠誠」二字。
由此可見,這位「世紀老人」對祖國的忠心。
為此,他還條理清晰的鼓勵年輕戰士們。
表示:「現在大家都很好,國家也好,你們加油!」
而且與央視記者相約,一起相約建軍100周年。
值得慶幸的是,像王扶之這般心懷祖國的將帥還有很多。
從1955年到1965年,先後授予元帥和大將10位。
上將57位、中將177位、少將1360位。
儘管數據上是如此,但這並不代表值得後輩記住並歌頌的只有這些人。
還應該有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中,許多在戰場上犧牲的人民子弟兵。
或許國人永遠無法記住和說出他們每個人的名字。
也無法準確的說出生平事迹和離開時間,但這些開國將士們永遠活在國人心中。
就好像如今,就算曾經的開國將帥,只剩下王扶之一人平安健康的在世。
可當看到他的名字,總能讓人想起那段戰士們奮勇殺敵的一幕。
他們如同猛虎下山,銳不可當,投身到艱苦的戰鬥中。
用自己的血汗和生命,鑄就了共和國的輝煌。
在烽火連天的歲月中挺身而出,為國家的獨立、民族的解放,捨生忘死。
王扶之將軍的革命生涯啟蒙於劉志丹,又在黃克誠大將的精心指導下,成長為優秀指戰員。
他也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什麼叫做:在信仰的征途當中,始終初心如磐,成為新中國歷史上的一位傳奇。
對此,您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創作不易,點贊收藏,關注博主不迷路。
參考資料:
子洲縣人民政府——王扶之(1923-,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
環球網——「你們加油!你們加油!」
子洲縣史志研究室——開國少將 -- 王扶之
大觀新聞——多謀善戰的勇將——王扶之